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旅程的“謝幕師”范穎:
讓逝者體面告別人生
“很多人會問我為什么會干這一行,我覺得這是一項特別偉大的工作?!苯?,在河源殯儀館工作的范穎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初見范穎,眼前的她有著一雙靈動的大眼睛,留著一頭短發,顯得格外干凈、利落。
看淡壓力更敬畏工作
從早上6時多開始,天剛蒙蒙亮,范穎便開啟了她一天的忙碌。今年40歲的范穎是黑龍江人,在大學報考專業時,她的母親給她推薦了長沙一所學校的現代殯儀技術與管理專業。
大學畢業后,范穎只身一人來到河源殯儀館成為了一名殯葬工作人員,并且一干就是20年。辦理火化手續、洽談服務項目、為遺體入殮和穿衣以及化妝、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別人感覺害怕且看似枯燥無味的工作,卻存在不小的壓力。
“我們工作強度大、不確定性高、加班多,既要面對別人異樣的眼光,也要目睹家屬的悲痛,更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狈斗f說,殯葬工作者是逝者最后的“擺渡人”,但一回到平常的生活當中,卻成了其他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對象。他們渴望被社會關注、理解和尊重,希望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傳遞殯葬職業的價值所在,不僅是范穎,也是很多殯葬人的心聲,當她越深入這個工作,就越對這個工作心生敬畏。
每年服務千名逝者
每天跟故人打交道的范穎,每年大概要處理1000具遺體,見識了許多人一輩子也見不到的震撼場景。剛入行時,范穎比較懵懂,只能跟在同事后面,他們做什么自己就跟著做什么,在這個過程中,她漸漸地發現,面對的不再是單純的逝者,還有家人的殷切期待、逝者最后的體面,深入了解到了這個職業所具有的獨特意義。
令她印象最深的,是為那些交通事故身亡或是意外死亡的逝者洗澡,需要把他(她)身上清理干凈,頭部、面部、身體都要沖洗,然后小心翼翼地擦干,并給遺體穿上衣服,讓逝者可以更加地體面地告別人生。范穎說,“無論逝者以前經歷過什么,我們都盡全力讓他以最體面的樣子告別人生,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讓生者不再留有遺憾
殯葬服務員這個聽起來冰冷的職業,卻也是一份有溫度的工作,許多溫情脈脈的畫面時常會出現在范穎的生活中。
一次,范穎為一名逝者舉辦一場告別儀式過程中,她耐心地和家屬溝通,了解逝者的生平,將逝者的過往凝結在挽聯和悼詞中,讓家屬內心得到了慰藉,特別感動。在喪事辦完后的第二天,家屬特意提著水果返回殯儀館對范穎表達謝意。這件事情讓范穎感觸頗深,如今8年過去了,她對這一幕至今難以忘懷。
“一般來說,家屬操辦完喪事后是不會回頭辦理其他事情的,哪怕是遺漏了物品,也都不會選擇回來拿,在風俗上有一定的講究,他們的舉動讓我很感動。”在生命的終點站,讓逝者以最自然安詳的方式走完生命最后一程,能為被悲傷籠罩的家庭帶去一絲撫慰,讓生者不再留有遺憾,這是范穎的責任,也是她的可敬之處。
(本報記者 周慧荷 李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