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鍛造龍頭產業競爭優勢,挺起高質量發展“硬脊梁”

河源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加速崛起

2024-05-24 10:06:35 來源:河源日報

image.png

■中興通訊(河源)有限公司。

2024年一季度,我市電子信息產業實現規上總產值144.15億元,同比增長1.91%;實現規上增加值33.46億元,同比增長4.7%。

電子信息產業是河源的優勢產業、主導產業,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培育壯大電子信息產業作為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根據2023年產值計算,我市電子信息產業在全省排名第九位,在粵東西北12個地級市中排名第一。

當前,河源正以堅持“制造業當家”的決心,鍛造龍頭產業競爭優勢,挺起高質量發展的“硬脊梁”,著力打造獨具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河源樣板。

定位明確 河源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聚集度高活力足

廣東省委、省政府提出重點打造電子信息、現代輕工紡織、智能家電、新型儲能等一批萬億級、千億級出口產業集群。

發展電子信息產業,河源在全省定位明確。

省委、省政府在《關于推動北部生態發展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提出,支持北部生態發展區以電子信息、先進材料等產業為重點,培育綠色低碳產業集群。

《廣東省發展新一代電子信息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3—2025年)》(下稱《行動計劃》)提出工作目標: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為指引,重點打造珠江東岸電子信息產業帶,帶動區域產業協調發展。到2025年,建成新一代電子信息特色產業園10個?!缎袆佑媱潯分忻鞔_的重點任務中,就有以廣州、深圳、惠州、東莞、河源為依托建設高端化智能終端產業集聚區?!缎袆佑媱潯分忻鞔_的重點工程中,就有支持廣州、深圳、東莞、惠州、河源等有條件的地市建設智能終端特色產業園。

河源緊密相鄰珠江東岸電子信息產業帶,是“十四五”時期全省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發展重點城市之一,已被納入全省珠江東岸電子信息產業帶重點扶持城市、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發展重點城市,是北部生態發展區產業聚集度最高、發展最具活力之地。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不遺余力、多次對壯大主導產業作出具體部署。河源產業發展路徑愈發清晰,“1+3”“千億級、百億級產業集群”成為其中的關鍵詞。其中,“1”就是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落子在“新” 逐漸形成以智能終端為主的全產業鏈企業集群

2021年,卓翼科技河源項目實現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去年,該項目產值突破10億元,今年公司計劃把所有的網通業務都集中到河源生產。

2023年,廣東雅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交所掛牌上市,成為我市首家實現A股上市的工業企業。

今年5 月 11 日,中電光谷 OVU 智造園(河源)項目落戶河源江東新區,計劃投資 50 億元,重點打造以電子信息、先進材料、汽車配件、食品健康等為代表的產業集群。

近年來,在河源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過程中,中興通訊、西可通信、景旺電子、精電顯示、卓翼科技、艾佛光通等一批龍頭企業作為“主力軍”紛紛涌現,京泉華、禾望電氣、麥格米特等主板上市的能源電子領域企業作為“先鋒隊”紛至沓來。

經過多年的發展,當前,我市電子信息產業呈現多點布局,形成了以河源國家高新區為主陣地,源城區、龍川縣、江東新區等縣區共同發展的局面。

河源國家高新區作為我市電子信息產業的主陣地,是我市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的主力軍。作為中國首批電子信息行業重點推介產業園區,是省內第四大手機生產基地,智能終端特色產業園區,園區內產業公共配套服務建設完善,建有國家通訊終端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科技企業孵化器、金地創谷等產業公共平臺。在中興通訊、西可通信、中光電、美晨通訊等龍頭骨干企業的帶動下,河源國家高新區逐漸形成以智能終端為主的全產業鏈企業集群。

源城區是廣東省電子電器專業園區,以精電顯示為代表,擁有湧嘉實業、航嘉源、易賽德、皓勤電子等十數家規上企業,時進科技和航嘉工業園三期2家廠房項目分別投資10億元,預計今年上半年可投產。到2025年,全區電子信息產值預計可達100億元。

龍川縣是國家空氣能生產基地,建有廣東省電子電器(空氣能)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在景旺電子的帶動下,吸引了山本光電、帝聞電子、名格光電等知名電子信息企業入駐園區。

發展在“實” 2023年全市電子信息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19.81億元

走進位于河源國家高新區的河源市禾望電氣有限公司(下稱禾望電氣)的車間內,各條生產線快速運轉,工作人員熟練地操作著機器,或在檢查光伏組件,或在測試產品性能,所有生產線都在爭分奪秒忙生產,以保證客戶訂單按時交付。

禾望電氣總部位于深圳,是國內新能源領域最具競爭力的電氣企業之一,擁有深圳、蘇州、東莞、西安、河源五大研發制造基地。該公司在河源投資的占地面積約262畝,計劃總投資20億元,2023年實現工業總產值9億元。

禾望電氣的發展,是河源推動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發展的縮影。2023年,河源全市電子信息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19.81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26.16億元。產業鏈不斷豐富,落戶以智能終端為主的電子信息產業鏈規上企業76家,匯聚了中興通訊、中光電、西可通信、景旺電子、精電顯示、卓翼科技、航嘉集團等一批龍頭領先企業。目前,全市5億元以上的在建項目共8個,總投資約86億元,預計達產后產值97億元。

從區域分布上看,2023年,76家規上企業主要集中在河源國家高新區(30家)、源城區(16家)、龍川縣(11家),3個地區共57家,占比3/4,其中河源國家高新區占比近四成。

從產值分布上看,2023年產值同樣主要集中在河源國家高新區、源城區、龍川縣,3個地區產值合計505.55億元。全市億元以上產值的企業共30家,其中,10億元以上產值的企業有9家。

從頭部企業上看,2023年,5億元產值以上的頭部企業共11家,合計產值共465.71億元,占全市產值比重89.6%;40億元產值以上的企業6家,合計產值共373.52億元。

從技術力量上看,我市現有認定電子信息產業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57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3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5家,科技從業人員達2914人,其中高級以上職稱(含碩博)從業人員273人。

“鏈”上開花 立足自身優勢開拓發展新賽道

領跑者多起來,產業鏈新起來。其變化呈現在人才端。

“現在各家企業對技術人才的需求增加?!睂τ趶氖氯肆Y源工作的葉女士來說,產業的變化從招聘的需求中可以發現。

西可通信則正和河源職業技術學院在無人機產業學院建設、學生實習管理和鼓勵吸引學生在企就業等方面加強探討交流,深化校企對接。

當下,結合我市資源稟賦,我市電子信息產業主要以生產移動通信終端及通信設備、顯示器件、電子元器件等三大細分領域產品為主。在移動終端及通信設備領域,主要產品是手機、計算機、交換機、路由器、對講機、金融終端等;在顯示器件領域,主要產品是液晶顯示屏及顯示模組等;在電子元器件領域,主要產品是電子電路、光電子器件、半導體照明器件等。

“我們重視發揮自身獨特的優勢?!?年間,記者采訪西可通信副總經理鄧濤多次,他談及最多的就是“差異化”。扎根河源20年,讓西可通信傾心和堅守的,不只是河源的生態環境,更有政府部門的專業與高效。這背后,是河源宜居宜業的城市環境。

下好創新先手棋,塑造發展新優勢。當前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呈現多領域、跨學科、群體性突破的新態勢,“電子信息+”正快速滲透到各行各業,成為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

“在政策引導和新技術熱點的帶動下,電子信息產業賦能逐漸轉向汽車、無人機和人工智能領域?!编嚌群笤跂|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工作,到河源工作已有16年。作為河源國家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聯合會會長,鄧濤敏銳地察覺到當前行業出現的新賽道與新變化?,F如今,他所在的西可通信也正緊跟新賽道、開拓新領域,融入汽車、無人機和人工智能產品產業鏈。

■統籌 黃世軍 ■撰稿 本報記者 雷宇爍 ■攝影 本報記者 鄧宇權 楊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