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清明祭掃文明有序
鮮花祭拜成主流
2023-04-06 09:42:11
來源:河源日報

○本報訊 記者 周慧荷 清明時節雨紛紛,一束鮮花祭故人。清明節當天,我市各地公墓、殯儀館迎來一撥祭掃高峰,園區內秩序井然,綠色低碳的鮮花祭掃方式成為主流。
昨日上午10時,記者在河源殯儀館、青龍園公墓、長樂園公墓等祭祀場所看到,前來祭掃的市民絡繹不絕,“綠色清明 文明祭祀”“倡導移風易俗 共建美好家園”等宣傳標語隨處可見。此外,市殯儀館設立了“無煙祭拜區”和鮮花置換處,免費提供90束鮮花給市民進行無煙拜祭,以往的香燭、紙錢等傳統祭祀用品悄然被鮮花取代。工作人員還向前來祭掃的市民發放了“文明祭祀宣傳手冊”,營造移風易俗、安全文明祭掃的濃厚氛圍。
在青龍園公墓,黃先生帶著家人為逝去的親人祭掃。“來之前,我們還特意準備了菊花、康乃馨、馬蒂蓮、滿天星等花束。”黃先生說,現在大家文明意識逐漸提升,焚燒紙錢的現象逐漸減少,用鮮花寄托哀思,這份情感不變,而且更加低碳環保。
記者注意到,市殯儀館及青龍園公墓均設有紙錢、冥紙制品堆放處,免費為祭掃市民提供冥紙袋,市民可將帶來祭祀先人的冥紙制品裝入冥紙袋,并填寫先人的姓名,由工作人員統一焚燒,既表達了對先人的思念,也有效保障了生態環境安全。
截至當天中午12時,河源殯儀館接待現場祭掃市民約8000人,祭掃活動平穩有序。據了解,針對降雨天氣,河源殯儀館提前做好應急預案,在市區西環路卡點、一通停車場及館內拜祭區等區域搭建了帳篷提供祭掃市民使用,并做好汛期“三防”預案,嚴格落實汛期24小時值班值守和領導帶班制度,遇到突發情況做到第一時間開展應急處置,確保市民祭掃安全。
新聞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