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場監管局2023年工作亮點觀察
便企利民護安全 創新服務提效能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市市場監管局立足市場監管職能,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穩步推進質量強市建設,強化知識產權工作,加強市場安全監管,優化市場監管體系,不斷提升市場監管效能,創新服務,全力服務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豐碩成果。
持續深化改革
聚焦便企利民
“住所使用證明需要哪些文件?哪些需要原件?哪些需要蓋章?”
為解決企業在登記注冊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場地材料“準備難”這一煩心事,近年來,我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持續深化經營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改革,通過實行“一照多址”“一址多照”“集群注冊”以及試行住所自主申報承諾制等措施,放寬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釋放場地資源,降低創業準入的制度性成本,便利市場主體準入。
提升市場準入準營便利度。統籌推進“證照分離”和“證照聯辦”兩項改革,持續深化企業開辦便利化改革,大力推廣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理,加強全程網辦的導辦幫辦和宣傳服務,2023年1月至11月底,全市實有各類市場主體260107戶,同比增長3.59%;其中全市累計新登記市場主體28714戶。
推動我市標準地址庫建設。已經實現全市范圍內市場主體在登記注冊時住所(經營場所)與我市不動產地址庫(即標準地址庫)對接工作,實現在線查驗核對。
推動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制定印發《河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推動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 促進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提出6項具體措施和3個有關要求,指導各縣區市場監管局推動符合條件的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增強市場活力和競爭力。2023年1月至11月,各縣區共辦理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70戶,同比增長48.94%。
深化藥品化妝品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對專營乙類非處方藥的經營者和化妝品生產許可證延續實施告知承諾制,對藥品等關系公共安全和群眾健康、不具備取消審批或實行告知承諾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采取壓縮審批時間、壓減申請材料等方式優化審批服務,特殊藥品運輸證明審批等許可審批事項的承諾辦結時限壓縮到1個工作日,簡化藥品零售連鎖企業申辦直營店行政許可辦理程序。
深入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有序開展要素市場運行監管行動。成立全省首家農業知識產權運營服務中心,開展涉農專利轉化對接活動,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監管,健全完善公平競爭審查工作機制,營造良好有序的營商環境。
健全工作機制
強化發展質量
健全質量工作機制,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有效發揮質量強市辦的組織協調職能,組織召開全市質量強市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完善質量強市建設工作協調機制,廣泛開展《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學習宣傳活動。圍繞電子信息、水飲料及食品、先進材料、機械與模具等主導產業,開展2023年“計量服務中小企業行”活動,共服務醫療衛生單位154家次、企業3245家次,共檢定/校準計量器具95758臺件、免收檢定費用660萬元。
實施區域產業集群產品質量專項整治提升行動,夯實質量基礎建設。針對眼鏡、家具、兒童用品、化肥、建筑鋼材等質量問題集中的18類產品,開展集群產品質量專項整治提升行動。大力實施標準化戰略,2023年,新創建省級標準化試點1個,在建2個國家級、6個省級標準化試點,參與制定國家標準1項,立項地方標準9項,新增“圳品”12個,企業自我聲明公開標準207項。加快推進計量標準建設,2023年,新增社會公用計量標準16個,目前全市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共有227個。發揮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效能,進一步加強廣東省質量監督加工食品(飲用水)檢驗站(河源)地表水項目的檢測能力水平。
服務創新發展
提升保護能力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強化行政保護指導,組織開展2023年“清源”“護航—2023”等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知識產權侵權假冒行為。印發實施《2023年河源市戰略性產業集群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工作計劃》《貫徹<加強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工作推進計劃(2022—2025年)>實施方案》等,強化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指導服務。
提高知識產權創造質量。圍繞我市重點培育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建設2家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中心,設立我市首家專利預審服務工作站,幫助企業的專利申請授權時間從22個月壓縮至3個月。2023年,我市2個項目獲得第二十四屆中國專利優秀獎,1個項目在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高價值商標品牌培育大賽中獲得“商標品牌培育銀獎”,1個產品在首屆地理標志產品廣貨手信節中獲得“廣貨好手信”稱號;6個項目在首屆粵東西北知識產權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2個金獎、1個銀獎、3個優秀獎和1個最具投資價值獎,獲獎總數居粵東西北第二。目前有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1家、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14家、省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25家、市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52家,通過《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國家標準認證的企業累計達111家。
促進知識產權運用效益。舉辦知識產權專利轉移轉化對接活動,聯合多部門制定印發《河源市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2023年,共舉辦質押融資入園惠企系列活動21場,惠及企業300余家;與8家金融機構簽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在“十四五”期間為我市企業提供知識產權質押貸款57億元。
強化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建立地理標志申報項目儲備庫,“康禾茶”成功注冊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目前,我市共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件;積極推動“河源米粉”等地方特色產品申請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成立服務河源米粉產業和品牌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牽頭起草了我市擦亮以“河源豬腳粉”為代表的河源美食品牌實施方案。
提升知識產權管理服務水平。積極推進市政府與省市場監管局共建綠色崛起特色型知識產權強市,在燈塔盆地成立全省首家聚焦農業領域的實體化運作的農業知識產權運營服務中心,并成功獲批成為我市首家國家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著力推動我市農業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
完善審查機制
維護公平競爭
統籌協調做好公平競爭審查工作,進一步強化反壟斷工作。推動各部門完善內部公平競爭審查機制,做好增量政策措施的審查和存量政策措施的清理工作。2023年,全市共自查清理現行有效規章、規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類文件共672份;部署開展民生領域反壟斷專項行動,全市共檢查各類經營主體326戶次,發現涉嫌反壟斷行為問題線索2條。
強化重點領域價格監管,強化反不正當競爭執法。持續推進涉企收費治理,加強涉疫物資、生活物資價格和競爭秩序工作,2023年,全市共立案查處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案件47宗。組織開展2023年反不正當競爭“守護”專項執法行動、打擊傳銷專項整治行動、“企業商業秘密保護能力提升服務月”活動。
加強安全監管
守住發展底線
強化食品安全風險管控。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加強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品種、重點場所、重點環節監管,組織開展食品小作坊提質行動、“濕粉統一查”行動等。落實省、市民生實事工作,全面完成食用農產品快檢、食品抽檢任務;持證餐飲服務提供者“明廚亮灶”建設覆蓋率90.12%;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持證率100%、公示率100%。
深化藥品監管綜合改革。進一步完善“兩品一械”跨縣區綜合監管模式,在連平縣試點建設農村“藥安員”隊伍;探索建立全市家庭過期藥品回收機制,積極推動藥品安全實現多元共治格局,在全市設立300個家庭過期藥品回收定點。深入開展藥械化專項整治行動,我市藥品、化妝品常規檢項能力參數覆蓋率均達100%。做好民生實事,完成我市藥品生產企業在產國家基本藥物制劑4個品種全覆蓋抽檢。
強化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作。加強產品監管建庫工作,全市已經建立了8.52萬戶制造業生產者、銷售者的檔案數據庫。強化工業產品、危化品及生產許可證后的事中事后監管,從生產環節到標準化生產、嚴把產品質量安全關。加強產品質量監督抽查。開展電動自行車及其電池、充電器產品質量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等系列行動。動員部署全市市場監管系統推動落實工業產品經營單位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規定,目前已有806家企業配備質量安全總監。扎實開展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2023行動、全市市場監管領域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開展市場監管領域燃氣安全整治、違法生產使用小型鍋爐案件查處行動,持續開展小鍋爐專項排查整治、中小游樂場所大型游樂設施及客運索道專項整治、油氣長輸管道安全專項整治等系列行動,開展“企業主體責任推進年”活動。
做好重點領域安全監管,加強執法辦案效能。加強網絡交易監測監管,2023年,我市累計監測網絡主體23470家次,發現及處置涉嫌網絡違法行為49宗。堅持線上線下齊發力,加強重點領域廣告導向監管,2023年,共查辦各類虛假違法廣告案件47宗。開展檢驗檢測領域專項執法行動。開展全市農貿市場提升行動,全市103家市場完成升級改造,總改造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積極做好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等工作,深入開展放心消費創建活動。組織開展打擊侵權假冒專項稽查執法行動、2023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等。2023年,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共立案查處各類違法案件2322宗,移送公安涉刑案件19宗。
夯實履職基礎
優化監管體系
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制定印發《河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案件辦理流程(試行)》《河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案件辦理流程圖(試行)》《河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文書制作規范(試行)》和《關于“四新”經濟包容審慎監管實施方案》。加強行刑銜接,出臺《河源市場監督管理局 河源市公安局協作工作制度》。
強化信用監管。深入開展經營主體嚴重違法失信行為、信用監管數據質量提升專項行動,統籌做好無證無照經營專項治理工作,落實信用承諾、“雙公示”等制度,制定印發《河源市市場監管信用修復管理辦法(試行)》,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與信用風險分類結果有機整合,強化信用約束和聯合懲戒,深化經營主體信用體系建設。
強化政策引領。制定出臺《關于服務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關于服務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開展深加工農產品質量提升三年工作方案》,統籌一體推進服務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任務。
夯實基層建設基礎。扎實開展市場監管所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試點工作,東源縣縣城市場監管所成功創建我市首個國家級五星市場監督管理所。
厚植市場監管文化。牢牢守住意識形態主陣地,精心打造市場監管新聞宣傳品牌,不斷豐富“河源市場監管”微信公眾號、“市場監管在線”《河源日報》專欄等宣傳內容,同時在河源廣播電視臺新開設“聚焦市場監管”專題欄目,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宣傳模式,用心用情講好市場監管“好故事”。(本報記者 張偉燕 通訊員 張奕聰 戴小茜)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