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2021-10-19 09:52:40
來源:河源日報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節能減排勢在必行。在我國,生活垃圾的處理主要以焚燒和填埋為主,焚燒城市垃圾所產生的主要廢氣污染源就是二氧化碳。因此,科學垃圾分類,進行資源回收再利用,對于碳達峰、碳中和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隨著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國生活垃圾產生量迅速增長,環境隱患日益突出。據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統計,我國每年產生垃圾近10億噸,其中生活垃圾占到了40%。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是廚余垃圾,占生活垃圾比重的50%至70%,有的地區甚至達到70%至80%。目前,我市對垃圾處理重視度不斷提高,多舉措推動生活垃圾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綜合利用。
未經處理的生活垃圾會對土壤環境、大氣環境、水環境和城市環境等造成嚴重污染,而在垃圾的收集、運輸和處理等各環節,均涉及相應的能源消耗并產生碳排放。因此,提高垃圾的處理效率,將能有效減少與之相關的碳排放。
垃圾分類指按一定規定或標準將垃圾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和分類搬運,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常見的垃圾可分為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及其他垃圾四種形態。實行垃圾分類后,可針對不同類型的垃圾安排合理的處理方式,增加回收利用效率,減少碳排放。另外,將源頭分類好的垃圾進行處理后可以生產綠色天然氣并替代化石燃料,此舉也將大幅減少碳排放量。
低碳社會旨在通過創建低碳生活,發展低碳經濟,培養可持續發展、綠色環保、文明的低碳文化理念,形成具有低碳消費意識的和諧社會。通過垃圾分類管理,能夠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還能有效改善城鄉環境。實現碳減排,有利于進一步提高我國生態文明和低碳社會建設水平。(彭沖)
新聞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