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川縣稅務局發揮“綠色稅制”杠桿作用
助力企業向“綠”而行
■本報記者 陳思芬
通訊員 何意敏 陳銳 李憶
近年來,龍川縣稅務局切實發揮好“綠色稅制”的杠桿作用,堅持環境保護稅“小稅種、大切口”的理念,落實、落準、落好各項支持綠色發展的稅費優惠政策,引導和激勵企業綠色轉型升級,促進資源高效利用,用綠色稅收擦亮服務建設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底色。
攜手惠企
凝聚綠色發展合力
為充分發揮以環境保護稅為主體的綠色稅制在生態環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龍川縣稅務局與市生態環境局龍川分局通過“資源優化、信息共享、服務同步”等舉措,通力打造“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的環境保護稅協作惠企新格局。今年,雙方共享排污許可信息、環保處罰信息、污染物自動監測數據等涉稅數據逾180條,聯合開展政策宣傳輔導活動和復核幫扶工作共6次,引導轄區企業走好走實集約利用和低碳環保的發展之路。
景旺電子科技(龍川)有限公司是電路板印制及高端電子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頒布實施以來,該公司通過安裝環境保護和節能節水設備、污水凈化回用等方式,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工業用水回用率達70%,污染物排放當量數年均降幅31.3%,繳納環境保護稅年均降幅35.5%,當前共享受企業所得稅抵免稅額近990萬元,環境保護稅減免稅額近9萬元。在“綠色稅制”的正向激勵引導之下,該公司正從“被動減排”走向“主動治污”。
“稅務部門和生態環境部門多次上門聯合開展專項輔導,讓我們對環境保護稅相關的稅惠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讓我們更加堅定企業綠色發展的方向。”景旺電子科技(龍川)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將在稅惠政策的推動下不斷優化生產流程,升級環保技術和設備,減少污染物排放,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平衡,肩負起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
精細服務
助推企業綠色轉型
為及時了解納稅人實際經營情況,積極響應企業涉稅訴求,龍川縣稅務局持續提升服務質效,針對性成立“綠色納稅服務團隊”,建立綠色稅收動態跟蹤臺賬,并由專人負責政策輔導、資料歸集、減免稅款等工作,讓企業輕松享政策、安心謀發展。
在河源市廣業環保有限公司的廠房內,污水處理設備井然有序地運行著。經過一道道工序的處理,污水漸漸褪去了渾濁的“外衣”變得清澈。記者了解到,該公司運營著龍川縣3家污水處理廠和PPP環境綜合整治等環保項目,年污水處理量約2200萬噸。據介紹,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以來,該公司已享受環境保護稅免稅紅利近446萬元,稅惠政策的紅利減輕了企業的經營負擔,讓企業利用“稅惠紅包”持續優化管理和提標擴容,提升綠色運營質量,同時也進一步優化了東江流域水生態環境質量。
龍川縣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聯合生態環境部門常態化開展環境保護稅政策宣講活動,持續擴大綠色稅收共治“朋友圈”,持續發揮好“綠色稅制”激勵作用,幫助納稅人依法依規享受綠色稅收優惠政策,充分調動企業治污減排的積極性,為更多企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稅動能”。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