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
厚植綠色生態底色 賦能高質量發展
■紫金縣林業局組織工作人員開展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從源頭上預防松材線蟲病發生,維護林業生態安全。
■紫金組織廣大干部職工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助力綠美紫金生態建設開好局、起好步。
■紫金護林人員在雞公嶂開展日常巡查
■紫金縣白溪省級自然保護區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珍稀的野生蘭花和獨特的生態科普旅游資源,包括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紫紋兜蘭。紫金白溪省級自然保護區供圖
■藍天白云下的紫金縣白溪省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優良,負氧離子含量常年高達1萬cm3以上,有“天然氧吧”之美譽。
核心提示
2022年,紫金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大氣、水、土壤等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優良,位居2022年廣東省百強區縣生態環境榜第3名;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突破性進展,廣東舌唇蘭和紫金舌唇蘭等新物種研究成果登上全球頂尖期刊;創新推行“河長+林長+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工作機制,林長制工作、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這些“綠色”成果,是紫金縣委、縣政府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全力保護生態環境取得的新成效,是全縣各級各部門特別是紫金縣林業部門攻堅克難、創新舉措、共同努力取得的新突破。
近年來,紫金縣林業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緊緊圍繞紫金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在全面推行林長制、完善森林資源管理、嚴格落實科學綠化總要求、大力推進綠色惠民、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持續發力,扎實推進紫金縣林業事業穩步發展,讓紫金的山更綠、天更藍、水更清,進一步厚植了紫金高質量發展的綠色生態底色,為紫金實現又穩又好、加快發展提供綠色動能。
打好林長制“組合拳” 共同守護綠色資源
紫金縣處于粵北生態發展區,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6.7%,是全省第三大生態林業縣,享有北回歸線上的綠洲、東江流域的璀璨明珠等美譽。綠色是紫金發展的最亮底色和最大底氣,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既是省、市賦予紫金縣的重要職責使命,也是紫金實現又穩又好、加快發展的底氣所在。
近年來,紫金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認真貫徹中央、省和市關于全面推行林長制的工作部署,以全面落實林長制為抓手,壓實各級林長保護發展森林資源主體責任,積極探索促進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的新舉措、新辦法,全力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森林質量明顯提升,生態服務功能持續增強,林長制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自廣東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以來,紫金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高位推動,將全面推行林長制列為林業工作重點,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縣第一林長為組長,縣長、縣林長為常務副組長的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領導小組,落實責任區林業生態建設工作任務。同時,全縣16個鎮立即響應,全面構建以村級林長、基層監管員、護林員為主體的“一長兩員”森林資源源頭管護機制。
當前,全縣已經設立各級林長377名,建立了縣、鎮、村三級林長制體系,明確了各級林長職責和責任區域,保護發展森林草原資源的責任進一步壓實,各地林長制運行順暢,實現守護林業生態綠色資源保護網絡的全覆蓋。
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釋放林長制治理活力,紫金縣積極探索森林資源保護新舉措,推出林長制“組合拳”,實施“河長+林長+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工作機制,凝聚共識、密切合作、同向發力,齊抓共管森林資源保護發展,逐步形成部門協同治理的良好格局。
推進國土綠化 增添綠色版圖
2月13日,紫金縣委書記黃春彭、縣長鄧紅衛帶領縣四套領導班子成員、縣直機關單位和社會各界志愿者,齊聚紫城鎮上書村參加義務植樹活動,以實際行動號召全縣廣大干部群眾踴躍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厚植紫金生態優勢,為紫金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注入新動力。
與此同時,各鎮、村紛紛響應號召,同步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深入實施全民愛綠植綠護綠行動,迅速掀起紫金縣春季綠化造林的熱潮,助力綠美紫金生態建設開好局、起好步。據不完全統計,活動當天,全縣參與義務植樹人員達1700余人,植樹面積160余畝,栽植樹苗8545株。
近年來,紫金縣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嚴抓生態保護,加大植樹造林力度,始終堅持穩步推進全域綠化,持續夯實綠色發展生態底色。在保證造林“量”的基礎上,注重造林“質”的提升,以“五個控制”(立地控制、遺傳控制、密度控制、地力控制和植被控制)和優化育林體系為抓手,按照“宜造則造、宜撫則撫、宜封則封”的原則,深入開展森林精準提升、森林撫育等林業重點生態工程,不斷厚植紫金生態底色,全力筑牢綠色生態屏障。
據統計,2019至2022年,全縣累計完成森林碳匯重點生態工程造林面積8.67萬畝、省級森林碳匯林撫育面積28.38萬畝、森林撫育(中幼林)面積52.30萬畝,封山育林面積6.04萬畝,送苗下鄉約84.3萬株,義務植樹860余畝。
紫金縣林業局表示,今年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工作部署,大力推進綠美紫金生態建設,計劃今年建設縣級義務植樹基地230畝,建成鎮級林長義務植樹基地16個共480畝、村級林長義務植樹基地257個共2570畝,打牢綠美紫金生態建設根基,為綠美廣東生態建設作出紫金貢獻,推動紫金縣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源頭防控病蟲 守住綠色家底
近日,紫金縣林業局組織工作人員前往好義鎮,開展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對松材線蟲病疫情發生地范圍內所有病死(枯死、瀕死)松樹進行采伐清理。病死(枯死、瀕死)松樹采伐后,采用鋼絲網罩或套袋消殺等措施對疫木進行綜合處理,以“即死即清”的方式,從源頭上預防松材線蟲病發生,維護林業生態安全。
病蟲害的防治成效,直接關系到植樹造林的質量。近年來,紫金縣林業部門積極探索有害生物監測防治工作新辦法,通過“人防+技防”等舉措,有效遏制了“無煙的森林災害”,全縣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取得新成效,得到了上級部門的肯定。
在人防上,紫金縣林業局通過日常巡查監測和專項普查,不斷建立健全林業有害生物疫情巡查監測各項機制,深入推進巡查監測網格化管理,做到監測全覆蓋、普查無盲區。在技防上,采用科學處理技術,嚴格落實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方案的要求,實行“即死即清”的限時清理措施。同時,加大資金投入,在病蟲害治理后持續跟蹤監管,保證成效和除治質量。
據統計,截至2022年底,紫金松材線蟲病受災面積降至17.2722萬畝,病枯死樹數量下降至12601株。2022年紫金全縣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43.98‰,低于上級林業主管部門下達的46.68‰,紫金縣黃塘鎮更是實現無疫情的目標。
實施“六大行動” 共建綠美紫金
2023年是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開局之年,也是紫金面對新機遇搶時間、搶先機、搶速度的關鍵之年。
今年年初,紫金縣已經明確提出,要更加牢固樹立和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切實將生態優勢逐步轉化為發展優勢,建設綠色宜居和美家園,讓紫金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一要深入打造綠美紫金。堅持以綠美紫金生態建設“六大行動”為引領,持續提升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以科學規劃為抓手,加快森林公園等生態資源規劃編制,加強白溪、雞公嶂等自然保護區管控,優化提升生態質量和森林景觀;以落實林長制為抓手,高質量推進水源林建設,進一步提升紫金縣森林質量和生態功能等級;以積極“創森”為抓手,深入推進森林城市、森林城鎮、森林鄉村創建,“點、線、面”結合抓好城鄉綠化美化,重點提升城鄉道路及水系周邊綠化,強化城市環境管理和景觀提升,打造推窗見綠、出門見景、記住鄉愁的綠美人居環境。二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提升空氣質量,確保水質持續保持優良,保障土壤安全。三要深入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提升綠色發展“含金量”,全力抓好能耗管控,全力構建綠色產業體系,推進實現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
目前,紫金縣林業局已經編制《紫金縣綠美紫金生態建設實施方案》《紫金縣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等6個具體行動方案。接下來,紫金縣林業部門將按照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積極探索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紫金路徑,以“四地、四道、六園”建設為主抓手,全面實施綠美紫金生態建設“六大行動”,精準提升森林質量,推進綠化、美化、生態化建設,不斷提升林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構建綠美紫金生態建設新格局,建設高水平城鄉一體化綠美環境,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打造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紫金樣板,實現紫金由綠到美、由美到富的轉變,努力走出一條以綠色為底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組稿:本報記者 田紅秀
特約記者 黃從高 甘建樓
■攝影:本報記者 馮曉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