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黨支部書記、所長康敏:

為健康開“社會處方”

2023-08-20 09:10:00 來源:

入選2023年“最美醫生”的康敏,是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黨支部書記、所長,是披荊斬“疾”,戰果累累的“疾控先鋒”。

18年來,康敏一直沖鋒在新發突發急性傳染病疫情防控第一線,先后帶隊成功處置人禽流感、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登革熱、寨卡病毒病、新冠病毒感染等重大傳染病疫情,為公眾健康開好“社會處方”。

攻堅克難

公共衛生系統的“特種兵”

在廣東省疾控中心的大堂,有一幅木棉花壁畫,樹干筆直、花朵火紅。康敏和他的疾控同事們正是在這幅壁畫前無數次整裝出發,奔赴疫情現場。他們就像木棉花一樣,無所畏懼、勇往直前、敢于拼搏,在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守護著公眾的健康。

康敏專業本領過硬,實戰經驗豐富,善于攻堅克難,是公共衛生系統的“特種兵”。

在迎戰國內首例MERS疫情時,康敏多次發揮自己的專業本領和聰明才智巧破難題。

2015年5月的一個夜晚,廣東省接報,韓國第三例確診為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已經從中國香港特區中轉入境廣東省。當時,MERS疫情正在韓國流行,接報后,康敏和同事們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兩小時內迅速找到該名密切接觸者,經過溝通和防護準備,迅速將其轉運至定點醫院。隨后,該密切接觸者被確診為MERS病例。MERS具有高傳染性和高病死率,為盡快查明疫情真相,阻斷疫情擴散,康敏多次穿戴防護裝備進入隔離病房,對病例開展面對面流行病學調查和標本采集,每次從病房出來,衣服都能擠出水。

韓國病例金先生入境后活動面廣,軌跡復雜。但由于語言不通,身體不適且心理壓力大,他一直不愿意配合流調。細心的康敏觀察到他沒怎么吃東西,就買來韓國料理,同時請來一名會韓語的疾控人員。很快,金先生打開心扉,提供了詳細流調信息。

抱著“絕不漏掉任何一個密接者”的決心,在茫茫人海中,康敏與同事們靠著一雙腳走街串戶搜尋,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為了爭分奪秒地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搜尋密切接觸者,他經常每天只能睡兩三個小時。通過個案訪談、調看視頻錄像、追蹤病例行程逐站走訪,一路順藤摸瓜,以最快的速度找齊了全部78名密切接觸者。其間,康敏和團隊還制定了中、日、英、韓等多國語言的健康告知書,制定方案對接觸者進行分類管理。

這次疫情處置響應迅速,病例得到有效救治且零死亡,醫院零感染,社區無傳播,被世界衛生組織評價為新發急性傳染病疫情處置的典范案例。

聞令而動

公眾健康的忠誠衛士

在重大傳染病疫情防控中,康敏一直都是隊伍中沖在最前面的人。他帶領廣東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常年駐守在捍衛人民生命健康的第一道防線。

2020年1月14日晚,剛剛從深圳排查完1例疑似病例回到單位的康敏,又接到深圳報告新冠肺炎病例初篩陽性的信息。他立即連夜返回深圳。

這是廣東報告的首例新冠病例。當時,新冠病毒的傳染源、傳播途徑都不確定,還有家庭成員出現癥狀,深夜抵達后,康敏冒著被感染的風險,第一時間進入病房與感染者交談。在如“病毒偵探”般抽絲剝繭梳理病例旅行史和接觸史、細致開展個案流行病學調查后,憑著扎實的專業素養和豐富經驗,他當即判斷春運期間人口流動和人群密度非常大,疫情擴散風險很高,必須果斷采取措施。

他馬上帶領團隊通宵達旦撰寫了廣東首份新冠肺炎病例流行病學調查報告,提出要對密切接觸者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廣東省率先在全國實施這一舉措,最大限度防范了疫情的社區傳播。

在此期間,康敏始終堅守在抗疫一線,馬不停蹄轉戰全省21個地市,同時間賽跑,與疫情較量,爭分奪秒調查重點病例的活動軌跡,抽絲剝繭還原傳播鏈條,精準有力推動科學防控。無論是凌晨休息還是節假日,各地報告的疫情,他都第一時間進行處置,廣東首起聚集性疫情和首例死亡病例、全國首起新冠病毒Delta變異株本地疫情、全國首起Omicron變異株本地疫情……他都沖鋒在前、高效處置,迅速有力斬斷疫情的傳播蔓延。他還帶隊深入開展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首次發現新冠病毒可通過氣溶膠傳播,這一發現寫入了我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并得到世界衛生組織和國外同行的認可。

深入一線

現場調查的篤行者

“一定要去現場,到現場才能了解真實的情況。”這是康敏常說的話。工作以來,康敏平均每年在基層一線工作超過80天,足跡遍布全省21個地市,在新冠疫情期間,他的足跡還踏上了香港。疫情的應急處置需要爭分奪秒,正是始終堅持實事求是、深入調查的工作作風,讓康敏練就了每次接報疫情都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的“本能反應”,并且總是能迅速扭住解決難題的“牛鼻子”。

2022年伊始,香港發生了第五波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康敏作為內地支援香港抗疫流行病學專家組組長,帶領第一支隊伍赴港支援。

在實地調研中,康敏發現由于病例數快速增加,個案調查和疫情管控嚴重滯后的情況。他組織專家連夜討論研究,提出立即建立在線自主填報系統,提速流調工作。特區政府及時采納,短短數日即采集超過20萬例個案信息,為科學研判疫情趨勢和防控決策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康敏作為第一批專家援港,在港工作時間最長,圓滿完成了階段性任務。他們的防控建議得到了香港特區政府的采納,援港專家的專業素養和敬業精神得到了特區政府的高度評價。

(據《廣州日報》)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