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東源縣柳城鎮以科技與改革雙輪驅動農業現代化

機器慧種地 農業變聰明

2023-11-08 09:31:40 來源:河源日報

■本報記者 曾敏 李成東 楊堅

■特約記者 藍天明 張小建

■通訊員 陳海波

風吹稻浪起,東源縣柳城鎮萬綠智慧無人農場(下稱萬綠智慧農場)的3950畝晚季水稻已經進入成熟期,收割在即。萬綠智慧農場實現水稻耕、種、管、收全過程生產環節無人化;柳上美人茶葉現代化加工廠房可日處理茶青1.75噸;大地農林“云度”山茶油數字化工廠建設正在持續推進中……柳城鎮全方位激發農業活力,智慧農業初顯成效。

今年以來,柳城鎮以市領導同志聯鎮包片抓落實工作為牽引,聚焦“一鎮一策”重點任務,結合自身優勢產業,瞄準農業大鎮專業鎮發展定位,主動作為抓落實,全力打造全省水稻制種示范基地,努力打造全國無人水稻、無人花生、無人小麥農場示范標桿,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

“智慧大腦”加持

農事作業開啟智能時代

走進萬綠智慧農場,千畝金黃映入眼簾。“在農田管理上,我們引進了智能巡田技術,無人機搭載的多光譜相機對水稻的長勢、病蟲害等進行動態監測,實時掌握作物生長的各類指標,提醒我們啟動灌溉、施肥等作業。”萬綠智慧農場負責人葉小波說,智能巡田系統減少了用工人數,讓田間管理更加輕松。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現代化,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萬綠智慧農場如何玩轉農業?該農場以人工智能科技為手段,利用智能物聯網技術、智能傳感器技術等,打造農田數字化系統,把過去看天種田,變為看數據種田;利用5G通訊、物聯網和衛星導航技術等高科技,智慧無人機、田間作業機器人等新型智能農機巡田等農事作業,改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耕作方式,開啟智能農業新時代。

據悉,該農場還擁有無人駕駛旋耕機、激光平地機、插秧機、變量施肥無人機、植保無人機、收割機等全套智能化作業機具,有了“黑科技”的加持,農場用工成本降低30%,生產效率提高50倍以上。

好的技術還要配備好的品種,為了做優水稻品質,今年,萬綠智慧農場和省農科院、華南農業大學合作,開辟試驗田20畝,種植28個品種的水稻,按照統一制定方案、統一栽培模式、統一播種要求、統一田間管理,以期讓更多農戶種上高產、優質、抗倒、抗病的新品種,達到稻谷增產、投入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

“在市領導的督導下,柳城的‘東江航天絲苗米’被納入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柳城鎮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萬綠智慧農場的“東江航天絲苗米”年產量超2000噸,制種量超500噸,發展前景良好。

引進現代化生產線

打響“兩茶”品牌

位于柳城鎮石側村的半嶂山,層層疊疊的茶山望不到盡頭,秋風吹過,綠意翻涌,在云霧間別樣迷人。河源柳上美人農業生態有限公司(下稱柳上美人公司)流轉半嶂山3000畝土地,種植龍井43號、臺灣金萱、梅占、鐵觀音、苦丁茶等品種。為了更快推動茶產業鏈轉型升級,該公司上半年引進了省級現代茶葉產業園項目,其自動化生產線可日處理茶青1.75噸,生產干茶0.7噸。

據介紹,柳上美人公司引進的自動化生產線采用不銹鋼滾筒炒茶方式,大大降低了茶葉的損耗,確保每一批茶葉都保持葉片的完整。“傳統的鍋式炒茶鍋底加熱時間長、鍋壁受熱不均,炒出來的茶葉品質、口感、外形均有影響。”該公司負責人吳粵卿說,現在從事農業與以前不一樣了,“科技”二字很關鍵,他們一直在不斷改進制茶工藝,以期生產出更多優質好茶。今年有了生產線的加持,他們對冬茶的制茶環節更有信心了。

喝茶、飲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正在成為我市茶產業新的增長點。在茶產業高速協調發展的同時,我市提出以品牌建設為抓手,實現產業的良性循環。柳上美人作為我市好茶品牌的主力軍,市、縣、鎮有關部門積極引導茶企參加綠博會、粵茶杯、全國茗優茶、亞太銘杯等展覽活動、茶葉賽事,展示炒制技藝、茶葉品質等,不斷加大品牌宣傳力度。不久前,柳上美人綠茶榮獲第14屆粵茶杯特別金獎。

柳城“兩茶”遠近聞名,另一茶是被譽為“黃金油”的油茶。走進位于柳城鎮圍星村的東源縣大地農林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大地農林)的油茶基地,工人們正忙碌有序地采摘油茶果。該公司在柳城種植油茶6000多畝,預計今年產量達800噸,產值超千萬元。

“我們公司的廣東油茶跨縣集群產業園(河源)油茶生產線項目即將完工,將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有利于實現產業鏈條完整化。”大地農林相關負責人張雨紅說,該公司緊盯智慧農業發展風向,準備發展智慧型油茶產業,建成后由原來傳統的種植、管護到物理取油、精煉的傳統工藝,發展成數字化無人管理。

大地農林的“云度”茶油曾獲評“廣東十大茶油品牌”,為了進一步擴大知名度,今年5月,在全國優質農產品博覽會暨2023中國森林食品交易博覽會上,大地農林攜旗下“云度”山茶油參加,且在評比中脫穎而出,斬獲金獎。

智慧農業是農業發展的新業態,是進一步解放生產力、激發農業轉型的內生動力。“在發展智慧農業的過程中,我們既要努力掌握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技術,也要用好高校、企業的數字生態力量,用數字化手段加速彌合城鄉數字鴻溝。”柳城鎮相關負責人說,該鎮將持續推動物聯網、大數據、云平臺等新技術與農業生產深度融合,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以此帶動柳城鎮旅游業發展,助力“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

    上一篇:河源鴿子“首飛”香港
    下一篇:沒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