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評論

凝心聚力真抓實干 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地見效

2023-03-01 15:07:20 來源:

■鄒永東

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指出,要以高質量發展為牽引,高水平推進現代化建設。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廣東的根本出路,也是廣東實現現代化的唯一出路。新春上班第一天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河源迅速行動,第一時間召開全市高質量發展現場會,全面吹響河源奮進高質量發展的號角。當前,河源經濟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我們要迎接新挑戰、抓住新機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推動河源經濟長期高質量發展。

一、深刻認識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

高質量發展是廣東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上世紀80年代,廣東因為毗鄰港澳的地理優勢、土地勞動力便宜的成本優勢、改革開放的政策優勢,承接了大量港澳和海外轉移過來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實現了第一次經濟騰飛。隨著經濟的發展,原材料、土地、勞動力價格持續上漲,因為成本壓力,廣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持續向外轉移,先進制造業又面臨發達國家的產業遏制,只有走高質量發展的道路,全面提升競爭力,才能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向上突圍實現更高層次的發展。河源經濟底子薄,但一直在努力追趕,要抓住高質量發展機遇,一手抓經濟總量的增長,一手抓經濟質量的提升,實現跳躍式趕超,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二、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地見效

高質量發展是干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推動高質量發展,要以實干為要,立足河源市情,采取積極穩妥、務實可行的舉措,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凝心聚力、攻堅克難,以最快行動、最大力度、最實舉措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積極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吸引培育優質企業。市場環境是市場主體生存發展的土壤,良好的市場環境,可以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河源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就要在持續優化市場環境上下苦功夫。一方面,要以基礎設施一體化為突破口,推進公路、水電油氣管網、信息網絡等對標珠三角地區一體化建設,這是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前提條件。另一方面,要盡力營造寬松、公平、高效的營商環境,讓企業敢于嘗試、放手去干。對標廣州、深圳等先進地區的經驗做法,減少市場干預,提高辦事效率,完善法治環境、優化金融服務、加強知識產權維護,真正為企業提供有價值的服務,讓優質企業愿意來、留得住、做得大。

緊緊抓住區域協調發展機遇,有序承接產業轉移。隨著人口紅利減弱,土地、原材料價格上漲,珠三角地區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漸向外轉移。近期,省委、省政府出臺了推動產業轉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相關政策,一方面,河源要抓住區域協調發展的大好機遇,充分發揮勞動力豐富的比較優勢,不斷完善全產業鏈配套,承接珠三角產業集群上下游的延伸產業鏈,形成協調發展態勢。另一方面,河源要在先進制造業領域,加強與珠三角地區的合作共建,增強產業生態韌性。可以探索“珠三角總部+河源基地”“珠三角研發+河源生產”“珠三角創新+河源產業化”等產業合作共建和利益分配機制,推動主導產業與珠三角地區深度對接,推動更多珠三角科技創新成果在河源落地轉化,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致力打造企業自主品牌,積極主動走出去。在產業價值鏈中,制造環節增值相對較少,更多的增值是在以品牌為核心的研發、銷售、售后服務等環節,依托低成本優勢的低端產品制造環節利潤薄,對價格非常敏感,抗風險能力弱,一旦經濟不景氣,就容易遭受毀滅性打擊。只有培育出自主品牌,才有一定的定價話語權,抗風險能力也更強,雖然我國制造業產業分類齊全,但總體而言,大而不強,世界級知名品牌少,品牌建設遠遠滯后于制造能力。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制造強國建設,強調要“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這為制造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河源制造業要向產業鏈與價值鏈中高端攀升、實現高質量發展,就要加強自主品牌建設,提高自主創新、持續創新能力,生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產品,嚴格把控產品質量,質量標準對標粵港澳大灣區、對標國際,讓產品走出河源,走向粵港澳大灣區,走向全國,甚至走向世界。

三、切實提振高質量發展精氣神

當前,經濟持續穩定恢復,高質量發展前景光明。立足當下,我們最需要的就是實干。河源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我們每個人的思想解放、開拓進取、努力拼搏,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的引領帶動作用,保持一往無前、永不懈怠的奮斗姿態,勤勉務實,真抓實干,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挑戰,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廣東就是靠著“敢為天下先”的擔當,靠著敢闖敢拼敢試的精神,打開了改革開放的局面,實現了經濟騰飛。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就要繼續發揚“敢為天下先”的擔當精神,解放思想,破除思想禁錮和慣性思維,增強機遇意識、市場意識、創新意識、服務意識,不為困難找理由、只為成功想辦法,看準了就大膽闖、大膽試,敢于走過去沒有走過的路,敢于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在全市形成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的良好氛圍。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通過深入調查,認真傾聽群眾、企業等各方面意見,全面了解掌握實情,同時學習借鑒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先進地區成功經驗,結合河源實際,積極探索符合河源實際的創新舉措。

堅持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實干擔當要出實招見實效,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樹立重實干重實績的鮮明用人導向,以發展論英雄、以實績論功過,讓干事者有位置、奮進者有機會。要堅持領導帶頭,一抓到底,建立完善領導包抓聯系制度和專班推進等機制,實施周計劃、月調度、季分析,扎實推動責任落實、工作落實、任務落實,確保各項工作高效推進。要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督導考核,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和問責機制倒逼作用,通過獎優罰劣、賞罰分明,引導激勵各級各部門競標爭先。

堅持與時俱進,提升本領。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有一支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的干部隊伍。黨員干部要主動適應新形勢、迎接新挑戰、破解新難題,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做到德能正其身、才能勝其任、言能達其意、書能成其文、績能服其眾。能力本領并非與生俱來的,而是要在不斷學習培訓、實踐鍛煉中不斷提高。一方面,要深化干部教育培訓,聚焦新時代領導干部需要具備的執政本領,精準開展干部能力培訓,通過黨性教育堅定理想信念、依靠理論學習提升素養結構、強化業務學習增強干事本領,全面提升黨員干部適應新時代、實現新目標、落實新部署的能力。另一方面,要通過實踐鍛煉強化干部擔當作為的真本領。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要多到重大任務重大斗爭最前沿、到艱苦復雜地方和關鍵吃勁崗位去磨煉,在推進重要工作中總結經驗、在解決矛盾糾紛中增長才干、在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中經受考驗,不斷錘煉干部敢擔當、能擔當、會擔當的勇氣和能力。

(作者單位:中共河源市委黨校)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