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優秀共產黨員李惠花
扎根基層傾情護航百姓健康
東源縣漳溪畬族鄉衛生院院長李惠花,20多年前響應國家號召投身到火熱的軍營,保衛祖國邊疆。她在部隊先后榮獲優秀士兵、三等功等嘉獎,并光榮入黨。退伍后,李惠花在東源衛校學習3年后,扎根基層服務群眾13年,帶領團隊攻堅克難,開創了護理工作的“燈塔模式”。
今年,李惠花被評為“河源市優秀共產黨員”。獲此榮譽,她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將繼續做好醫療服務及公共衛生服務,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社會事業貢獻“她力量”,展現巾幗風采,唱響新時代女性的奮斗之歌。
敬業愛黨的“鐵娘子”
李惠花在1994年應征入伍,3年的軍旅生涯給她的人生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1997年,李惠花退伍后進入東源衛校學習,后分配到東源縣婦幼保健院工作;2007年11月,通過鄉鎮衛生院院長崗位競聘,擔任東源縣燈塔中心衛生院副院長,分管醫院護理、醫德醫風、院內感染等工作。為提高基層衛生院的醫療服務能力、滿足百姓的醫療衛生需求,李惠花積極做好各項管理工作,查房、教學、示范、培訓,她都事無巨細、親力親為。
作為護理工作的領頭人,李惠花堅持每日到病房查房,不定期進行夜查房,參加危重病例搶救,從實際工作中找問題,對照管理規范建機制、定流程;率先倡導讓病人“方便、放心、滿意”的服務理念,創新管理、服務模式,完善護理服務流程和各項規章制度, 改善住院環境,推進各項護理工作,帶出了一支創新、團結、嚴謹、求實的護理隊伍,開創了護理工作的“燈塔模式”。通過創新管理模式,打造護理標桿,吸引了全縣醫療衛生單位及其他縣醫院紛紛前來參觀學習和借鑒經驗。
奮勇戰“疫”上前線
2020年,李惠花積極響應號召,奮勇沖在抗疫一線。作為燈塔中心衛生院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她與團隊第一時間成立了救治小組,制訂本院工作方案及工作流程和指引,組織全員進行強化培訓26場次,培訓人數1746人次,組織應急演練5場共360人次,確保全員掌握和提高新冠疫情防控技能。她還帶頭奔赴疫情防控一線,參與高速出口體溫監測執勤點的輪值工作,為司乘人員測溫、宣傳防控知識,開啟24小時連軸轉工作模式。
2020年1月30日,轄區有一家四口從湖北探親回來,其中一人出現發熱癥狀。李惠花立刻組織醫療組上門為其測量體溫、抽血,按防控指引將疑似患者接回醫院隔離點隔離觀察。這名疑似患者是名年輕女孩,為了減少其他人員的不必要接觸,李惠花承擔了所有與女孩接觸的工作,每天為她測量體溫、抽血、做各項檢查,以及做心理疏導、健康宣教等,還抽空為她做早餐和買水果,以減少女孩的孤獨無助感。當時,因防護物資緊缺,沒有N95口罩,李惠花用2層醫用口罩代替;沒有護目鏡,就自制一片塑料薄膜;沒有專用的防護鞋,就用一雙高筒雨鞋代替……當我市發出支援湖北荊州的集結號時,李惠花再次積極響應號召,主動請纓,成為河源市支援湖北第三批醫療隊隊員。她說:“32年前我是解放軍戰士,現在我是白衣戰士。在國家和人民最需要我的時候,作為一名黨員和醫務工作者,我應該沖在前頭?!彪S著全國疫情的好轉,第三批醫療隊一直在待命中。但李惠花仍顧不上休息,又投入到了恢復日常診療、復工、復產、復學等繁重的抗疫工作中。
去年9月,李惠花被任命為東源縣漳溪畬族鄉衛生院院長。該院承載了漳溪畬族鄉群眾的就醫需求及公共衛生服務。這對于李惠花來說,又是一個新的挑戰。不過,她仍然是那個“愛啃硬骨頭”的戰士,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克服人員不足、經濟困難、科室發展不均等難題,帶領團隊全力守護百姓健康。(本報記者 劉永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