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推動地方人大執法檢查高質量發展的思考
■吳輝晴
“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比舜蟪N瘯_展執法檢查,就是在推動“法之必行”,促進這一法治難題的解決。在新時代黨中央開啟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新征程的背景下,如何加強和改進地方人大執法檢查工作,充分發揮人大的監督職能和作用,督促和支持“一府一委兩院”依法行政、依法監察、公正司法,是人大工作者面臨的一個日趨緊迫的重要課題。
本文針對執法檢查這種行之有效的監督方式,結合河源實際,對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工作進行總結和思考,并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
一、近年來河源在執法檢查工作中的實踐經驗
近年來,市人大常委會每年都會組織1到3次執法檢查,這些執法檢查工作總體上而言質量都是比較高的,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以下有關法律名稱均采用簡稱)等執法檢查,在組織形式、工作方式等方面都有所創新,值得認真總結經驗。
市人大常委會做好執法檢查工作,主要做好了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選題準。注意選擇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如2020年市人大常委會選擇了《傳染病防治法》《野生動物保護法》執法檢查,就是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選題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和針對性。二是準備足。一方面是在制定方案前做了充分的前期調查,另一方面是在正式檢查之前抓好學習培訓。如在《水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前,市人大常委會請專家講授專門法律知識。三是調查真。市人大常委會把普遍檢查與重點抽查相結合,重在重點抽查。如《傳染病防治法》執法檢查,檢查組先后到市、縣(區)人民醫院、疾控中心、社區中心、市場等多個重點場所走訪檢查,重點檢查疾病預防控制和救治體系及能力建設、人才隊伍建設、適齡兒童預防接種、傳染病防控經費投入保障機制、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出現的問題和短板等情況。四是審議深。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沒有停留在表面,而是多次深入討論執法檢查報告中提出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設性的意見建議,形成了多篇高質量的審議意見。五是督辦實。市人大常委會要求被檢查機關限期報告審議意見辦理落實情況,并由相關專門委員會負責跟蹤督辦,通常采取發函、召開專題會議等方式督辦落實。
二、對推動執法檢查高質量發展的幾點思考
近年來,市人大常委會不斷加大執法檢查力度,豐富內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積累了一些有益的經驗。當然,在實際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制約和阻礙執法檢查開展的問題,如檢查創新形式不多、宣傳力度不夠、執法部門整改不到位等,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本文對推動執法檢查高質量發展有如下幾點思考:
(一)選題數量和選題角度的思考。首先,每年開展執法檢查數量的問題,到底組織幾次執法檢查比較好。我國現行有效的法律法規達1000余部,貫徹實施過程中問題很多,而目前市人大常委會各委室的人員一般只有三四個人,縣區一級的人大常委會人數更少,也就是1至2人,專業對口的人不多,即使舉全機關之力,時間和精力也不夠,而江東新區、河源國家高新區等更是沒有人大機構。如果安排執法檢查的法律法規過多,工作質量很難保證;但每次安排過少,又難以起到重視和宣傳的效果。2017年至2019年河源市每年僅安排1次執法檢查,2017年檢查了《廣東省氣象災害防御條例》,2018年檢查了《檔案法》,2019年檢查了《水污染防治法》,而2020年檢查了《傳染病防治法》《野生動物保護法》《河源市恐龍地質遺跡保護條例》3部法律法規。2021年則選擇《河源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條例》1部法規檢查。根據我市實際,選題數量、準確度和社會關注的貼切度應要繼續提高,建議一般每年選取2到3部重要的法律法規開展執法檢查為宜,以通過執法檢查,解決一批該領域群眾關心、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
其次,要加強選題質量。執法檢查應突出選題重點,一是新近頒布或修訂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貫徹執行情況,如新實施的《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二是與當前我市中心工作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貫徹實施執行情況,如市委實施生態優先行動所涉及的《環境保護法》《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三是群眾普遍關心而實際比較薄弱的工作所涉及的法律法規規章的執行情況,如《未成年人保護法》《疫苗管理法》等。四是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所涉及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的執行情況,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安全生產法》等。
(二)積極開展“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開展“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是落實《監督法》的重要舉措,對于某一方面的法律法規可以做到比較全面系統的檢查。然而近幾年來河源市未曾進行過“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都是“一法”或“一條例”單獨進行執法檢查,未能將“一法一條例”有機結合進行執法檢查。如2018年河源市檢查了《檔案法》,可以將《廣東省檔案條例》一并納入檢查。又如今后開展《安全生產法》執法檢查的同時可以將《廣東省安全生產條例》一并納入檢查;若開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執法檢查的同時可以將《廣東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一并納入檢查。同時,結合“一法一條例”,還可以延伸開展“一法一條例一辦法”執法檢查,如開展《城鄉規劃法》執法檢查的同時可以將《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和《河源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辦法》一并納入檢查。
(三)創新執法檢查形式。多提倡實事求是、輕車簡從,一竿子插到底的方法,執法檢查組除了聽取有關部門的工作匯報外,可以綜合運用座談會、走訪、約談、問卷調查、明察暗訪、調閱材料等方式了解情況。要把明察與暗訪結合起來,重在暗訪,明察看到的往往是事先安排好的現場,很難得到真實情況,暗訪應該成為執法檢查的必要手段。與此同時,還可以通過公開電話、電子信箱和網絡平臺等渠道,接受群眾的投訴和舉報,擴大社會公眾對執法檢查工作的參與,盡可能掌握全面、真實的第一手材料,把執法檢查的過程變為體察民情、反映民意和普及法律知識的過程。另外,在執法檢查中還可以嘗試創新引入第三方評估,如對《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涉及專業性較強的執法檢查時,可以引入第三方評估,以增強人大監督的科學性、專業性、客觀性和權威性。
(四)加強執法檢查宣傳。執法檢查不僅肩負著促進法律法規實施的重任,而且兼有提高全民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的目的,所以執法檢查的過程也是法制宣傳教育的過程。執法檢查要與輿論監督緊密結合,需要擴大新聞媒體對執法檢查的參與度,利用信息傳播渠道,宣傳法律法規,擴大執法檢查的影響,充分發揮市人大常委會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以及《河源日報》《河源晚報》、河源廣播電視臺等媒介的作用。一方面要加強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加強對執法中的好人好事的宣傳報道,另一方面,對執法檢查中發現和提出的問題進行曝光,選擇重大的典型違法案件,通過新聞媒介公開披露,以案釋法,使廣大干部群眾受到具體生動的法治教育。
(五)跟蹤執法檢查效果。發揮好執法檢查“法律巡視”的“利劍”作用,讓法律制度的牙齒真正“咬合”起來。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敢于揭短,實事求是地分析原因,找準根源,使執法部門有“切膚之痛”,以促進整改;對不認真整改的,要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敢于動真碰硬,真正形成監督壓力。執法檢查報告中所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對執法檢查報告的審議意見,這些執法檢查成果,要加強跟蹤監督,督促有關部門認真研究改進工作,并在規定期限內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整改落實情況。要健全重要信息公開制度,要將檢查及整改情況,及時向社會公布,提高執法檢查工作實效。
三、通過執法檢查完善立法工作的思考
一部法律法規如果不能貫徹實施,立法就毫無意義可言,這就需要積極開展執法檢查和立法后評估工作,了解和掌握法規執行的實際效果,客觀評價法律法規的社會效益。如對《河源市恐龍地質遺跡保護條例》《河源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條例》兩部地方性法規適時開展執法檢查,及時了解施行的實際效果,正確地予以評價。2020年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就發現《河源市恐龍地質遺跡保護條例》行政執法的配套性文件尚未制定,恐龍地質遺跡沒有得到有效保護的情況時有發生,這就需要加快推進該條例的行政執法配套性文件制定工作,提高恐龍地質遺跡保護的有效性,嚴厲打擊涉恐龍化石違法犯罪行為。同時,執法檢查還發現社會各界對恐龍地質遺跡保護的認識與法治觀念有待增強,《條例》規定3月6日為“河源市恐龍地質遺跡保護宣傳日”,但仍鮮為人知,這就需要不斷加強對法規的宣傳,提升法規知曉度,通過普法宣傳提高全民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
(作者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