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洪建交是順應時代大勢的正確抉擇
當地時間3月25日,洪都拉斯外交部發表聲明,正式宣布與中國臺灣斷絕“外交關系”。北京時間3月26日,中國同洪都拉斯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洪都拉斯共和國關于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兩國政府決定自公報簽署之日起相互承認并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至此,與中國建交的國家總數增加到182個。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歷史和法理事實,也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和公認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世界上182個國家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同中國建交的事實充分證明,同中國建交是順應歷史發展大勢和時代進步潮流的正確選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大義、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洪都拉斯作出同臺“斷交”決定之前,有媒體報道稱其面臨來自美國的巨大壓力。洪政府最終獨立自主作出了符合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政治決斷,同世界上181個國家站在一起,承認并承諾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同臺灣斷絕所謂的“外交關系”,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系,并承諾不再同臺灣發生任何官方關系,不進行任何官方往來。這是順應大勢、合乎民心的正確抉擇,其政治勇氣和遠見值得贊賞。
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對洪都拉斯在內的發展中國家造成巨大壓力,發展合作的需求從未如此迫切。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是洪都拉斯的主要貿易伙伴之一,中國正不斷通過自身的新發展為世界創造新機遇。同中國建立更為緊密的經貿合作關系,洪都拉斯有望進一步促進其貿易和投資,擴大出口市場,并從中國的經驗和技術中受益,推動其經濟發展。正如洪都拉斯外長雷納所說:“考慮到洪都拉斯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我們需要這樣做。”
洪都拉斯的決定還來自其他中美洲國家的積極示范效應。近年來,巴拿馬、多米尼加、薩爾瓦多、尼加拉瓜等國相繼同中國建立或恢復外交關系后,雙邊務實合作快速發展,有力助推相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給各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放眼整個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新時代平等、互利、創新、開放、惠民的中拉關系不斷深化,中國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互利合作取得豐碩成果,為雙方人民帶來巨大福祉。這些,洪都拉斯都看在眼里。
洪都拉斯的決定是對接國際大勢、緊跟歷史潮流的明智之舉。隨著洪都拉斯的加入,全球已有182個國家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與中國建交。越來越多的國家清楚地認識到,中國代表著機遇和未來,不應繼續徘徊在中國的“朋友圈”之外。對此,雷納外長表示,在當今多變的國際形勢下,與主要大國保持良好關系是一種明智的選擇。這個世界是多極的、多邊的,因此,我們必須和中國合作,這是合乎邏輯的事。
事實上,洪都拉斯的選擇,意味著他們看清了一個事實,那就是與把他們視為“后院”并試圖控制他們的美國不同,中國才是真正能幫助發展中國家改變命運、推動經濟民生發展的大國。中國從不干涉別國內政,也不會為雙邊合作設下什么政治條件。中國在國際舞臺上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是大勢所趨。中洪兩國建交,雙邊合作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新華社北京3月29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