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長制由“全面建立”向“全面見效”推進
全市已設立林長4753名,四級林長共巡林12734次
開欄語:全面推行林長制,是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行動,是推進我市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的關鍵抓手。市委、市政府把全面推行林長制列為市委年度重點改革任務之一。即日起,市林長辦、市林業局與河源日報社合作開設“推行林長制 實現林長治”專欄,報道我市各地在推行林長制工作方面取得的典型經驗、成功做法,共同推動林長制工作走深走實。
■本報記者 劉昕 通訊員 葉霏
夏日悠未盡,忽覺秋已來。立秋雖已過,但行走在河源大地,依舊繁花似錦、綠蔭如海,到處生機盎然。去年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全面推行林長制部署要求,堅持以全面推行林長制為抓手,全力推動林業各項工作落實落細,切實履行森林資源保護管理職責,全面提升林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做活“綠”文章,我市林長制由“全面建立”向“全面見效”扎實推進。
扛起“管綠”職責
全市設立林長4753名
穿上迷彩服,帶上一壺水……近日,東源縣澗頭鎮大往村黨支部書記丘澤鋒和護林員丘明、監管員丘美仙一起,開始了一天的巡山護林工作。巡林是林長的工作內容之一。
“推行林長制,首先要從建章立制上著手。”市林長辦、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面推行林長制,首先要解決誰當林長的問題。去年以來,我市因地制宜制定出臺了林長制實施方案、制定林長制考核實施細則,制定林長制領導小組工作規則、信息公開、林長會議、部門協作、工作督查、林長巡查、工作考核等7項林長制配套制度,構建了以黨政主要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責任體系,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全市各縣區根據當地實際建立“林長+”協作治林新機制,市級和龍川、和平、連平縣建立“河湖長+林長+檢察長”協作機制,源城區建立“林長+檢察長”協作機制,紫金縣建立“河長+林長+檢察長+法院院長”協作機制,推動森林資源保護領域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有效發揮法院、檢察院在森林資源保護中的法律監督職能,森林資源保護新格局初步形成。目前,全市設立林長4753名,落實監管員2022名,聘請護林員3812名,全面建立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林長體系。
強化“護綠”行動
共簽發林長令9道
8月30日,我市簽發2022年第2號林長令《關于各級林長開展巡林工作的令》。林長令要求,要深入開展巡林工作,全面落實今年林長制工作目標,不斷推深做實林長制,力爭在首年林長制考核中取得優異成績。
“各級林長按照所劃分的責任區域,以問題為導向,常態化開展責任區域內的巡林工作,確保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的重大問題能及時解決。”市林長辦、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已制定《河源市林長巡林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市級林長掛鉤縣區、相關單位協同配合的聯動責任體系,明確林長巡林目標、巡林安排、巡林內容,落實林長巡林護林職責。隨后,市第一林長、市林長、市副林長紛紛深入林區一線開展巡林,各級林長巡林也成為常態,全市上下營造出濃厚的巡林氛圍。接下來,我市將進一步健全林長巡林機制,建立林長巡林發現及解決問題臺賬,推動林長通過巡林解決森林資源保護發展問題,切實發揮巡林效果。目前,我市共簽發林長令9道;四級林長巡林共12734次,其中市級林長巡林9次,縣級林長巡林137次,鎮級林長巡林2548次,村級林長巡林10040次。
今年以來,我市還結合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森林防火等工作,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傳統媒介宣傳。通過懸掛宣傳標語、發放宣傳手冊、派發倡議書等方式進行廣泛宣傳,切實提高全市上下對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的知曉度和參與度。截至目前,全市設置林長公示牌982塊,印發宣傳資料12.37萬份,舉辦培訓班10期、參加人員290人次。
落實“增綠”任務
高質量完成水源林工程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我市以全面推行林長制為抓手,實施新一輪綠美河源大行動,扎實推進高質量水源林等林業重點生態工程,積極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科學推動國土綠化。目前,我市完成高質量水源林重點生態工程造林種植9.16萬畝、占任務104%,完成新造林撫育11.74萬畝、占任務79.34%,計劃本月底完成新造林撫育任務。
同時,在古樹名木保護方面,制定《河源市古樹大樹管護工作方案》,落實搶救復壯措施,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確保古樹長勢良好,向省林業局推薦4株一級古樹作為古樹名木搶救復壯示范點。全面完成年度古樹名木掛牌任務,新發現古樹337株,正在錄入廣東省古樹名木信息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