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評論

以史為鑒 開創河源新輝煌

2021-08-10 11:33:26 來源:河源日報

■劉培明

在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向全世界莊嚴宣告:“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

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催人奮進,是我們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進的宣言,也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行動綱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中大篇幅闡述要“以史為鑒 開創未來”,提出“以史為鑒 開創未來”要堅持的“九個必須”,這“九個必須”,高屋建瓴,既是對百年黨史的經驗總結,更是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根本遵循。善于以史為鑒,從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訓、前進的力量,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百年征程,我們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曾經遭受不少挫折、犯過不同的錯誤,但總是能夠及時改正錯誤、克服困難,取得一個接一個的勝利,一個重要的經驗就是以史為鑒,不斷反思、總結走過的道路。從1927年的八七會議到1945年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再到1981年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我們黨在百年征途中一次次回望過去,以史為鑒,修正方向,不斷開創中國革命、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局面。

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這是新的征程,肯定會遇到新的困難、挑戰。如何應對挑戰、困難,奪取新的勝利,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給全黨上下指明了方向,發出號召。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要結合河源的實際,把“九個必須”貫徹落實到位,加快各項事業發展。

河源作為欠發達地區、生態發展區,進入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將面臨更加繁重的發展任務,追趕步伐要邁得更大,否則會繼續落后于全國、全省,與發達地區的差距越拉越大。省委、省政府對河源發展的定位是打造“全省綠色發展示范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因此,進入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河源發展必須在做好全省生態屏障的前提下,實現現代化目標。這是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如何走好這條路?必須在堅持“九個必須”的基礎上,認真貫徹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擴大)學習會精神,做到“六抓六促”,同時大膽創新,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的河源發展新路。

一、以史為鑒,認真總結河源30多年的發展經驗。

自1988年建市,河源作為年輕的地級市,已經走過了33年。建市之初,河源經濟社會發展在全省處于后無追兵、發展滯后的境地,經濟發展是最緊迫的任務。建市以來,歷屆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不斷探索河源發展之路,從提出“山上再造一個新河源”,到“工業立市”,再到大力建設產業轉移工業園、“融深”“融灣”,發展戰略、思路不斷變化,不斷完善。經過33年發展,河源也從貧窮落后的山區小城,成長為初具規模的中等城市,從建市之初GDP只有10多億元發展到2020年的1102億多元,雖然在全省排名還是靠后,但發展速度較快,人民生活、市容市貌變化巨大。這一路走來,有很多值得總結的地方,如河源農業、尤其是現代農業發展滯后,河源各縣區產業園區發展參差不齊等,這些經驗教訓可以讓我們的發展思路、方向更加清晰。

二、以史為鑒,不斷提高發展質量。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經濟發展走在全國的前列,尤其是珠三角地區,發展程度、發展質量較高。但珠三角地區發展也走了不少彎路,如產業布局方面,村村點火、鎮鎮冒煙,無序發展;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環境破壞比較嚴重,空氣、水污染嚴重;產業外部依賴性強,市場競爭力弱,創新能力不強等。改革開放之初,珠三角地區摸著石頭過河,沒有可以借鑒的經驗,走彎路情有可原。河源是后發地區,應該認真借鑒別人的經驗教訓,少走彎路,尤其要認真總結借鑒珠三角做得不足的地方,如產業布局、產業規劃、產業選擇等方面,要在環保先行方面做得更好。河源要更加注重產業布局,繼續推進產業進園區,重點打造高新區、源城、東源、龍川產業園,加強工業污染治理,打造清潔園區;要更加注重產業規劃,重點圍繞電子信息、機械制造、水產業、資源精深加工、農產品深加工等產業,打造產業集群,力爭打造一批千億級、五百億級、百億級產業集群;要注重完善產業鏈條,推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發展。

三、以史為鑒,積極探索生態優先的發展道路。

珠三角、長三角等發達地區,發展過程中都沒有處理好發展與環境的關系,走了一條“先污染后治理”的彎路,治理成本、治理難度高。河源是生態發展區,生態環境關聯度高,是全省重要生態屏障,對全省生態安全起到重要作用。省委、省政府要求河源打造“示范區”“排頭兵”、生態經濟發展新標桿,其實就是要求河源處理好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的發展新路。

探索生態優先的發展新路,必須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認真總結本身以及其他地區的經驗教訓,力爭做到經濟增長與生態保護協調,發展的同時生態環境不斷向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全省生態屏障的功能凸顯,真正成為全省的“示范區”“排頭兵”。打造“示范區”“排頭兵”,關鍵是幾個方面:一是產業選擇要環境優先,產業布局要規劃優先,盡量進園區、集約發展;二是生態環境保護設施要超前規劃、優先建設;三是加強生態效益考核、評價,把生態效益納入政績考核內容;四是要加大生態文明教育,讓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人心,貫徹到位。相信河源只要以史為鑒、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定能走出一條生態環境與經濟同步發展、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互相促進的發展新路,創造屬于河源的輝煌未來。

(作者單位:市委黨校)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