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塘改造讓“荒田”成 “金田”
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灌區建設7個項目集中動工
○本報訊 記者 劉昕 走進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一眼就能看到核心區順天鎮橫塘村內項目建設的熱潮,村內的7座山塘改造項目正集中動工,灌區建設全速推進中,預計今年11月完工。項目完工后,將極大解決橫塘村、滑灘村、楓木村工程缺水的難題,讓因缺水而荒廢的田地成為可耕種的水田,直接受益群眾5000多人,可改善耕地灌溉面積2445畝,助力建設高產穩產高效農田。
7座山塘同時改造
解決耕地用水問題
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自然生態局工作人員介紹,橫塘村山塘改造項目是燈塔盆地農高區灌渠工程項目內容之一,該工程位于農高區內的順天鎮橫塘村、滑灘村、楓木村,項目灌溉設計保證率為90%,設計灌溉面積2445畝,其中水田面積2145畝,旱地面積300畝。
為解決橫塘村等農田灌溉用水緊張問題,農高區按照“先急后難、長短結合、共建共享”的思路,主動配合市、縣水務部門,率先在農高區農業生產最迫切的區域組織實施應急性工程。目前,橫塘村內的7座山塘同時動工改造,可改善灌溉面積200畝,受益群眾712人。施工單位已于9月14日進場集中動工,6臺機械正開展作業。已完成橫塘村7口山塘清表作業,總面積約60畝。已測繪10口山塘面積85畝,完成清表山塘7口,完成壩體測繪定點、檢修和開挖排水渠5口,預計今年11月完工。
5座山塘完成改造
讓土地實現可持續發展
記者了解到,自去年啟動灌區工程以來,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內3個應急性工程中的山塘加固改造工程已建設完成,其中,已改造完成橫塘村內5座山塘,解決部分村民耕地用水問題。
“現在已經改造好的山塘,讓村里之前的荒地成為可租用的水田,村民每年能有固定收入,我們對發展很有信心。” 順天鎮橫塘村黨支部書記朱理堅告訴記者,此前村里農業用水緊張,村民生產用水成了難題,制約著農業生產效益,現如今因為灌區的建設,村內的山塘改造項目全速推進中。已改造完成的5座山塘解決了部分耕地用水問題,許多村民將可耕地的土地出租給農高區內的企業,真正讓“荒田”成 “金田”,讓村民們堅定了發展的信心。
朱理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座山塘的改造可解決村內50-60畝耕地的用水難題,5座已改造好的山塘解決了約300畝耕地的用水難題,按照每年一畝租金1000元計算,每年可實現收益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