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高質量發展賦能
助推河源從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引領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生力軍,是帶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主體。近年來,我市按照產業興農、產業強農的工作思路,把握鄉村振興、“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等機遇,錨定建設農業強市這一目標推進頂層設計、政策謀劃、工作落實,發展現代高效農業,深入實施優勢特色農業產業提檔升級行動,為全市高質量發展賦能。目前,全市累計培育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92家,其中省級以上企業78家。
智慧賦能 打造農業發展新引擎
樓房養豬、工廠養魚、大棚蔬菜……近年來,我市圍繞“八大產業”開展提升行動,大力扶持設施農業、規模農業、品牌農業,發力全產業鏈運營,圍繞19個省級農業產業園開展提質增效行動,努力打造以絲苗米、茶葉、油茶、預制菜為重點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培育培強特色主體,打造以龍頭產業為引領、新型農村合作社及家庭農場為支撐的鄉村產業發展新格局。
“協會鼓勵會員企業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發展農產品加工、鄉村休閑旅游、農村電商等新興產業,努力將農業的短板變成全市高質量發展的‘潛力板’,不斷創新發展,加快推進我市農業強市建設工作。”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會長袁建康說,接下來,該協會將進一步加強對會員企業的走訪調研,采用“以需尋供”“以供尋銷”的方式,幫助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實現產業對接,打通產業上下游“堵點”,建立健全全產業鏈發展格局,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龍頭企業健康發展,才能引領產業鏈更好延展。省預制菜產業聯合研究院院長、省農科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徐玉娟表示,省農科院專家將根據河源企業、農戶的訴求,在政策服務、技術服務、農業技術成果轉換等方面給予支持,助力河源高質量發展。
記者了解到,我市還依托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建設,大力塑造“萬綠河源”區域公共品牌形象,指導成立全省首家新農人協會,組織開展線上產銷對接活動,培育農產品網絡直播團隊,不斷強化農超商超對接,有效打通農產品“線上+線下”聯通銷售渠道。
培育新業態
探索農業發展新路徑
近日,紫金縣預制菜產業園項目正式動工建設,這給我市預制菜產業發展提供極大助力。
近年來,餐飲新業態預制菜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我市立足自身生態環境、客家飲食文化及毗鄰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搶抓預制菜產業發展“風口”,推動農業新型業態發展,出臺了《河源市推進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大力扶持預制菜產業,并使其成為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增長點。目前,全市培育了飯飯得、百家鮮、東野吉田等領跑預制菜產業發展的一批示范企業,初步形成了“龍頭引領、集群發展、整體推進”的發展格局,打造了以客家盆菜、速食拌粉、客家湯料包組合、五指毛桃雞、腐竹等為代表的客家預制菜產品。
“深入挖掘客家文化,把傳統客家菜進行標準化生產,并結合河源的資源優勢、文化價值和區位優勢,實現三產融合助力產業發展?!毙煊窬暾f,預制菜產業發展不僅可以延長農業產業鏈,還可以提升農產品附加值。
廣東四季廚房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黃華表示,公司的預制菜加工選用的都是本地食材,目前仍有需求,我們也希望通過農產品深加工帶動前端種植養殖擴大規模,實現雙贏。(本報記者 王亞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