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爭吵后一方猝死,另一方要擔責嗎?(下)

2021-10-05 17:48:15 來源:河源日報

現實中不乏因爭執、摩擦導致悲劇發生的案例,如果一方不幸在吵架后猝死,那么與死者吵架的對方到底該不該承擔責任呢?為此,我們邀請到了廣東達倫(河源)律師事務所主任李彥紅律師通過案例解析其中的責任承擔問題。

記者:如何看待“江蘇兩保安因工作問題起爭端,爭吵后一方死亡”的案例。

李律師:王某與徐某從同一家保安服務公司被派遣至一家電子公司工作。王某不滿擔任領班的徐某安排的值班崗位,兩人發生爭吵。事后,王某獨坐時突然暈厥,送醫搶救無效死亡。經診斷,王某系呼吸心跳驟停,心源性猝死,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王某近親屬將徐某訴至法院,要求其承擔原告損失共計120萬元的三成賠償責任,即40萬元。

法院認為,本案屬于生命權糾紛,應適用“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因此,確定被告應否承擔侵權責任,關鍵是要分析徐某與王某死亡之間是否有因果關系、徐某是否存在過錯。首先,監控視頻中未顯示雙方發生過肢體沖突,詢問筆錄中顯示被告曾告知王某自己去想去的值班崗位,整個過程中被告徐某未有任何不當行為。其次,被告徐某與王某溝通工作事宜本身不會造成王某死亡的后果,王某系自身有七八年冠心病病史,在未能控制自身情緒的情況下不幸死亡。再次,徐某對王某安排工作事宜系正常履行工作職責,沒有侵害王某生命權的故意或過失。法院最終判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處理該類案件的關鍵,在于認定被告行為與死亡是否具有因果關系,是否具有過錯。雙方爭執的環境背景、用語的激烈程度、身體狀況、一般人的審慎義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行為人承擔的責任。爭吵不是化解矛盾的利器,我們應當不斷完善自身行為、文明表達訴求,在處理各類糾紛時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及言行,好好溝通,避免釀成不可挽回的悲劇。(鄒力)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