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質量強市建設穩步推進
近年來,我市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質量工作,各縣區、各部門同心協力,面對疫情防控壓力,攻堅克難,堅持高質量發展理念,大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動產品、工程、服務質量穩步提升,為全市建設綠色發展示范區、爭當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提供質量支撐。
健全大質量工作機制,構建質量共治新格局。今年1月6日,河源市質量大會召開,建立質量強市領導小組制度,印發《河源市加快推進質量強市建設實施方案》,加強對實施質量強市戰略的統籌協調,推動建立部門協同、情況通報、良性互動的質量工作新機制。優化質量考核指標,質量效果評價機制更加完善。全市各縣區全部開展了質量強縣、強區、強業活動。
開展質量品牌建設,激發質量創新活力。市質量強市辦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借助“農業標準化+圳品+產業扶貧”模式,助力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我市10個產品獲得“圳品”品牌稱號,“河源米粉”“連平鷹嘴桃”“紫金春甜桔”等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稱號。大力鼓勵企業創建研發機構,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今年上半年,技改投資同比增長59.7%,排名全省第五位,規上工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比例超過30%。
加強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構建公平規范市場環境。我市加強對工業產品、食品、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監測,近年來未發生區域性、系統性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積極實施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開展鋼鐵、水泥、機制砂、礦產資源深加工等行業質量提升行動。口岸設立疫情物資快速受理窗口,實現24小時綠色通關,緊急疫情物資通關“零等待”。開展了知識產權執法“鐵拳”行動、重點產品質量執法行動、“昆侖2020”專項行動、2021年“藍劍行動”。
加強工程質量監管,落實工程建設主體責任。工程質量監督率和合格率均達到100%。全市共167項工程一次性竣工驗收,工程“兩書一牌”全部落實。3個項目獲2020年度廣東省建設工程優質結構獎。加強住房建設工程監管,全面落實工程項目五方責任主體項目責任人質量終身責任。加強對項目負責人依法履行質量責任的監管,進一步落實工程質量主體責任。開展交通運輸行業重點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杜絕不合格產品進入項目。對全市在建20宗水利工程開展質量監督檢查。
推動服務質量穩步提升,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服務。大力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價值鏈高端轉變,規范服務質量分級管理。規范旅游市場秩序,積極部署開展旅游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和聯合執法行動,建立健全旅游投訴處理機制,旅游市場秩序總體規范有序。按照“以居家養老為基礎,以社區養老為依托,以機構養老為補充”思路,推動醫養融合發展。轄區一級及以上醫療衛生機構開設老年人綠色通道率達100%。全市設有醫養結合機構3家。(本報記者 張偉燕 通訊員 張奕聰 陳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