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黨校初心 以高質量發展推進現代化建設
■鄒小麗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本質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以高質量發展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黨校必須深入踐行“為黨育才、為黨獻策”初心,堅持以服務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圍繞教學中心工作,發揮基本培訓牽引帶動作用,努力構建一體化協同聯動的高質量發展體系,不斷推進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在現代化建設中
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大幅躍升。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這些都要求必須堅持高質量發展,打造高質量、高效益、多樣化的供給體系,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只有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才能夠更好地營造良好條件,為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育新機、開新局。
(二)實現高質量發展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要求。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我國已經從高速增長階段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只有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實現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確保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長治久安。
(三)高質量發展彰顯中國式現代化鮮明特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高質量發展,就談不上社會主義現代化”。這一重要論斷充分說明了中國式現代化與高質量發展的內在一致性。中國式現代化具有人口規模巨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五方面的中國特色,這五方面的鮮明特色與高質量發展在內涵上相互貫通、邏輯上一脈相承,蘊含著對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以高質量發展為引領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高質量發展必須瞄準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斷深入推進,必須圍繞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謀篇布局,必須致力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統籌發力。
(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要順應時代發展新趨勢、實踐發展新要求、人民群眾新期待,以改革到底的堅強決心動真格、敢碰硬,精準發力、協同發力、持續發力,堅決破除一切制約中國式現代化順利推進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形成有利于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
(三)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以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黨。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把黨的領導落實到黨和國家事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確保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正確方向,集聚起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
堅守黨校初心
奮力推動新時代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圍繞服務大局,提高教學培訓質量。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的主陣地,黨校應時刻牢記黨校初心,做好新時代的傳道、授業、解惑工作,源源不斷培養理論成熟、黨性堅定、本領高強的執政骨干隊伍。要傳好馬克思主義真理之道,深入學習宣傳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要授好推動改革發展穩定之業,根據新形勢新任務對領導干部本領素質的新要求,重點提升領導干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眾本領、防范化解風險本領,同時加強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養成。
(二)聚焦為黨獻策,提升科研咨詢水平。黨校要深度聚焦“黨之大計”為黨獻策,圍繞新時代黨的中心任務、黨的建設總要求、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等方面,著力為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建言獻策;深度聚焦“國之大者”出謀劃策,深度融入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全過程各方面,彰顯黨校智庫擔當;深度聚焦“民之所盼”獻計出力,聚焦改革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凝聚科研力量,挖掘學員“富礦”,加強聯動合作,全力為黨和國家提供高質量的決策咨詢成果。
(三)堅持求真務實,推動新時代黨校事業高質量發展。黨校事業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校教育是我們黨的一大政治優勢。新時代新征程上,尤其要著眼“兩個大局”,深刻洞察、時刻把握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始終堅持黨校姓黨,遵循最嚴格的政治標準、學術標準、教學標準、管理標準,貫徹落實好黨對黨校工作的全面領導,推動黨校事業健康發展。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