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評論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河源壯麗篇章

2022-11-03 10:17:25 來源:河源日報

■楊建平

黨的二十大是在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黨的二十大報告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指南。我們要緊緊圍繞黨的二十大主題,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和黨章等重要文件,深入領會蘊含其中的重要思想、重大戰略、重大舉措等,不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力譜寫河源壯麗篇章。

一、深入領會和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豐富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式現代化扎根中國大地,切合中國實際,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我們要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特征,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堅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全面推進現代化建設。

(一)中國式現代化,這是基礎更為堅實的現代化。物質基礎上,新時代的十年,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長到114萬億元,我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8.5%,提高七點二個百分點,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39800元增加到81000元;制造業規模、外匯儲備穩居世界第一;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等等。精神上,經歷過各種風浪考驗,黨員干部政治品質和斗爭精神、斗爭本領得到錘煉,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進一步激發,我們更自信自強。尤其是思想上,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提出一系列治國基本方略,為我們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中國式現代化,這是特色非常鮮明的現代化。現代化是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型的發展變遷過程,創造出遠遠超越傳統社會的生產力、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這是中國式現代化與世界各國現代化的共性所在。然而,西方現代化在“以人民為中心還是以資本為中心”“共同富裕還是兩極分化”“物質、精神相協調還是物質主義膨脹”“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還是環境破壞、生態危機”“和平發展還是對外擴張掠奪”等根本價值取向上,并沒有提供具有普遍意義的參考。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打破“現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路徑依賴,蹚出了一條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新路。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

(三)中國式現代化,這是路徑愈發清晰的現代化。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尋路現代化就是中國人民的不懈追求,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曾繪就了中國現代化的藍圖。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誕生,這個政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新中國成立后,通過社會主義改造開啟了現代化建設的歷程;1964年,在第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正式提出“四個現代化”的戰略目標和“分兩步”的實現方式;1987年,黨的十三大確定了“三步走”發展戰略;2017年,黨的十九大作出分兩步走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黨的二十大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分兩步走戰略安排進行宏觀展望,重點部署未來五年的主要目標任務。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盡管具體目標指標不斷修正調整,但百年藍圖矢志不渝,歷史路徑愈發清晰,彰顯了百年大黨的初心使命和不懈追求。

(四)中國式現代化,這是影響特別深遠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西方發達國家是一個“串聯式”的發展過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順序發展,發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時間。我們要后來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來,決定了我國發展必然是一個“并聯式”的過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是疊加發展的。中國用“并聯式”的發展模式把“失去的二百年”找了回來,超越了西方“串聯式”的固有的單一線性、漸次發展的路徑,實現了“時空壓縮”條件下的“彎道超車”,對全世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點亮了進步與發展的希望之燈,為世界現代化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尤其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和地區不超30個,總人口不超10億,而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的大國整體邁進現代化,其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的總和,這將徹底改寫現代化的世界版圖。

二、 河源在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征程上大有可為

黨的二十大制定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描繪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瞻仰延安革命舊址地時號召:“讓我們踏上新征程,向著新的奮斗目標,出發!”身處生態發展區的河源,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加快現代化步伐應有作為、大有可為。

(一)河源在推進區域融合方面大有可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托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格局”。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已經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河源是廣東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典型地區之一,但在深圳都市圈五市中它的國土空間和生態保障又顯得特別重要。我們要順應國家區域融合發展大勢,錨定融入深圳都市圈的目標方向,發揮空間生態資源優勢,大力承接粵港澳大灣區功能疏解、產業轉移, 推動發展鏈向中高端邁進,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征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二)河源在發展實體經濟方面大有可為。黨的二十大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實體經濟是構筑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支撐。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明確了千億百億產業集群的重點產業和目標路徑,非常契合黨的二十大精神。接下來,要以高質量發展為引領,以河源國家高新區為發展“主陣地”,重點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水飲料等產業,不斷穩鏈延鏈補鏈強鏈,加快建成千億百億產業集群,迅速壯大實體經濟。

(三)河源在農業農村振興方面大有可為。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睕]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不可能實現全面的現代化。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鄉村振興是題中應有之義。作為全省鄉村振興主戰場之一,我們要以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建設為牽引,在加快“融灣”“融深”中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協同推進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農業農村現代化,讓巨大的發展空間、發展潛力釋放出來,實現城鄉、區域間的共同富裕。

(四)河源在加快綠色發展方面大有可為。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鄙鷳B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是辯證統一、相輔相成的。日前,《2022廣東省區縣高質量發展百強研究》發布,河源包攬生態環境榜前4名。我市擁有的一流水、一流空氣、一流森林舉世矚目,這既是我們的底色,也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我們要扎實推進生態優先行動,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不斷增強和凸顯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核心功能,打造綠色發展廣東樣板。

(五)河源在文化文明建設方面大有可為。黨的二十大提出要“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河源是中國革命策源地之一和嶺南文化發祥地之一,有豐厚的文化遺存和激勵人心的精神內核。當前,我們正在自信豪邁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我們要深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全域文明創建,大力推進嶺南文化尤其是恐龍文化、生態文化等文化產業發展,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塑造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良好城市形象。

(作者單位:河源日報社)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