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源城區埔前鎮蓮塘嶺村“新農人”羅秋文、吳春梅:

逐夢田間地頭 創造幸福生活

2024-01-16 17:41:21 來源:河源日報

image.png

■羅秋文、吳春梅夫妻倆在勞作。

■文/圖:本報記者 肖斌

“在小小的大棚里摘呀摘,摘小小的番茄,真呀真開心!”近日,在源城區埔前鎮蓮塘嶺村的村意濃現代農業采摘體驗園里,不少游客帶著孩子體驗采摘樂趣,小番茄的種植大棚里不時傳來歡聲笑語。只見該體驗園負責人羅秋文、吳春梅夫妻倆來回穿梭種植大棚之間,招呼著采摘小番茄的游客們。

2020年,羅秋文和妻子吳春梅放棄了在廣州經營多年的糖水生意,毅然返鄉創業。現如今,通過夫妻倆的努力,村意濃現代農業采摘體驗園實現了集種植、休閑、娛樂、飲食、農耕體驗于一體的新型生態農業,年產值達到300萬元,夫妻倆成為我市的農村青年“創業之星”,創辦的村意濃現代農業采摘體驗園在2023年被評為河源市“雙創杯”創業創新大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入圍項目。

放棄大城市生意

扎根鄉村種果蔬

“你不要像我們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地當農民。”從小,羅秋文跟著父母在蓮塘嶺村生活,成長的道路上,他始終記得父母的這句告誡。2010年大學畢業后,他選擇去廣州就業創業。

羅秋文說,在廣州的10年里,做過工程項目管理的工作,也和妻子一起做過生意。可是大城市的快節奏生活帶來了內心的疲憊,他逐漸意識到,自己真正向往的是小時候在田間地頭的農耕生活,享受從播種到收獲的過程。

“2018年,聽到他要回鄉創業,我是十分不愿意的。后來他就去了珠海的農業研究機構工作,我被他的執念給打動了,也跟著去工作,提升種植經驗。工作2年后,便把在廣州經營的5家糖水連鎖店盤了出去,回到他的家鄉搞農業。”吳春梅說,在廣州長大的她從來沒有干過農活,家里人極力反對她去搞農業,但是為了丈夫的夢想,她陪著丈夫一步步開展“田園計劃”。

2020年,羅秋文、吳春梅夫妻倆回到蓮塘嶺村,注冊成立了河源市村意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從村民手中流轉了50畝地,當起了“新農人”。返鄉創業以來,他們常常忙碌在大棚里,從鋤地播種、病蟲防治到澆水施肥,從葉片生長到采摘果實,幾乎每件事情都親力親為。“我雖說積累了2年的種植經驗,也僅是掌握傳統的種植方法。”決定返鄉創業后,羅秋文下了一番苦功,他多方考察學習、翻閱農業資料,研究不同果蔬品種的優良種植方法,力圖把綠色、無公害農產品打造成當地種植業的一張亮麗名片。

探索農旅融合發展

帶領鄉親增收致富

冬日時節,在村意濃現代農業采摘體驗園的大棚里,小番茄生機盎然,如瑪瑙般掛滿藤蔓,有金黃的、有嫣紅的……一眼望去,藤上的果子千般俏,陌上綠葉正當時。羅秋文、吳春梅夫妻倆穿梭在該體驗園內,一邊向游客介紹農旅項目,一邊忙著幫游客采摘小番茄。

目前,夫妻倆將果蔬種植與鄉村體驗游相結合,把村意濃現代農業采摘體驗園發展成一家集種植、休閑、娛樂、飲食、農耕體驗于一體的新型生態農業。而隨著鄉村游的興起,親子游、觀光游、采摘游已成為村意濃現代農業采摘體驗園的主要銷售渠道。“大棚里種植的是多彩口味小番茄,現在正是上市季節,每到周六、周日和節假日,都有很多游客前來采摘。西瓜正育種培育,年中時就可以上市了。此外,還種有菜心、白菜、芥藍、玉米、包菜等,目前該體驗園的年產值達300萬元。”羅秋文說。

“為了帶動村民就業,體驗園請的都是周邊村的村民,還無償為村民提供大棚種植技術。”吳春梅說,目前體驗園種植面積有100畝左右,還配套了鄉村民宿及餐飲產業,帶動周邊村的60多名村民就業創業。

“我們村有幾名村民在這里長期就業,每個月至少有3600元的務工收入,用工高峰期時,有60多名村民到這里務工。”蓮塘嶺村村民劉煥玲說,在“家門口”就業,既能照顧家庭跟孩子,又增加了收入,鄉親們十分高興。

羅秋文、吳春梅夫妻倆在發展新型生態農業的同時,還積極探索“農業+第三產業”模式,目前已與仲愷農業品牌創新研究院和廣東科貿職業學院達成合作,共同打造鄉村“產、學、研”校企合作基地,拓展團建活動、研學教育、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和咨詢等農旅項目,實現鄉村產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