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縣藍塘鎮工廠化循環水養魚項目一期已投產
150多個養殖池預計首年產值1500萬
■紫金縣藍塘鎮工廠化循環水養魚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年產值可達1.5億元。本報記者 馮曉銘 攝
○本報訊 記者 馮曉銘 特約記者 黃從高 甘建樓 通訊員 曾紀皓 日前,位于紫金縣藍塘鎮茜坑村的河源東江河畔循環水魚菜共生系統項目內,工作人員向養殖池內投撒飼料,原本平靜的水面馬上涌現出數千尾小魚,濺起一陣陣水花。
據了解,該項目總占地面積約52萬平方米,主營業務為加洲鱸魚育苗和成魚養殖,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產值達1.5億元。目前,項目一期已投產試運行,建成150多個養殖池,每個養殖池容積70立方米,預計今年產量可達50萬公斤,首年產值約1500萬元。項目帶動附近16名村民就業,工人每月平均工資約4500元。
據河源市東江河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循環水魚菜共生系統項目負責人黃宏山介紹,與傳統養殖模式不同的是,該項目采用工廠化循環水養魚模式,再通過水處理系統,使養殖水體循環使用,具有節水、節地、生態環保、生產可控性強、高密度、低風險、水產品質量安全等優點。能夠為魚的生長提供更加良好的生態環境,魚長得快、產量高,品質也更好,7個月就能達到銷售標準,今年養殖的首批鱸魚已銷往珠三角地區,受到當地消費者青睞。
“我們以打造紫金品牌示范基地和積極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為目標,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能提供就業崗位60至100個,通過土地流轉收租金、土地入股、提供就業崗位、產品增值等途徑增加農民收入。”黃宏山說,接下來,該公司將通過開拓銷售市場和完善養殖技術,打造標準化養殖和建立穩定的回購渠道,帶領村民參與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讓更多鄉親富起來。
茜坑村黨支部書記李萬青表示,該項目為茜坑村提供了新的養殖方向,帶動了村民增收。茜坑村將依托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和鄉賢資源,努力實現特色農業產業優質、高效發展,讓茜坑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