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評論

聚力整體智治建設推動河源社會治理效能再上新臺階

2022-06-21 16:01:02 來源:河源日報

■謝希倫

整體智治,就是運用“整體思維”來提高政府的智慧化管理,從而達到整合資源、再造流程的治理方式。在新時代,提升城市整體智治水平是新時代城市發展思路和管理理念變革的必經之路。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確定了今后五年廣東現代化建設的目標任務,其中包括社會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全省不斷加強社會治理能力建設,為“中國之治”提供了廣東探索、廣東實踐。河源要深入把握廣東現代化建設的主要目標任務,著力提高社會治理效能,以智能化改革撬動各領域各方面改革,加快構建黨建統領整體智治體系,真正實現高效能社會智治,為廣東整體智治建設作出貢獻。

一、整體智治的建構觀念正在逐漸推行,河源須持續強化制度設計和管理體系改革

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創新,已經成為推動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因素,為政府治理提供了科學高效的新方法和新路徑。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可以說,從傳統治理到智治再到整體智治的智慧化轉型是建設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重要舉措。當前,我市整體智治建設理念正逐漸普及,但具有城市綜合管理職能的部門較多,職能交叉、資源分散等問題常態化存在,已不適應信息社會快速發展下的城市治理新要求。推進我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強化制度設計,明確各職能單位職責,形成一體化的城市治理網絡與運行體系迫在眉睫。

一是需要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對現有制度進行整體性整合,從分割性制度走向整合性制度,要嚴格按照《河源市數字政府改革建設2022年工作要點》要求,對我市城市治理流程整體性再造和職能整體性進行優化,確保整體智治得以充分實現。二是厘清我市治理主體職責。首先要界定城市智治實施范圍,明確工作架構,在我市“三定”方案的基礎上,對城市智治職責作進一步細化和補充。其次是嚴格落實工作要求。城市智治主體須依法依規依程序履行工作職責,抓好所轄區域城市智治工作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督查,確保工作任務和措施的落實。三是積極推動全市管理方式的改革。首先,積極改革城市治理方式。將我市分散的資源集中起來,并結合我市現有的治理平臺,依托“粵省事”,將城市治理向線上線下一體化、多元化、平臺化、系統化發展,變被動為主動。其次,加速改革城市管理體制。建立城市治理綜合協調指揮與運營管理機制,結合省直部門建設省集中式大平臺、試點地市推廣應用或地市分布部署的數字政府平臺建設模式,逐步構建符合我市實際需要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閉環的智慧化治理體系。

二、城市治理智慧化系統處在初級階段,河源須加大統籌規劃和體系化推進力度

根據《中國“智能+”社會發展指數報告(2020)》結果顯示,我國整體上處于“智能+”社會的起步階段,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體系為核心驅動力,更多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新應用、新模式、新體驗開始全面與經濟、社會相結合,但還存在區域發展不均衡、群體覆蓋不充分等階段特征。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社會仍將處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三化”長期并存階段。我市城市治理智慧化體系建設,整體上仍處于初步構建階段,在政策文件、組織機構、規章制度、資源體系等方面只是進行了局部的創新實踐。但城市智治能力仍有提升空間,還需要更好地把握山區城市治理規律,著力破解精細化管理水平不高、部門“信息孤島”等問題。為了全面加快我市城市智治步伐,需要加大統籌布局與體系化推進力度。

一是強化整體規劃,提高城市治理智慧化的戰略地位。把提升城市智治水平作為我市城市治理的重要戰略,這需要明確城市智治的底線在哪里、安全風險在哪里。也就是說,河源需要把城市智治規劃的藍圖轉化成實際行動,把資源統籌起來,整合全市優勢力量,統籌布局智慧化體系建設,解決城市治理難題。如河源綠色資源優勢突出,對于綠色生態、文化旅游等重點領域的智慧化體系建設應先行先試,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場景應用,發揮數據應用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二是明確實施路徑,推進城市治理智慧化發展步伐。依托“粵平安”社會治理云平臺,通過構建以信息化為主導動力的城市治理實施路徑,疏解我市“維穩”治理中的瓶頸問題。三是堅持多角度推動,加強城市治理智慧化的管理水平。依據“省統市建共推”工作,厘清以信息資源為核心的城市智治資源的各權責問題,不斷探索建立多維、全面的現代城市治理路徑,逐步形成政府、社會、市民等多方參與、良性互動的城市管理格局。同時,積極爭取復制省統籌建設重點應用、先進地區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成果在河源部署實施。

三、城市公共服務智慧化初步取得成效,河源須繼續拓展“互聯網+N”服務體系

近幾年,我市積極推行“互聯網+”和信息惠民等舉措,極大地提高了城市的公共服務能力。目前,河源大部分行業都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搭建了自己的公共服務平臺,公共教育有教育平臺,如粵教祥云;公共衛生平臺,如健康廣東公眾號;公共交通平臺,如“智慧公交”APP,比較綜合的公共服務平臺是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但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我市公共服務智慧化程度依然薄弱,為了進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與公共服務質量,需要繼續拓展“互聯網+N”服務體系。

一是全面落實“互聯網+政務服務”政策。創新以“互聯網+政府服務”為核心的城市治理模式,依托省“粵治慧”平臺,按照我市“1+3+2+X”政務服務能力提升改革部署,推進縣(區)政務服務能力提升。同時,要打破“信息孤島”,實現“一窗受理、信息集成、并聯審批”服務模式,填補在城市治理方面的不足,實現城市治理的多元化與智慧化。二是充分拓展“互聯網+城市服務”渠道。“互聯網+城市服務”不是簡單地把城市服務放在網上或手機上,而是深度地整合底層系統、數據與服務平臺及入口的整體解決方案。河源應當支持企業開發大數據在城市治理方面的應用,鼓勵企業通過各種公共服務平臺提供城市服務,進一步為市民衣食住行提供一站式服務,逐步實現城市治理智慧化。如我市現行“智慧公交”APP,既滿足了群眾出行需求,又提供了全方位的交通信息服務,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乘車服務。三是積極推動“互聯網+社會服務”發展。以技術創新驅動產品創新、應用創新,拓展便捷化、智能化、個性化、時尚化的社會服務空間,借助“互聯網+”,實現優質社會服務資源下沉、擴大輻射覆蓋范圍,推動社會服務均等化、可及性。特別是要借助深河人民醫院“智慧醫院”建設經驗,使我市醫療服務真正走向智慧化,推動醫療服務逐步達到信息化和醫療資源均等化。

當前,各種思想交織激蕩,經濟結構深刻變革,社會治理面臨的形勢環境變化之快、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深化城市智治,以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聚力我市整體智治化建設,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是現代化建設中的一道“必答題”,我們應把握新形勢、應對新變化、落實新要求,在不斷加強和創新中聚力整體智治建設,推動河源社會治理效能再上新臺階。

(作者單位:中共河源市委黨校)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