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評論

愛國主義是偉大建黨精神的鮮亮底色

2022-07-06 11:23:54 來源:

■張文 李小芬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 深入學習偉大建黨精神,發揚愛國主義精神,不僅對推進愛國主義教育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心聚力。

愛國主義在信仰上體現為“堅持真理、堅守理想”

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源于“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召喚,“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是一百多年來黨不畏強敵、披荊斬棘、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中國共產黨用最徹底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最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最熾熱的為人民服務實踐來書寫百年大黨愛國主義華章,以信仰的力量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頭上的“三座大山”、帶領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從富起來走向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偉大的信仰是偉大事業的精神源泉,偉大建黨精神中包含的“堅持真理、堅守理想”,信仰真理體現其價值邏輯,堅守理想反映其行動邏輯。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是馬克思主義,是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的徹底理解之上的信仰,是真理的信仰、科學的信仰、徹底的信仰,而愛國主義是“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信仰歸旨。無論是對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堅持,還是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堅守,歸根到底都是為了救國救民,表達的是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的濃厚愛國主義情懷。愛國主義不僅貫穿于革命先驅探索救國救民全過程,而且還貫穿于中國共產黨建立的全過程,并熔鑄于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內涵之中,成為偉大建黨精神的底色。“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是中國共產黨人在信仰上愛國愛民的彰顯和流露。

愛國主義在精神上體現為“不怕犧牲、英勇斗爭”

“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是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與政治勇氣的集中體現,是中國共產黨人無私無畏的精神品格與精神意志的生動展示。

革命道路荊棘叢生,面對敵強我弱的現實困境,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指出:“斗爭,失敗,再斗爭,再失敗,再斗爭,直至勝利。”就是這樣一股愛國主義氣節凝集成中國共產黨人革命勇氣與革命意志的強大精神力量。以李大釗等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者們都是懷著 “不怕犧牲、英勇斗爭” 的英雄氣概,冒著殺頭、逮捕的危險在中國宣傳馬克思主義,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時期,2100萬革命先烈為了驅趕強敵,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壯烈犧牲, 在這些英烈中有名可查的共產黨員達370多萬。由此看來,我們黨在建黨之初就生動詮釋了“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精神實質。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無論是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以 “為有犧牲多壯志, 敢教日月換新天” 的斗爭精神贏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還是改革開放時期針對封閉僵化思想進行的斗爭,抑或者是當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后,面對斗爭形式變得更加隱蔽更加復雜多樣的新形勢,中國共產黨人都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既充滿斗爭意識,又具備斗爭策略。中國共產黨人的犧牲和努力,歸根結底就是為了挽救中華民族于危難之中,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了這個崇高的目標,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成就。“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是中國共產黨在愛國主義精神上的具體展示。

愛國主義在品格上體現為“對黨忠誠、不負人民”

對黨忠誠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有著雙重邏輯。一方面,黨的信仰的堅守。忠于馬克思主義信仰,相信才會踐行,忠誠才能穩固。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立黨強黨興黨的根和魂,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另一方面,對黨組織忠誠。百年奮斗中極大多數中國共產黨人將時刻以黨的綱領為準線,不折不扣貫徹黨的方針政策。這些實踐充分表達了“對黨忠誠”的深刻內涵,也是對祖國和黨的情感的表達。對黨忠誠的最終歸旨就是不負人民,不負人民是偉大建黨精神的最終歸宿。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人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不負人民的愛國愛民情懷。“為人民服務” 是黨的根本宗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中國共產黨建黨立黨的初衷,為了解放中國人民而建立的中國共產黨始終將人民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對黨忠誠是愛國最基本要求,中國共產黨人用101年的歷程,從思想到實踐彰顯了百年大黨的愛國主義,以一次又一次的實際行動擴延了不負人民的愛民情懷,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提及“人民”二字高達80多次,由此可見,中國共產黨人對人民的情懷之深。中國共產黨人將愛國主義貫穿在百年實踐的始終,在愛國主義的品格上表現為“對黨忠誠、不負人民”。

愛國主義在實踐上體現為“踐行初心、牢記使命”

愛國主義不僅僅表現在信仰、精神和品格上,最重要的是要用實踐得以確證,偉大建黨精神的愛國主義在實踐上表現為“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不是一般的初心,這個初心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人的實踐活動構成的社會發展的整個領域,人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創造者。在遵循科學的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把人民幸福、民族復興作為最崇高的價值歸旨。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中國共產黨人都始終“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作為為人民謀幸福的使命型政黨,中國共產黨把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偉大目標細化為每五年一個小目標,注重長遠目標與短期目標之間的協同與遞進,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自我審視、自我調整,確保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征途中“一代接著一代干”“一張藍圖繪到底”。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就是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了富裕人民生活水平,為了民族偉大復興。為了這個初心和使命,中國共產黨人克服重重困難與挑戰,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應對國際國內重大風險。推進的偉大社會革命就是中國共產黨人愛國主義的行動彰顯。

(作者單位:河源職業技術學院)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