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縣人民法院:
奮力推進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
■義容鎮網上巡回法庭揭牌
■紫金縣召開“無訟”鄉村(社區)示范點創建工作動員部署會。
■紫金縣人民法院開展“無訟園區”訴前調解工作獲得當事人點贊并送錦旗。
■紫金縣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到南嶺金豐號茶園基地開展“法潤·茶園”普法宣傳活動。
■紫金縣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到柏埔鎮、黃塘鎮開展“法律赴圩”普法宣傳活動。
核心提示
黨的十八大以來,紫金縣人民法院圍繞公正司法、司法為民工作主線,以發展穩定為重點、以關注民生為根本,不斷創新機制、深化改革,各項工作取得可喜成績,為紫金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以人為本,司法為民,努力打造服務型法院。解放思想,務實進取,積極打造創新型法院。今年上半年,紫金縣人民法院一站式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得分89.5分,在全市基層法院排名穩居第一;自“無訟”鄉村(社區)創建以來,轄區3個法庭黨員法官進入示范村開展普法活動、訴前調解工作11次,7個示范點均未出現訴訟案件……
回顧過往,收獲滿滿。展望未來,信心百倍。紫金縣人民法院將勇毅前行,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組稿: 本報記者 劉燁華
通訊員 葉芊秀
加強黨建思想引領 打造學習型法院
紫金縣人民法院立足本院實際,將黨建工作與法院主責主業緊密結合,推進“黨旗引領·法潤永安”黨建品牌建設,在提振隊伍士氣的同時,有效確保審判執行工作正確的政治方向,在以學求知、以知踐行中打造學習型法院。
舉辦“秋香江學堂”,助推青年干警成長。紫金縣人民法院舉辦“秋香江學堂”,成立“紫法·思享匯”青年理論學習小組,通過集體學習、讀書分享會、傳幫帶課堂、外出參觀等形式,組織青年干警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實打牢青年干警思想政治根基。同時,紫金縣人民法院開展“紫法·師徒1+1”青年導師活動,由品德高尚、業務突出的資深法官與青年干警進行“一對一”結對,發揮“傳幫帶”作用,在學、思、悟、踐中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風尚。
今年以來,紫金縣人民法院開展學習交流會9次、傳幫帶課堂5次、外出參觀活動5次,舉辦“魅力·新紫法”攝影展、干警讀書會、干警射擊訓練等業余活動7次,進一步開拓干警視野,增加閱歷,增長見識。
開展“秋香江講習”,助力工作質效提升。堅持將政治理論學習與法律業務學習相結合,開展“秋香江講習”,建立部門“周例會”“周學習”制度,邀請分管院領導參加所在分管部門工作例會,圍繞政治學習、業務學習和強化管理等內容進行,實現工作推進有序化、隊伍管理實質化。通過開展“秋香江講習”,使得“學習教育、總結工作、查擺問題”成為常態。今年以來,共開展“秋香江講習”28次,進一步增進了干警的交流溝通,持續增強隊伍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1-8月,存案增長率同比下降35.97個百分點,結收案率同比上升9.22個百分點,執行案件終本占比下降10.56個百分點,有效提升工作質效。
開展“三亮三比”活動,推動黨員示范爭先。紫金縣人民法院各黨支部廣泛開展“三亮三比”行動,即亮身份亮承諾亮作為、比黨性比作風比業績。今年以來,累計有360余人次的黨員干警主動亮身份,協助社區干部參與疫情防控;黨員法官工作業績突出,有7名黨員法官辦案結案率高于80%,有3名黨員法官調撤率高于70%,有效推動黨建與審判執行工作深度融合,實現了“抓黨建帶隊建促審判”的作用。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打造創新型法院
近年來,紫金縣人民法院始終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努力用法治力量激發高質量發展的蓬勃動力,在解放思想、務實進取中打造創新型法院。
全力護航特色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紫金縣人民法院緊扣紫金縣特色茶產業發展,創新開展“法潤+”等普法活動,通過走訪茶企,聚焦茶葉種植、生產、加工等茶產業發展“全鏈條”上的法律“盲點”,護航轄區茶企增效、茶農增收,讓茶香更悠遠,讓法韻更悠長。今年以來,該院累計走訪茶企15家次,創新推出法治服務措施20條,召開座談會5次,快審案件1件,為茶企開展法治授課1次,延伸審判職能,服務保障“紫金蟬茶”“藍塘土豬”“蜜柚”等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紫金縣人民法院先后組織青年干警參觀紫金鐵鍋、紫金椒醬、花朝戲文化傳承中心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助力非遺企業打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為紫金非物質文化可持續發展注入司法力量。
打造“無訟”鄉村 (社區)“新模式”。今年6月7日,紫金縣人民法院在柏埔鎮東升村、藍塘鎮建聯村等7個自然村創建“無訟”鄉村(社區)示范點,在轄區18個鄉鎮設立法官聯絡點,構建多元化、多層次、系統性一站式糾紛解決機制,著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層社會治理和諧鄉村。自“無訟”鄉村(社區)創建以來,轄區3個法庭黨員法官進入示范村開展普法活動、訴前調解工作11次,7個示范點均未出現訴訟案件。
蹚出一條優化營商環境新路子。今年3月12日,紫金縣人民法院首次推出并印發《紫金縣人民法院服務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二十項措施》,將涉園區企業案件納入“快立、快審、快執”綠色通道,切實降低企業成本,建立“法治化營商環境黨員法官駐點工作站”,推行“訴前調解+司法確認”模式,開展“訂單式”調解服務、“上門式”法治宣傳服務、“專家式”指導合同訂立服務。
自無訟園區創建以來,紫金縣人民法院審結涉工業園區案件6件,涉案標的696.5萬元,開展調研活動18次,送法上門服務8次,累計走訪21家企業,走入園區調解案件2次,發放宣傳冊子900余份,指導合同訂立5次,成功調解2起工業園勞動糾紛案,獲得當事人點贊并送錦旗,“學習強國”以《河源紫金:深耕法治“沃土”厚植“無訟園區”》為題進行報道。
創建網上巡回法庭新載體。今年4月起,紫金縣人民法院先后在義容鎮、鳳安鎮和江東新區高鐵新城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等地建立了網上巡回法庭。3個網上巡回法庭設立以來,該院依托“新載體”,共接待來訪群眾16批次15人,利用網上巡回法庭網上立案18件,在網上巡回法庭開庭11次涉及11宗案件,訴前調解40件,調解成功28件,打通司法為民“最后一公里”,真正讓群眾在“家門口”化解矛盾糾紛。省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龔稼立對該院建立網上巡回法庭給予高度肯定,并要求做好經驗總結進行推廣,努力打造網上巡回法庭的“河源樣板”。
深耕特色多元普法,播撒法治理念種子。紫金縣人民法院開展“法律赴圩”“法潤+”、公眾號線上直播、模擬法庭等特色法治宣傳活動45次,向社會群眾發放普法宣傳冊子6000余份,累計2萬余名學生、干部、群眾接受普法教育。今年以來,微信公眾號累計閱讀次數破10萬+次,其中有32條次特色普法宣傳被“學習強國”、中央政法委“長安評論”微信公眾號、最高法官方微博、南方+、澎湃新聞、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公眾號、河源市中級人民法院公眾號、《河源日報》、“紫金發布”等媒體平臺刊播,營造了遵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社會法治氛圍。
推進一站式建設 打造服務型法院
近年來,紫金縣人民法院推動一站式建設高質量發展,實現整體效能穩步提升,在以人為本、司法為民中打造服務型法院。今年上半年,該院一站式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得分89.5分,在全市基層法院排名穩居第一。
“線下辦”讓訴訟服務“一站完成”。紫金縣人民法院在訴訟服務中心配備齊全訴訟服務一體機、電子顯示屏、打印機、掃描儀、電腦、復印機等便民設備,開通群眾滿意度評級功能,滿意度評價在97%以上。建立“一對一”導訴窗口、“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老年殘障人士等特殊訴訟群體綠色窗口,實現當事人“一站完成”自助評估、保全、鑒定、法律援助、送達等所有訴訟事項。
“線上辦”讓訴訟服務“零距離”。紫金縣人民法院聚焦群眾異地訴訟難題,開展訴訟服務平臺推廣月活動,配置自助立案一體機等網上立案設備,推進網上立案、自助立案、跨域立案,推動跨域訴訟服務向電子材料收轉、事項申請、網上開庭、視頻調解等訴訟事務拓展,實現就近可辦、一網通辦。今年以來,該院網上立案1190件,跨域立案3件,網上開庭122件,網上調解案件546次,網上送達文書3509次,送達案件1493件,完成文書上網2131份。
“集約辦”讓訴訟服務跑出“加速度”。紫金縣人民法院開設專門窗口,安排專人負責,辦理訴前保全、仲裁保全、繳費退費、開具法律文書等業務,實現訴訟服務集約辦理。推進卷宗查閱集約辦理,完善網上閱卷服務,推進訴訟服務“外包辦”,引入了第三方駐點開展集約送達事務。同時,請求地方黨委政府支持,形成“送達外包+府院聯動”的送達模式,送達小組充分利用黨委政府大數據優勢和村(居)委會的支持協助,提高了郵政集約送達效率。實行“送達外包+府院聯動”送達模式以來,電子送達率81.9%,民商事案件單個任務平均送達時間5.15天,同比下降3.4天,公告送達案件從132件降至109件。
擴大訴前調解“朋友圈”。紫金縣人民法院聯合縣人大常委會、縣政協建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調解工作室”,聯合縣婦聯建立“和·美”家事訴調對接中心,整合派出所、司法所、綜治維穩中心、人民調解平臺等調解資源。今年以來,該院通過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婦聯干部、鄉鎮干部、村“兩委”干部開展訴前調解,成功調解28宗案件。同時,在轄區18個鄉鎮均設立法官聯絡點,值班黨員法官進入網格參與糾紛化解和預防工作,今年以來黨員法官累計進入鄉鎮指導調解工作151次。
創新“法院+”特色調解形式。紫金縣人民法院積極創新“法院+”調解模式,結合當地紅色文化、風土人情,推出“法院+五老”“法院+鄉賢”“法院+村干部”“法院+法援”“客家擂茶調解法”“饒讓調解法”等調解模式化解矛盾糾紛。今年以來,該院充分利用“法院+”調解模式和“客家擂茶調解法”“饒讓調解法”調解案件216件,調撤率65%,調解成功率高達80%。
構建“1+1+3”訴前調解模式。紫金縣人民法院創新構建了“1+1+3”訴前調解模式,即是“1名員額法官+1名法官助理+3名特邀調解員”的訴前調解模式,增強了調解效果,提升了調解效率。今年以來,該院運用“1+1+3”訴前調解模式調解案件904件,調解成功458件,其中司法確認339件、不予起訴108件,達成調解協議11件、調解成功率50.66%。
創新“1+3+10”繁簡分流機制。今年以來,紫金縣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2055件,簡易程序適用率達81%,速裁、快審案件平均審理期限由33.5天縮短至29.4天,進一步提高了辦案效率。
百尺竿頭思更進,中流擊水須奮楫。在追夢的征途中,紫金縣人民法院將立足發展實際,進一步強化使命擔當,繼續砥礪前行,奮力推進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