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評論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要緊緊抓住生產力與生產關系這一主線

2024-08-14 17:05:18 來源:河源日報

■劉培明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舉世矚目,會議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擘畫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舉措。會議作出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下稱《決定》)。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要緊緊抓住生產力與生產關系這一對關鍵。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過來又影響生產力,兩者是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這一對關系,是貫穿《決定》的一條主線。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必然要求生產關系做出必要的調整,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推動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更好相適應,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決定》就是以中國式現代化為目標,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改革的重點就是調整生產關系中不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部分,也就是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全面深化改革,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當前,我國正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機遇,加大創新力度,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質生產力的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新質生產力既然是“新質”的,不同于傳統的或是舊的生產力,必然要求生產關系做出調整,以適應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從《決定》內容看,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建立新型生產關系,適應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這個適應的過程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決定》提出從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等幾個重要方面,加強經濟體制改革,構建新型生產關系。這幾個方面的改革措施,都是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目的是為新質生產力構建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如“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完善產權制度、推動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制度、深化教育科技人才制度改革”等。新質生產力最重要的特點是創新,因此《決定》在構建推動創新的體制機制方面也著力很多,對教育體制、科技體制、人才制度、金融支持創新等方面提出很多改革措施,全力構建創新的支撐體系。

學習貫徹《決定》精神,必須緊緊圍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互相影響、互相適應這條理論主線,一方面要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另一方面要全面深化改革,理順生產關系中與生產力不適應的地方,推動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互相適應、互相促進。河源作為欠發達地區,要趕上珠三角發達地區,必須加快發展步伐,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貫徹落實《決定》精神,要把握幾個要點:

(一)正確理解新質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質生產力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各地要因地制宜,凡是能推動全要素生產率提高的都是新質生產力。河源作為欠發達地區,科技力量薄弱、創新能力不足、創新投入較少,要正確理解新質生產力,不能好高騖遠、盲目追求科技創新,更不能過高地追求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而是要在要素整合、資源優化配置、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方面著手,腳踏實地提高發展的質量。

(二)大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河源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一是要立足資源稟賦,從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入手。要立足河源的優勢資源,如礦產資源、水資源、生態資源等,提高資源開發效率、檔次,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經濟社會效益。二是立足現有產業,從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入手發展新質生產力。河源目前的電子信息、機械制造、新材料等產業,有一定基礎和規模,要在此基礎上推動這些產業轉型升級,鼓勵企業加大投入力度,加強技術研發,加強產業鏈整合,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增強市場競爭力。三是立足數字技術,從數字化入手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推動河源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推動各行各業加快數字化建設,提升生產、服務效率。

(三)把營商環境建設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營商環境是生產關系是否適應生產力發展的一個重要表現。《決定》指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須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營商環境就是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環境,直接關系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壯大,關系河源現代化建設的步伐。河源的營商環境與發達地區有一定差距,如辦事效率還不夠高、辦事流程還有待優化、有待提升等。貫徹落實《決定》精神,要重點圍繞生產關系中這些阻礙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方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全面提升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四)大力提升公務人員的素質能力,推動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深化改革,發展新質生產力,對政府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對各級公務人員的素質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貫徹落實《決定》的各項改革措施,必須提升各級公務人員的素質能力。要提高政治素質和能力,堅決擁護黨中央的決定,積極支持各項改革措施。要提升業務素質能力,增強識別、培育、服務新質生產力的能力,推動各項改革措施落到實處,推動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加快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步伐。

(作者單位:中共河源市委黨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