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江東新區臨江鎮勝利村緊抓“高鐵后花園”發展機遇

聚力跑出典型村建設“加速度”

2024-05-10 10:33:03 來源:河源日報

image.png

■勝利村的甜玉米種植基地,一派繁忙景象。 本報記者 肖斌 攝

■文/圖:本報記者 肖斌 張平

春風花草香,鄉村好風景,村民正帶著孩子興致勃勃地爬山;不少村民在綠地旁休閑散步,欣賞春日美景;籃球場上,運動愛好者又開始了一場精彩的比賽;田地間,清新的空氣透著泥土的芳香,村民們正搶抓農時,扎實做好春耕春種……近日,記者走進江東新區臨江鎮勝利村,處處一片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

作為首批省“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勝利村乘著“百千萬工程”東風,堅持干群合力、示范帶動,以“頭號工程”力度抓緊抓實典型村建設工作,緊抓“高鐵后花園”這一重要發展機遇,積極探索產業發展新途徑,推動鄉村建設,抓好鄉村治理,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聚力跑出典型村建設“加速度”。

產業興旺

繪就村民“幸福底色” 

眼下是玉米種植的季節。在勝利村的甜玉米種植基地,地上有農機翻耕土地,空中有無人機噴灑除草劑,旋耕機、無人機,村民配合默契,翻耕土地后迅速播種,呈現出一派農機鬧春耕的生動景象。

“這一片土地有150畝,使用的是機械化種植,一天就可以種完,平均一畝地產出甜玉米1500斤左右,去年豐收的甜玉米很受市場歡迎。”勝利村村委會委員葉俊雄告訴記者,該村積極響應鄉村振興及“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的號召,村委會引進市美麗鄉創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村集體合作,斥資購買了無人機、打田機、播種施肥機等20余臺現代化機械,用于噴灑農藥、翻地播種等。

土地“活”,產業“興”。勝利村立足資源稟賦、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該村盤活了撂荒復耕地470畝,其中150畝種植玉米,剩下320畝規劃種植象草、番薯、藥用玫瑰等及發展養牛、養魚等養殖產業,并同步打造綜合農耕文旅體驗基地,多措并舉推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持續壯大。同時,該村流轉170余畝土地用于蔬菜種植,主要以種植當季蔬菜為主。這些蔬菜主要被銷售到我市的批發市場,為村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該村特色種養產業的發展,已帶動周邊群眾就近就業200余人,村集體經濟在去年實現增收85萬余元。

“耕種、采收,這里一年四季都有活干。”正在種玉米的村民毛劉利笑著說,自己每個月有3000多元的工資,每年還有土地流轉的租金,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緊抓“高鐵后花園”機遇

繪就城鄉融合發展新圖景

“贛深高鐵河源東站離勝利村很近,只有10分鐘左右的車程。”勝利村黨總支部書記丘耀文告訴記者,勝利村正緊抓“高鐵后花園”這一重要機遇,以玉米基地、農村電商、民宿和研學基地為支點項目,以正在建設中的鄉村振興創客基地為平臺,聚集人才資源,探索“高鐵后花園”的發展路徑。

位于勝利村的過澗公園,依山而建,游客沿路而上,綠意盎然,還有涼亭可供休憩。“游客和附近的村民都很喜歡來過澗公園休閑。這里風景漂亮,還可以鍛煉身體。”丘耀文介紹說,勝利村的風景宜人,每逢周末和節假日都吸引不少游客來村里休閑拍照。據了解,勝利村在去年完成了主村道擴寬、路燈亮化及綠化工程,以及村道硬底化建設、瀝青道路、一體化污水處理站、污水資源化利用等37項示范村項目工程,不僅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環境,也提高了村莊整體形象。

“現在村子這么漂亮,我們在村子里就像在景區一樣,都不用外出旅游了。”村民丘建良告訴記者,隨著勝利村的產業逐漸起步,村民們也越來越忙。

村美產業興的同時,勝利村還堅持做優基層治理文章,進一步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指數。2023年,勝利村被評為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今年初,勝利村啟動了“積分制”鄉村治理模式,旨在激發善治內生力;該村長者食堂推行80歲以上老人全免費就餐,進一步提升村民獲得感、幸福感。

“你看,這里是沿溪岸,這里是鄉村振興創客基地……”丘耀文手指著一張看似簡樸的手繪地圖,這正是勝利村未來發展的藍圖,也是勝利村特色和優勢資源的集中展示。有水有山、有田有景,在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的勝利村,家家戶戶都將自己的庭前院后整理得井井有條,勝利村將打造“民宿+培訓休閑場地”的鄉村旅游模式。

丘耀文表示,未來,勝利村將以玉米基地、農村電商、民宿和研學基地為支點項目,以鄉村振興創客基地為平臺,聚集人才資源,借助臨江鎮和高鐵新城的發展機遇,讓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進一步提升。

    上一篇:河美共贏籃球聯賽源城大區賽開幕
    下一篇:沒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