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力量加持 推動佗城振興
■佗城鎮進行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喚醒“沉睡的土地資源”。通過深圳力量的幫扶,佗城鎮的花生產業得到明顯發展。本報記者 楊堅 攝
■本報記者 雷宇爍 通訊員 彭文蝶
“你們知道龍川的車田豆腐為什么如此出名嗎?它不僅因為口感細膩、味道鮮美,更因為背后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湛的制作工藝。”在深圳市駐龍川縣佗城鎮幫鎮扶村工作隊與龍川縣偉鴻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教育基地聯合打造的車田豆腐研學工坊前,一群穿著校服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興致勃勃地排隊等待入內,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豆香。學生們不僅品嘗到了美味的車田豆腐,還學到了許多傳統工藝和文化知識。
豆腐研學工坊是佗城鎮推進產業發展的一個典型案例。深圳市駐龍川縣佗城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下稱工作隊)由深圳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深圳市氣象局、深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組成。近年來,工作隊積極爭取組團幫扶單位和深圳市慈善會的支持,以產業賦能促發展,充分發動和引入社會資源,開展了一系列幫扶實踐工作。
深圳力量加持
賦能產業振興
通過產業共建與賦能幫扶,工作隊動員10余家市場主體,利用深圳在糧油加工、質檢、市場營銷和品牌建設方面的優勢,引入深圳的技術、市場、品牌等資源,實現了產業共建的市場化運作,提升了本地產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性。2022年,龍川縣作為全省唯一獲批整縣推進實施“一鎮一園”的試點縣,在工作隊的助力下,佗城鎮花生成為第一批“一鎮一園”5個項目之一,佗城鎮花生產業逐步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2023年,全鎮花生總產量22045噸,總產值約3000萬元。
“在工作隊的幫扶下,佗城鎮佳派村村民黃金歡的飼料加工廠投產不到半年,對外銷售的飼料已有10噸。”工作隊隊長黃衛泉表示。
據介紹,工作隊詳細了解當地花生種植歷史、生產情況,摸清各主產區種植面積、產量、單產變化及生產布局演變情況,分析產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和關鍵制約因素,并積極引進先進農業技術和管理經驗,邀請大型油企的技術人員到珍媽花生油加工廠進行技術指導。通過深圳力量的幫扶,佗城鎮的花生產業在種植技術、加工水平、銷售渠道等方面得到了顯著提升。
走進佗城鎮鑫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花生種植基地,田地里一片繁忙景象,農戶們手持農具,平整土地、打穴、播種、施肥、覆土,用勞動種下了豐收的希望。佗城鎮的勝利、亨渡等村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村民在種植花生。
種子是花生的“芯片”,品種直接關系花生品質的好壞。據悉,佗城鎮有種植花生的傳統,主要品種為遲豆,也被稱作金鉤豆,是歷經數代人傳承下來的特色經濟作物。
成立產業聯盟
引進專家人才
為推動現代農業產業聯合體建設,工作隊還成立產業聯盟,幫助脫貧戶和農戶實現降本增效,提升市場競爭力。同時,積極引進深圳的先進農業技術和管理經驗,為佗城鎮的花生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結合幫扶單位的資源優勢,工作隊還組織具有養殖條件的脫貧戶和能聯農帶農的合作社、養殖戶加入種養聯盟。”黃衛泉表示,通過統一提供助養飼料、統一種養周期和成品質量標準、鼓勵自主銷售為先兜底收售為后,達到降本增效、增強村民發展內生動力的目的。
在智庫建設與人才幫扶方面,工作隊策劃并建設了龍川鄉村振興研究院,引進了多位鄉村振興領域的專家和學者。通過組織各類培訓和交流活動,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