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縣部署2023年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事項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本報訊 記者 葉春雨 特約記者 朱景優 日前,和平縣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會議召開,部署該縣2023年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事項。會議要求,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為持續推進和平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會議要求,要心系“國之大者”,在保障糧食安全上展現新作為。要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嚴守耕地保護紅線,持續抓好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和土地流轉工作,確保完成1.06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要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加快推進灌區工程建設,推動農田“宜機化”升級改造,全力打造“十萬畝”絲苗米示范種植基地,不斷夯實糧食生產基礎。要持續提高產銷合作水平,積極探索建立種糧收益保障機制,加快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扶持糧食加工企業和“放心糧油”供應網絡建設,確保全縣糧食安全。
要突出提質增效,在農業產業發展上務求新突破。要依托獼猴桃、腐竹、絲苗米、油茶4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加快推進“六個十萬畝”農業種植基地建設,提高農業產業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效益化和專業化水平。要推動一產接二連三,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不斷拓展產業增值增效。要大力發展現代鄉村服務業,深入推進農旅結合,不斷壯大鄉村旅游、休閑農業、文化體驗、養生養老等新業態,實現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
要促進鄉村發展,在富民興村工作上取得新進展。要持續深化駐鎮幫鎮扶村工作,嚴格對標“百千萬工程”新要求,深化產業幫扶、消費幫扶、就業幫扶,推動雙方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協同發展。要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拓寬脫貧戶增收致富渠道。要大力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根據村莊資源稟賦,認真謀劃完善“一村一策”,推動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要聚焦美麗宜居,在和美鄉村建設上取得新進展。要全面提升人居環境質量,持續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樣板,推動建設兩條鄉村振興示范帶和40個美麗宜居村莊,形成示范帶動效應,輻射帶動區域內鄉村全面振興。
要強化組織保障,在農村基層黨建上取得新進展。要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縣有關職能部門要切實擔負起行業助力鄉村振興的牽頭責任,按照目標要求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加強聯動。各鎮黨委書記要當好鄉村振興“一線總指揮”,強化人才支撐,加強鄉村振興工作干部隊伍培養、配備、管理和使用。要強化督導考核,有效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助力鄉村振興各項工作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