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力推進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行動
5年累計壓減面積超15萬畝
■我市采取人工踏查、無人機監測等“人巡+機巡”方式,構建縣鎮村三級、天地空覆蓋的全年度、全方位立體監測體系。受訪者供圖
■我市依法嚴格查處和打擊違法違規收購、加工、經營疫木行為,從源頭上防止疫木流失。 受訪者供圖
近日,廣東省重點生態區域松材線蟲病防治技術交流活動在我市舉辦,旨在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部署推動粵北重點生態區域松材線蟲病聯防聯控工作,確保如期完成防控目標,堅決打好打贏疫情防控五年攻堅戰。記者從市林業局獲悉,五年攻堅行動以來,我市以林長制為抓手,積極探索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的新方法、新途徑,不斷推進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今年,我市已完成松材線蟲病防治面積102.07萬畝,計劃壓減面積4.2萬畝以上,飛防面積6萬畝,拔除鎮級疫點3個。
組建隊伍“人巡+機巡”全方位監測
松樹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等多種重要生態功能,而松材線蟲病被稱為“松樹癌癥”,如果任其發展會嚴重威脅森林資源和生態系統安全。
為此,我市夯實工作責任,將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納入林長制考核,制定五年攻堅行動方案和年度防控方案,明確各方工作職責。目前,全市設立各級林長4497人,落實基層監管員2027人,聘請專職護林員3816人,構建立體的林長制網格體系,形成縱向貫通、覆蓋全面的四級林長抓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體系。同時,加強與廣州、深圳、梅州、惠州等周邊城市聯防聯控,成立森林資源保護志愿者協會,選聘“民間林長”,組建“森林義警”隊伍。
為及時掌握疫情動態,我市加大巡查巡護力度,組建由縣、鎮技術員、村護林員為基礎,第三方技術單位為補充的監測隊伍,實行松林網格化、常態化監測,采取人工踏查、無人機監測等“人巡+機巡”方式,構建縣鎮村三級、天地空覆蓋的全年度、全方位立體監測體系。
多措并舉提高防控質量
為進一步提高防控質量,全市各地高度重視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通過使用低毒藥劑飛機防治、加掛誘捕器誘殺傳播媒介、對疫木進行鋼絲網罩套袋消殺等多種方式全面開展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
在疫木除治上,對交通不便、人跡罕至等地區的疫木,采用鋼絲網罩等就地打包處理;在質量監管上,印發《河源市松材線蟲病防治項目施工質量監督管理規定(試行)》,對施工過程實行扣分制量化管理,扣分分數直接對應扣除工程款比例,扣分超過100分的中標單位,暫停其下一年度投標資格。建立質量監管微信群,要求施工單位對清理的病(瀕、枯)死樹,每株必須提供不少于3張多角度不同位置的照片(防治前、中、后3張照片)并于當天上傳。
與此同時,我市強化疫木監管,緊抓疫木源頭除治監管,成立專項行動小組定期開展檢查,嚴厲打擊非法收購、加工利用疫木的行為,依法嚴格查處和嚴厲打擊違法違規收購、加工、經營疫木行為,從源頭上防止疫木流失。先后開展“林安2021”“林安2022”“護松2023”等專項執法行動,累計開展執法及宣傳活動130次,出動執法人員919人次,檢查單位或個人537人次。
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市全面推進松材線蟲病五年攻堅行動,累計完成松材線蟲病防治作業面積447.25萬畝,清理病枯死樹95.35萬株,飛防面積14.9萬畝次,完成壓減面積15.5萬畝,拔除鎮級疫點1個。接下來,我市將切實扛起防控責任,以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為引領,對標對表下達的攻堅行動的硬指標硬任務,超前謀劃、及早部署,推進河源攻堅行動走深走實。
■本報記者 劉昕 通訊員 賴略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