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發布2023年第一號林長令
今年確保完成林分優化和森林撫育提升共56萬畝
○本報訊 記者 劉昕 通訊員 葉霏 記者昨日從市林長辦、市林業局獲悉,市委書記、市第一林長林濤,市委副書記、市長、市林長何國森日前簽發了河源市2023年第一號林長令——《關于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美河源樣板的令》,明確提出,2023 年全市要確保完成林分優化提升31 萬畝,森林撫育提升25 萬畝,松材線蟲病防治110. 7萬畝,每個縣區至少建設一片主題林,確保綠美河源生態建設開好局、起好步,取得新成效。
林長令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要以綠美河源生態建設為抓手,深入實施“六大行動”,全面推行林長制,全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河源樣板。要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積極協調解決森林資源保護發展重點和難點問題,統籌調動人力、物力、財力等各種資源,全力推動綠美河源生態建設。要突出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基礎作用,推動林分優化和森林撫育,持續優化林分結構,改善林相,提升林分質量,不斷筑牢綠美河源生態建設基礎。把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與松材線蟲病防治、林業產業發展相結合,科學推動森林分類經營。
林長令強調,要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積極建設好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范點。優先選擇基礎條件較好的森林公園、森林生態綜合示范園、林長綠美園或其它各類已建、擬建的公園等作為示范點,每個縣區至少建設1個具有一定規模的示范點。科學編制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全面打造生態廊道,推進綠道、碧道、古驛道等建設。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推進古樹公園建設。加大松材線蟲病防治力度,嚴格落實森林防火措施,守住森林資源安全底線。積極開展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讓山體重披綠裝、重展綠顏。2023年,全市要確保新造林撫育19.67萬畝,推進通道綠化品質提升1條;申報建設森林城鎮2個、森林鄉村6個,建設綠化美化鄉村54個;建設古樹公園1個。每個縣區至少建設一片主題林,建設“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1個以上。
林長令提出,要積極創新工作機制,落實綠美保障。要按照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將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多渠道引入社會資本投入,統籌多渠道資金,開展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