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吳調解工作室”專治“疑難雜癥”
“有事找老吳。”這是連平縣忠信鎮群眾遇到糾紛矛盾時最常說的一句話。他發起成立的“老吳調解工作室”,成為當地老百姓解決矛盾糾紛的“專家門診”,專治“疑難雜癥”。
狗咬人糾紛兩個電話搞定
老吳就是忠信鎮司法所所長吳鏡明,30年來,他走遍忠信每一個角落,在忠信,大到上百萬元的人身損害賠償糾紛、小到雞毛蒜皮的鄰里糾紛,只要群眾一找到他,他都第一時間幫助群眾排憂解難。
2019年初,由吳鏡明發起成立的“老吳調解工作室”正式掛牌,成為當地老百姓解決矛盾糾紛的“專家門診”,也贏得了當地老百姓的高度肯定。
今年10月13日上午9時,在忠信鎮司法所二樓的“老吳調解工作室”,忠信鎮新下村的吳某正在向老吳講述自己遇到的煩心事。原來吳某國慶期間在老家門口被鄰居家的狗咬傷了,打疫苗等費用花了近2000元,但狗的主人只愿意賠償200元。吳某有些生氣,因為自己并沒有額外要求其他賠償,后來聽說老吳是調解能手,便找上門來,希望老吳能給對方普法,把這個事情調解好。
由于當事人沒來,吳鏡明先對吳某進行安撫,隨后馬上打電話和狗的主人溝通,在了解清楚事情全部經過之后,表示會合情合理地把這個事情調解好,化解他們之間的矛盾。
到了中午,吳鏡明再次致電狗的主人,對方隨即表示同意賠償吳某所花費的醫療費。一起狗咬傷人的糾紛,就這樣通過兩次電話溝通得到了化解。
善用情與法為民解心憂
老吳在工作中堅持公平公正、依法調解的原則,找準矛盾的焦點和情與法的結合點,把握調解工作的規范環節、細小環節、善后環節,特別是他創造的“四個方法”,已經成為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的利器。一是“巧借東風法”。利用比較有威望的宗親、親戚朋友等人影響,通過多方努力,化解矛盾的方法。二是“對癥下藥法”。緊緊抓住爭議背后的核心原因調解矛盾糾紛的方法。三是“趁熱打鐵法”。對事實清楚或雙方當事人認識基本一致的糾紛及時調解,避免久拖不決使矛盾擴大或激化的方法。四是“降溫處理法”。在當事人情緒激昂時,采用“背對背”方式處理,等到當事人情緒穩定后,因勢利導,再做調解的方法。
多年來,吳鏡明成功調處各類矛盾糾紛6000多宗,其中重大糾紛150多宗,疑難復雜糾紛500多宗,防范“民轉刑”案件100多起,挽回經濟損失1000多萬元。2019年,吳鏡明被評為“全國模范司法所長”。一路走來,他始終秉承“雙方當事人的滿意是人民調解員追求的最高境界”的信念,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層,以維護一方穩定為己任。(本報記者 劉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