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劇《趙佗回河源》今日首播
南越王穿越千年之后重游故地、見證今朝盛世
○本報訊 記者 林梓楷 由市委宣傳部指導,河源日報社精心組織策劃制作的微情景劇《趙佗回河源》,今日起在河源日報視頻號上線首播。
《趙佗回河源》以傳承與創新為主題,敘事聚焦“南下干部第一人”趙佗,在創作上大膽構思,將時代與歷史交融,讓大家隨著一夢越千年的趙佗,游古城、賞非遺、品美食,從全知視角中,輕松愉悅、身臨其境般地感受新與舊的碰撞、古與今的交融,充分呈現新時代河源社會經濟發展面貌的變化,以及在非遺傳承發展和文物遺產活化利用方面取得的成績。
《趙佗回河源》以微情景劇形式呈現,共7集,每集時長約6分鐘,分別為《佗城情思》《遇見仙坑》《風雅東江》《萬綠蔚藍》《希望田野》《五味清歡》《此心安處》。全劇采用古今結合、穿插對比的表現手法,把人物故事放在宏闊的嶺南人文背景下,選取龍川佗城、萬綠湖、仙坑古村、春沐源小鎮、東源柳城智慧農場等河源知名旅游景點、現代化農場為主場景,通過“趙佗”穿越到現代的經歷,借助場景化再現、劇情故事等多維度、多樣化的方式,以“趙佗”的視角展現河源的新時代風貌和文物遺產傳承發展。
為什么選趙佗作為主角?從選角立意上看,“廣東之文始尉佗”,趙佗是“南下第一干部”,被譽為嶺南人文始祖,是嶺南文化的標志性人物。他經略龍川影響深遠,開啟了河源2000多年的客家歷史,留下了深厚的中華文明教化和燦爛的文化遺存,是今天河源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歷史文化的源頭。趙佗穿越千年之后,游歷河源,見證變化,極易引起河源人的共鳴、共情。
從創作出發點看,該劇聚焦年輕人這一群體,創新構思、表達方式,以短視頻這種潮流的表現形式,以“古人看今朝”這種全新的視角,讓河源年輕一代以輕松愉悅的方式了解河源、認識河源、愛上河源,推動河源文化“活起來”“火起來”,豐厚新時代河源的歷史文化滋養,助力廣東文化強省建設。
據了解,《趙佗回河源》微情景劇入選廣東省文化繁榮發展專項項目,該劇從概念構思到落地拍攝,制作方始終堅持思想精神、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創作原則,精心打磨、精益求精,從立項到制作完成共耗時2年多。
為確保打造精品,河源日報社還邀請資深影視公司導演、制作人參與項目策劃、拍攝等工作,嚴格選角,反復修改完善劇本,致力創新影片表達,推動影片全網“出圈”,以更好地宣傳河源文化,打造河源城市新名片,不斷提升河源城市知名度、美譽度。
以新視野推開河源的大門!今日起,將每天(周末除外)推送一集《趙佗回河源》,請大家關注河源日報視頻號,一起跟著“趙佗”解鎖潮玩河源新方式,感受河源傳統文化的魅力,享受河源美景美食的奇妙之旅。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