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縣構建“1369”工作體系,率先啟動“賽龍奪錦”活動
推進“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
■紫金首座人行天橋建成投入使用
■美麗宜居的中壩鎮北坑村
■正在建設中的紫金藍塘鎮美麗生態小公園,致力為群眾打造一個集休閑、健身于一體的綠色生態小公園。
核心提示
工業經濟呈現“一園兩區”產業集聚發展態勢,工業、農業、旅游三大產業齊頭并進;鎮域經濟多點開花,特色產業做強做大。經濟加快發展的同時,生態保護更加有力,重點民生項目“加速”,群眾幸福“加碼”,充分展現了紫金項目建設的“加速度”和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后勁,讓人倍感振奮、倍增信心、倍添干勁。
這一系列發展成果,正是紫金緊扣高質量發展主線,構建完善高效工作體系,推動“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的成績單。去年以來,紫金縣構建完善“1369”工作體系,率先啟動“賽龍奪錦”活動,組建強村公司,在全縣掀起競標爭先的熱潮,并廣泛調動各方力量參與推進“百千萬工程”的積極性,凝聚工作合力,全面推動縣、鎮、村一體化發展,推進“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讓縣域進一步強起來、富起來、綠起來、美起來,繪就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畫卷,奮力譜寫紫金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構建高效聯動機制 高位推進“百千萬工程”
實施“百千萬工程”是廣東高質量發展頭號工程,也是惠民富民、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內在要求。自省委、市委吹響實施“百千萬工程”號角以來,紫金縣迅速行動,按照省、市部署和有關工作要求,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主線,構建完善“1369”工作體系,以高效運行的工作機制打通“百千萬工程”落地落實“最后一公里”。
創新工作機制,指揮體系高效運轉。結合紫金實際,創新建立“1369”“百千萬工程”工作體系,即建好1個指揮體系、用好3大抓手、緊盯6大重點任務、建立9項機制,有效形成以指揮部為核心、縣指揮辦和7個專班各司其職、各鎮指揮部狠抓落實,指揮有力、上下貫通、協同推進的縣鎮一體指揮體系。
創新政策體系,力度傳導全面覆蓋。制定“七個強化”若干措施,確保“頭號工程”力度不減、標準不降、干勁不松;圍繞縣、鎮、村、戶、人5個關鍵環節,以“一縣一策”統籌縣域發展、“賽龍奪錦”激發鄉鎮活力、“強村公司”助推鄉村發展、“三美”家庭匯聚家庭力量、建設家鄉彰顯個人擔當,構建起“五位一體”政策體系,全面打通“百千萬工程”落地落實“最后一公里”。
創新落實機制,有效激發干事創業精氣神。創新建立產業發展和社會民生基礎設施建設2個聯席會議制度、16個鎮、17個重點工作(項目)專班構成的“2+16+17”抓落實機制,并堅持每月召開一次聯席會議,聽取各專班工作匯報,有效壓實各項重點工作責任,高效有序推進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創新考核辦法 “賽龍奪錦”激發鄉鎮新活力
12月6日,總投資1.8億元的御景生態梅園項目正式動工建設,施工人員搶抓工期,加大項目建設力度,力爭早日建成對外開放。
5月15日,御景生態梅園項目簽約落戶鳳安鎮,計劃打造集青梅種植、生態觀光、青梅深加工于一體的創新數字農業產業綜合體,統籌特色種植、休閑旅游與精深加工,形成“種植+生產+文旅”一體的產業集群。
該項目是今年紫金啟動“賽龍奪錦”活動以來,鳳安鎮引進的第一個農旅綜合項目。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紫金縣16個鎮洽談招商項目78個,意向總投資約87億元。
這一亮眼成績單,正是紫金縣以“賽龍奪錦”為抓手,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的成果展現。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市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部署要求,4月27日,紫金縣結合實際,以更加有效的抓手,啟動鎮村高質量發展“賽龍奪錦”活動,拿出3000萬元作為活動啟動和獎勵資金,聚焦經濟發展、鄉村建設等重點工作,對各鎮進行量化考評,激勵各鎮在高質量發展中大展拳腳、闖出新路、干出成績,增強鎮村推動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營造真抓實干、比學趕超、示范帶動、爭創一流的干事創業氛圍,全面推動縣、鎮、村一體化發展。
“賽龍奪錦”活動啟動以來,各鎮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全面落實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建立完善招商工作體制機制,緊密結合當地產業發展方向和紫金縣“飛地經濟”政策,借助鄉賢、對口幫扶力量積極外出洽談合作,有效洽談并落地一批產業項目。
這些好項目、大項目落戶紫金,正是各鎮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賽龍奪錦”活動,主動出擊、精準發力,以“拼搶”的勢態、“奔跑”的姿態、“敢為”的狀態苦干實干,迅速掀起招商新熱潮的努力成果,必將為紫金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堅持“一張圖”規劃 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
近日,正在建設中的藍塘鎮美麗生態小公園備受關注。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加班作業,力爭明年元旦前建成投入使用。
據了解,建成后的生態小公園有湖水、小橋和1.1公里的環湖步道,還將建設健身休閑設施。該公園緊鄰藍塘圩鎮和藍塘產業新城,將成為藍塘城鎮居民和園區務工人員休閑散步的好去處。
除了建設美麗生態小公園,藍塘鎮還加快推進美麗圩鎮入口通道、美麗示范主街、美麗河道和圩鎮外立面升級改造等項目建設,加快藍塘縣域副中心建設,推動藍塘鎮率先達到省級中心鎮示范要求,讓更多群眾享受城市發展成果。
新時代新征程,城鄉融合發展需要新的實現形式和載體支撐,實施“百千萬工程”,就是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現實途徑。近年來,紫金縣做強做大縣域經濟“蛋糕”的同時,堅持城鄉規劃“一張圖”、城鄉建設“一盤棋”,持續推動城鄉建設和公共服務配套一體化、均衡化發展。
縣城綜合承載力不斷提高。深入實施品質縣城三年提升行動,持續打通一批斷頭路、拓寬一批瓶頸路,全力推動秋香江一江兩岸建設。高質量推進城南新區和縣城基礎設施建設,城南新區“四橫三縱”主路網新建成1公里,金山大道景觀提升工程、縣城香江東路等10個市政項目完成建設,縣新“三館一中心”、七木寨郊野公園等項目加快建設,全縣首座人行天橋、河濱公園等惠民工程建成投用,縣城市政設施加快完善。
“宜居圩鎮”全覆蓋。通過美麗圩鎮建設,目前全縣16個圩鎮全部達到“宜居圩鎮”標準,其中義容、藍塘、柏埔等鎮達到“示范圩鎮”標準。同時,紫金進一步強化鄉鎮聯城帶村節點功能,結合各鎮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分類建設中心鎮、專業鎮、特色鎮,打造一批工業重鎮、商貿強鎮、文旅名鎮、農業強鎮、特色鎮,讓鄉鎮更美更宜居。
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版圖擴大。今年以來,紫金進一步加大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三村三帶”建設步伐,深入實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動,扎實推進龍窩、九和等2條縣級和16條鎮級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目前,全部自然村主干道實現路面硬化,1233個自然村集中供水實現全覆蓋,“農村集中供水項目‘同類合并’申報專項債”被評為全國基層治水十大經驗,“紅色基因·古韻茶香”示范帶被省鄉村振興局通報表揚,全縣干凈整潔村、美麗宜居村分別達到100%、63%。如今的紫金,隨處可見鄉村美景。
打造強村富民公司 壯大產業造福百姓
11月3日,紫金縣首家富鎮強村公司——紫金縣南龍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在龍窩鎮揭牌并正式投入運營。當天,該公司便成功簽約單筆金額30萬元的項目。
據了解,紫金縣南龍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由龍窩鎮官田、黃洞、連塘、琴星、桂山、竹徑、禮坑7個村級聯合社共同出資,注冊資金280萬元,經營業務涉及環境衛生保潔、工程施工與設計、旅游研學、物業管理、農產品收售等領域,具有涵蓋范圍廣、可承接業務多的特點。該公司將打破各村行政壁壘,整合7個村的資金、土地、人才等資源要素,以市場化方式探索強村富民新模式,打造優勢強、特色明的富鎮強村公司。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今年以來,為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村資源有效配置,激發農村市場活力,紫金縣深入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進一步發揮市場資源配置作用,深化集體經濟經營機制創新,印發《紫金縣推進強村公司壯大村集體經濟試行工作方案》,鼓勵鎮村根據發展實際,積極探索“富鎮強村公司”發展模式,提升集體經濟發展水平,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民農村共同富裕,進一步提高當地村集體經濟收入。
據統計,截至目前,全縣16個鎮均已組建富鎮強村公司,全縣245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達到20萬元以上。
合力創建典型鎮村 示范引領鄉村振興
自從紫城鎮黃花村環境變好、交通條件改善后,來村里投資興業的企業越來越多,不僅有茶旅相結合的黃花莊園、種植富硒香米的基地,還有正在規劃建設的黃花村精品民宿、黃花村番客屋民俗驛站和“設施農業+光伏”項目,未來,村民的錢袋子會越來越鼓。
這些變化,正是紫金縣扎實推進“百千萬工程”的成果之一。“我們按照‘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創建標準,對黃花村進行了整體規劃。”近日,紫城鎮相關負責人介紹了黃花村“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創建工作初步規劃。未來幾年,黃花村將按照“一園”(黃花莊園)“一學”(研學主題村)“一步”(聯村騎行徒步)“一站”(番客屋民俗驛站)創建工作思路,統籌黃花村特點、優勢資源,圍繞村莊規劃、村容村貌提升、基礎設施完善、基層治理、鄉村運營探索等多方面進行提升,努力創建成為全省、全市“百千萬工程”典型示范村,助推鄉村全面振興,實現村強民富發展愿景。
“百千萬工程”是廣東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典型村創建工作是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的重要內容。紫金縣高度重視典型鎮、村創建工作,連日來,紫金縣委書記黃春彭率隊前往多個鄉鎮督導檢查“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建設工作,要求相關鎮村把典型鎮、村創建工作作為推進“百千萬工程”的重中之重,集中力量、集中資源攻堅,加快推進“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創建工作,努力打造成為全省典范,示范引領鄉村全面振興。
■組稿:本報記者 田紅秀 特約記者 黃從高 甘建樓 ■攝影:本報記者 馮曉銘 肖斌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