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高度重視強化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成效
加強屬地管理 共建美麗家園
近日,位于源城區東埔街道的高嶺頂生活生產用地環境面貌煥然一新。在東埔街道辦動員下,黨員志愿者與居民齊心協力維護周邊環境,如今再也看不到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亂堆放的現象,約5萬平方米的土地周邊圍擋全部補齊,并用鞏衛宣傳海報美化裝飾外墻,營造了良好的鞏衛宣傳氛圍。這是東埔街道加強屬地管理,積極動員居民合力共建潔凈亮麗家園,持續鞏固我市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成效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強化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成效,嚴格落實屬地管理和部門監督職責,結合網格化管理和督察整改治理的方式,集中開展待建地專項整治行動,重點針對城鄉“臟、亂、差”問題落實整改,為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貢獻力量,共建潔凈美麗家園。
■本報記者 許競楠
查漏洞補短板 整治待建地環境衛生
干凈整潔的城鄉人居環境,有賴于黨委政府與人民群眾齊維護、共治理。今年2月印發的《河源市2021年迎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工作方案》,明確了工作目標、劃分了責任歸屬、分配了具體任務,為確保落實迎國衛復審工作和統籌治理城鄉環境衛生打下堅實基礎。同時,我市迅速組建了迎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了城市管理、市場管理、社區管理、醫療衛生、病媒控制5個工作專班,并抽調市、源城區的18名工作人員組成綜合協調組與督查組,抓牢迎國衛復審工作的統籌協調和監督檢查,進一步完善形成條塊結合的管理機制。
層層細化落實責任到位,針對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問題查漏補缺,才能有效治理城鄉人居環境。以源城區為例,今年以來,該區采取疫情防控網格劃分方法壓實責任,重點落實市場及市場周邊、城中村、城鄉接合部、背街小巷、待建地的網格化管理整治工作,動員鎮(街)、市場、城管等執法工作人員,依照早7晚10嚴管制度,強化“門前三包”、路長制、環衛清掃保潔等責任工作,進一步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為切實提升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水平,我市還通過強化督察檢查,達到自查自糾、邊查邊改、力行整改的良好效果。今年2月以來,市國衛復審辦組織4個督查小組,劃分老城片區、源西片區、新市區、江東新區與高新區5個片區,每日持續開展環境衛生整治督查行動,尤其針對我市多處待建地無人管理、私設工棚、圈地種菜、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亂堆放、圍擋破損、圍擋無裝飾美化、坑洼積水等問題,嚴格對照國家衛生城市標準強化衛生監督執法檢查,將督查發現的問題反饋給各有關縣區和市直有關部門,督促各有關縣區和單位及時整改落實。
定時做好環境大掃除 形成長效管理機制
定時做好日常環境衛生清潔工作,是有效保持轄區內環境干凈整潔,持續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的重要手段。我市要求各地各行業各單位每周自覺開展責任區域至少一次的大清潔、大掃除行動,合力清理積存垃圾、病媒孳生地,整治衛生死角、待建地環境衛生問題,做好常態化環境清潔大掃除,形成“固定動作”,維護生活、生產環境的干凈整潔。
作為鞏衛主戰場的源城區,更是針對國衛復審必檢點位存在的突出問題及早動員部署,大力開展愛國衛生行動,在“規定動作”基礎上“自我加碼”,分別于周三、周五定期開展全區大掃除、大清潔行動。為在全社會范圍內營造環境管理維護人人有責、潔凈衛生的美好家園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圍,源城區還通過宣傳科普教育的方式,動員居民一起參與到環境治理行列中來,以黨員志愿者上門宣傳、干部群眾合力清除待建地內的菜地、雜草、生活建筑垃圾等形式,使群眾潛移默化形成主動維護周邊居住環境整潔、衛生干凈的意識,配合做到不亂丟亂倒垃圾,不隨意圈地種菜,減輕黨員志愿者的工作難度,有利于鞏固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成效。
此外,源城區還專門成立了迎國衛復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實現各鎮(街)、城管、衛健、住建、市場、宣傳等重點單位分工協作,積極研究解決城鄉衛生綜合整治工作中責任區域歸屬不清、職能范圍覆蓋不全、單一部門無權限整治等問題,通過強化溝通,實現多部門聯動執法整治環境衛生問題,形成長效管理機制,使迎國衛復審各項工作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