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市人社系統交出一份暖心民生答卷
唱好就業創業重頭戲 織牢社會保障安全網
■本報記者 鄒茹玉 通訊員 程子躒
我市城鎮新增就業28874人,“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高質量推進,全市三大險種累計參保241.38萬人次……記者近日從市人社局獲悉,去年我市人社系統在就業創業、社會保險、人事人才、勞動關系等方面取得顯著工作成效,交出了一份暖心的民生答卷。
以就業優先
深入實施三大工程
就業是民生之本。去年,我市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充分釋放紅利促就業。其間,我市強化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同時,搭建優質招聘平臺,全市累計舉辦各類招聘會374場次,鼓勵吸引河源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強化校企合作,吸納中職院校畢業生在河源就業。
去年3月,我市首屆“南粵家政”技能大賽啟動;5月,廣東省首屆馬蘭花創業培訓講師大賽河源市創業培訓講師選拔賽開賽。在系列職業賽事的引領下,全市掀起創新創業的熱潮。我市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數據顯示,去年全市開展“粵菜師傅”培訓16310人次,開展“南粵家政”培訓13556人次,開展農村電商“一村一品”帶頭人提升培訓和常規類培訓2164人。此外,我市還著力打造“兩街兩園”品牌亮點,其中河源家政一條街、河源市“E網興農”農村電商產業園、深河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已建成,目前正加速推進深河“粵菜師傅”一條街建設。
在堅持優化服務及創新舉措下,我市就業形勢持續向好。去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8874人,安置失業人員再就業7516人,安置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458人,促進創業2073人,創業帶動就業602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各項就業指標均超額完成。
為民生兜底
解決老百姓關心的問題
人社工作關乎經濟社會發展和諧穩定大局,關乎民生福祉和人民群眾的幸福安康。圍繞群眾所需所求所盼,我市不斷兜牢社保民生底線,社會保障更公平可持續。數據顯示,2021年全市三大險種累計參保241.38萬人次,保持平穩態勢。
為實現人才服務有效供給,我市圍繞產業和經濟發展需求,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培育工程和“鄉村工匠”工程,提升人才服務供給水平。
據介紹,為保持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我市堅持防范風險、源頭治理,通過積極加大欠薪治理力度、加強仲裁調解工作力度以及抓好信訪維穩等工作,全力解決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據了解,去年我市共處理各類勞動者舉報投訴案件4223宗,共為3.31萬名勞動者追回被拖欠工資待遇4.5億元,案件結案率100%。
市人社局負責人表示,人社系統將繼續唱好就業創業重頭戲,推動“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規范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深入推進“兩街兩園”平臺建設,持續擦亮河源就業金字招牌;織牢社會保障安全網,計劃今年實現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9%以上。該局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凝聚各方力量,強化責任擔當,真抓實干,做好建設幸福和諧美麗河源的主力軍、承接者、服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