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源城區埔前鎮:

“三資三化”添動力 集體經濟展新篇

2024-07-05 09:38:18 來源:河源日報

■黃國平

艷陽高照,鄉愁綿綿;稻田金黃,希望涌動。走進源城區埔前鎮,迎面而來的是寬闊平整的鄉村道路,天空湛藍,綠意盎然,稻浪翻滾,一幅寧靜美好的鄉村畫卷。在這里,農村產業蓬勃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持續發展壯大,為這片土地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近年來,埔前鎮把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作為推進“百千萬工程”的戰略重心,立足自身地理、生態和資源優勢,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組織推動、項目帶動、村企聯動”為三大抓手,積極探索“資源資金化”“資金資產化”“資產資本化”的轉型路徑。通過創新“三資三化”模式,埔前鎮打造了“種養+加工+電商+研學”全產業鏈發展格局,推動農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2023年全鎮農村集體經濟收入總額2246萬元,同比增長38%。其中,10個村收入超100萬元,3個村收入超200萬元,2個村收入超300萬元。2024年上半年,全鎮農村集體經濟收入總額達1363.2萬元,其中經營性收入1358.2萬元。農村集體經濟邁向了高質量發展的康莊大道,一幅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鄉村經濟發展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資源資金化 集體資源煥生機

走進埔前鎮陂角村蔬香園,綠樹蔥蘢,生機盎然,草莓飄香,兒童嬉笑。近年來,陂角村通過集中流轉土地,成功打造了鄉村旅游項目蔬香園,不僅為村集體帶來了穩定的分紅收入,每年還實現集體資產增值創收7萬元,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陂角村的成功,是埔前鎮大膽探索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埔前鎮積極推進農村集體留用地和閑置土地的高效開發與利用,探索推進合作入股土地盤活利用新模式。一方面,通過推動土地流轉,充分挖掘農村集體經濟新增長潛力,精心打造了農文旅融合示范點。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鄰近河源國家高新區和源城區工業園的地理優勢,將農村集體留用地和閑置土地等集體資源評估后以貨幣形式入股工業園區項目,緩解工業園區建設用地不足問題的同時,迅速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真正實現了“資源轉化為資產、資金轉化為股金、農民轉化為股民”的轉變。

資金資產化 農村產業煥新顏

埔前鎮積極爭取各類資金并充分用好用實,立足各村資源稟賦投資發展特色產業,以固定資產與運營方進行合作,獲取效益分紅。

埔前鎮坪圍村在深圳大鵬新區資助資金和水庫移民專項資金的支持下,精心打造了集批發零售、科普教育、電商交易于一體的蘭花展銷中心,吸引了眾多游客,每年為農村集體經濟帶來12萬元收益;雙頭村利用水庫移民和扶貧等專項資金,升級打造耕育田園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探索融合“休閑旅游、研學教育、親子觀光、團隊拓展”的農旅發展新模式,每年可為農村集體經濟增加10萬元的穩定分紅;高圍、上村等村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結合當地優勢,打造了五指毛桃產業園、藍莓基地、紅色文化館等特色產業載體,有力促進農村集體增收。

資產資本化 村企合作煥新篇

在鞏固傳統產業的基礎上,埔前鎮勇敢探索鄉村產業的市場化運營模式,加強村企合作,明確運營主體、分配關系和管理制度,通過產業鏈的延伸和補充,推動農村集體資產穩健、優質、高效運轉。

陂角、中田等10個村通過資產參股模式,積極參與春沐源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的入股,強化了村企之間的共建和共享,每年可獲得的投資收益高達75萬元。同時,大塘、高圍等10個村充分利用水庫移民資金,合作投資建設移民廠房,成功吸引河源豐田紡織有限公司落地投產,通過物業出租模式,每年為村集體增收超過130萬元。這一創新合作模式不僅為村集體帶來了經濟效益,也為鄉村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未來,埔前鎮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圍繞“百千萬工程”任務目標,加大投入、優化政策,進一步激活農村“沉睡”資源,提升村集體經濟效益,推動農村經濟轉型升級,努力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讓埔前的鄉村產業在新時代的舞臺上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讓更多村民享受到鄉村產業發展的成果。(作者單位:中共河源市源城區埔前鎮委員會)

    上一篇:紫金縣冷鏈物流產業園竣工投產
    下一篇:沒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