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職業技能培訓協會成立
搭建溝通平臺 實現合作共贏
■市人社局負責人為河源市職業技能培訓協會第一屆會長單位頒發牌匾。曾俊霖 攝
○本報訊 記者 曾俊霖 通訊員 程子躒 近日,河源市職業技能培訓協會成立,經過第一屆全體會員大會選舉流程,通過了章程、財務管理制度,選出了第一屆領導班子。
河源市職業技能培訓協會由8家民辦培訓學校作為發起單位,得到了全市56家以上行業相關民辦培訓機構的響應。成立河源市職業技能培訓協會的目的是加強河源市職業培訓學校之間的相互聯系,資源整合,打造交流溝通平臺,實現合作共贏,進一步提高河源培訓行業從業人員的影響力和凝聚力。
市人社局、市民政局負責人為河源市職業技能培訓協會第一屆會長單位、16名副會長單位代表、2名監事單位代表和4名理事單位代表頒發牌匾。
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社局局長鄧小強表示,河源市職業技能培訓協會的成立,為河源市培訓行業提供了一個交流合作的公共服務平臺,標志著河源培訓行業的發展走上了新臺階,進入了全新的舞臺。
鄧小強希望,河源市職業技能培訓協會應樹立“想會員之所想、急會員之所急、謀會員之所需”的發展理念,通過為會員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求得自身的壯大和發展,使河源市職業技能培訓協會真正成為會員之家,真正成為政府不可或缺的助手。要發揮積極作用,充分整合河源培訓資源,不斷拓展培訓的渠道和資源,加強行業之間的資源共享,努力成為河源培訓行業發展的引領者,成為推動河源培訓行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同時,該協會要善于根據會員的呼聲及企業發展的實際,積極向政府部門建言獻策,要強化調研指導和交流合作,切實幫助會員企業解決在經營中發現的問題。要堅持為河源培訓行業服務,堅持為企業服務,把政府主管部門發展行業的指導性政策和意圖準確、及時地傳送到企業和個人,把行業內遇到的各類問題和意見反饋給政府職能部門,充分發揮橋梁紐帶的作用。
河源市職業技能培訓協會會長陳熙表示,將培育、規范和發展河源職業技能培訓市場,推動河源職業技能發展,促進全市職業技能的普及和提升。通過會員單位之間的項目合作、抱團協作、優化重組等多種形式來不斷提高河源職業技能培訓行業的創新開發、培訓實施、品牌信譽、服務標準等綜合實力,引導會員企業更好地開展政府民生工程、“粵菜師傅”工程、“南粵家政”工程等培訓工作。建立健全職業技能培訓行業自律機制,制定并組織實施本行業的行規行約,維護行業整體利益,通過跟蹤、走訪、評議等多種方式對突出優秀的學校或項目給予表彰及推廣。帶領本行業向主管部門市人社局反映涉及本行業發展事項,提出相關政策建議,參與完善行業發展規劃和技術標準的制訂,并積極參與到社會公益事業當中去。組織研究與高等院校間的職業技能信息技術應用的發展戰略,承擔職業技能培訓相關項目評估、成果鑒定和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并提出合理的優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