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紫金縣

紫金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

聚焦機制創新 “穩”的基礎不斷鞏固

2022-10-12 17:01:05 來源:河源日報

2ee45728c30e325488e49e05b2717d12_1012038_001_01_s.jpg

■紫金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制定特殊路段重型貨車出行管控方案,并在重要路段設卡檢查,減少省道重型貨車出行數量,確保群眾出行安全。

6b9599899cd462be330866c4c9e653d9_1012038_001_02_s.jpg

■紫金全面整治農村削坡建房風險隱患,確保群眾居住安全。

c41d9ee0e1c371ff6e9e646b48bbddd1_1012038_001_03_s.jpg

■紫金縣進一步強化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組建了一支適應“大應急、全災種、全天候”的綜合應急救援專業隊伍。

核心提示

2021以來,紫金大力推進防災減災示范村(社區)創建工作,率先在全市實現行政村(社區)“十個有”減災救災能力標準化建設全覆蓋。

2022年,紫金縣全面打贏多輪強降雨防御戰,實現人員零傷亡、損失最小化,創造了成功避險的“紫金經驗”。

近兩年來,全縣道路交通事故多項指標大幅下降,道路交通形勢持續好轉。

這一個個零的突破,一項項指標的下降,是各級黨委政府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高度重視,是各級各部門和廣大黨員干部凝心聚力、日夜奮戰的結果。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目的。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是政治責任,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前提,更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紫金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保障群眾生命安全。

紫金縣委、縣政府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堅持“穩”字當頭、實現又穩又好、加快發展的總體要求,通過體系完善和機制創新,全面落實重大風險防范化解措施,壓緊壓實安全生產、森林防火、道路交通安全、農村削坡建房、防汛減災救災等重點領域風險防控工作,全力營造穩定和諧的發展大局,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推動紫金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保障有力 現代科技結合傳統喇叭,基層安全防控多方聯動

8月21日,紫金縣義容鎮安全村值班人員通過視頻監控,發現有小孩在河里游泳,值班人員馬上通知相關負責人,通過手機連接村里的大喇叭,在手機上喊話,并通過大喇叭向正在河里游泳的小孩傳話。同時,安排村級應急救援志愿隊伍的工作人員前往現場,阻止小孩危險行為。

“自從村里安裝了視頻監控設備,近年來沒有發生過村民溺水安全事故和森林火災。”安全村護林員張壽基告訴記者,義容鎮黨委政府特別重視安全工作,多方聯動整治安全隱患。

記者在安全村了解到,目前,該村共安裝了4個旋轉式視頻監控設備,基本可以覆蓋全村危險區域。同時,通過整合村民小組長、民兵、衛生站醫護人員、青壯勞力和其他社會組織機構人員等力量,按照“1+2+N”建隊模式,組建村級應急救援志愿隊伍。

應急救援能力事關群眾生命安全。2021年以來,紫金縣投入741萬多元建立縣應急指揮中心,整合優化原有21支、共862人的縣級應急救援隊伍(其中,縣級綜合救援隊伍3支,專業救援隊伍14支,社會救援隊伍4支)和300余支、共4770人的鎮、村兩級半專業救援隊伍;重新組建紫金縣應急救援大隊,加掛“紫金縣森林消防大隊”牌子,隸屬森林防滅火指揮部和應急管理局統一調度指揮,由原來的專業森林消防救援向“一專多能”、適應“大應急、全災種、全天候”的綜合應急救援專業隊伍轉變。

據統計,目前,紫金縣、鎮、村三級應急救援隊伍全面建強,隊伍人數達到5396人,與原來隊伍相比人數增長60%,平均年齡大幅度下降,隊伍更年輕、更專業、更有戰斗力,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更有力。

救援迅速 力量前置體系運轉高效,創造成功避險“紫金經驗”

5月14日,受持續強降雨影響,紫金縣藍塘鎮漢塘村一處房屋因山體滑坡造成倒塌。由于當地政府擴大巡查范圍,提前管控房屋,及時轉移群眾,并堅決不讓村民返回家中,才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創造了成功避險的“紫金經驗”。

提級管理、加強組織領導,是打贏防汛攻堅戰的根本政治保證。強降雨發生后,市委主要領導多次視頻連線紫金作出部署要求,并安排督導組進駐紫金坐鎮指揮。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大力支持下,縣四套班子成員下沉一線,到掛鉤鎮駐防,前置力量到鎮村,全面強化了防汛指揮調度和組織領導的力量。

指揮體系的高效運轉,是打贏防汛攻堅戰的關鍵因素。早在3月,紫金未雨綢繆,通過復盤“8·16”特大洪災,吸取近年來防汛工作經驗教訓,研究制定了《紫金縣搶險救災應急處置指揮體系》和《紫金縣防汛應急救援力量應急響應前置預案》。在強降雨發生后,迅速啟動應急處置指揮體系,全面落實各項措施,舉全縣之力以最快速度轉移群眾,以最嚴要求排查整治安全隱患,取得了人員零傷亡、損失最小化的成果。

提前轉移群眾,是安全避險、保護群眾的有效手段。面對強降雨,紫金堅持快速提前轉移危險區域群眾,做到應轉盡轉、應轉早轉,并對轉移群眾的房屋嚴格落實“加一把鎖、貼一張封條、拉一條警戒線”的“三個一”措施。

全面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是防災減災的堅實防線。紫金縣委、縣政府深刻吸取“8·16”特大洪澇災害、“6·10”“6·12”洪澇災害的經驗教訓,全面加強中小河流治理,不斷完善農田水利、道路交通、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全縣防災抗災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特別是今年以來,紫金縣高標準、嚴要求推進基層防災減災“十個有”建設,在全市率先實現272個村(居)“十個有”建設全覆蓋,全縣清理阻水點27個、疏通河道41公里,極大提高了行洪能力,全方位提升了基層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為奪取強降雨全面勝利打下堅實基礎。

整治高效 實施三年整治行動,消除14757人住房隱患

“以前下雨的時候,一家人擔驚受怕,晚上睡得不踏實。現在刮風下雨都不怕了,一家人可以睡個安穩覺。”家住紫金縣紫城鎮黃花村的村民黃法權說,鎮黨委政府很關心群眾安危,在今年汛期來臨前,由政府出錢,幫他家解決了削坡建房存在的安全隱患。

黃法權說,沒有整治前,每到汛期,鎮村都會派人上門檢查,遇到強降雨會提前安排他們轉移。4月完成整治后,在5月和6月的兩次強降雨中,屋后安全無事,山上的洪水通過新修的排水溝流下,擋土墻安穩牢固,他們一家人十分欣慰,由衷地感謝黨委、政府的關心。

做好農村削坡建房風險點整治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的重要舉措,更是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有效措施。紫金縣地處山區,農村削坡建房現象較為普遍,點多面廣,監控防控難度較大。紫金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將農村削坡建房風險整治工作列入縣“十件民生實事”,多次召開工作推進會,專題研究全縣農村削坡建房風險點排查整治工作,制定出臺《紫金縣農村削坡建房風險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全力推進農村削坡建房風險隱患整治三年行動。

同時,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紫金縣全力統籌資金,按市、縣級財政3比7的比例積極配備整治補助資金,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充分調動群眾自主整治的積極性,對完成治理驗收的風險戶進行資金獎補。

據統計,目前,2020年和2021年市下達的農村削坡建房風險點排查整治任務,已經全部竣工驗收。同時,完成了13處大型、63處中小型地質災害點綜合治理,涉及85戶479人的黃屋嶂整體搬遷安置項目已經基本完工。

去年以來,通過風險治理,有效降低或消除了農村削坡建房風險點隱患,解除威脅人數14757人,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同時,因為工作成效顯著、措施有效,紫金縣農村削坡建房風險點排查整治經驗在全省住建系統推廣。

管控嚴格 “嚴格執法+科學整治”,最大力度減少事故

9月9日,記者在紫城鎮中洞村雞公嶂附近看到,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的民警正在此處執法。

據執法民警介紹,按照縣委、縣政府加強道路交通隱患整治工作要求,他們在這里設置了交通勸導點,勸導重型貨車上高速,以此減少國道355線、省道120線的交通安全隱患。

近年來,正處黃金發展期的紫金,兩大園區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國道355線、省道120線路段等重型貨車增多,道路交通安全備受社會關注。2021年以來,紫金新一屆黨委、政府持續重拳打擊貨車“三超一疲勞”、非法改裝、超限超載等突出違法違規行為,有效減少較大交通事故發生,有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按照紫金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部署,公安交警、交通運輸等相關職能部門持續開展重型貨車限載限速執法檢查,依法嚴厲打擊重型貨車違法違規行為,從嚴從重壓實制砂企業責任;設卡檢查,在制定特殊路段重型貨車出行管控方案的同時,在藍塘、九和、鳳安等鎮高速公路出入口設卡檢查,減少省道重型貨車出行數量,確保群眾出行安全。

同時,要求相關職能部門全面排查近3年來全縣道路交通事故多發點,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整治建議,落實部門責任,限期完成整改任務。目前,排查出來的16處隱患全部落實整治措施。

據縣公安交警部門統計,與2020年相比,2021年全縣發生一般以上交通事故下降34.79%,沒有發生較大及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全縣道路交通安全形勢持續好轉;2021年紫金縣道路交通安全問題掛牌整治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今年1至8月,全縣道路交通主要四項指標同時下降。

科學防火 “人防+技防”,守護群眾生命安全

嚴防森林火災,就是保障群眾安全。近年來,紫金森林防滅火工作成效顯著,其中,2021年農歷八月到2021年年底,紫金實現“零山火”的歷史性突破,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肯定和全社會的贊許。

這一歷史性突破,與紫金縣委、縣政府要求各鎮村嚴格落實各項措施密切相關。

責任“包”到位。全面實行縣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掛鎮聯村制度,形成“縣領導包鎮,縣森林防滅火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包線口,鎮領導包村,鎮、村干部包農戶,村民小組長、護林員包山頭,農戶包墳頭”的工作格局。

保障“做”到位。全縣增加80個專業撲火隊伍編制,新招聘111人充實到縣應急救援大隊和駐鎮專業撲火隊伍中,并新增配備136名護林員;采取“人防+技防”的方式,利用無人機和林火、治安監控等設備強化遠程巡護;投入690萬元,購置了一批撲火設備和阻燃服、防火頭盔等防護物資;提高縣應急救援大隊隊員和護林員工資待遇,達到市要求以上水平。

火源“管”到位。積極推廣“陽山經驗”,利用全縣121個林火視頻監控探頭巡護林區,森林防火臨時檢查站守住每一個區域,護林員利用巡護終端設備開展責任區域的巡查管護;全縣各村設立1個以上森林防火臨時檢查站,對進山重點人群、重點時段實行全方位監控,切實把火源擋在山下、林外。

■組稿:本報記者 田紅秀

特約記者 黃從高 甘建樓

■攝影:本報記者 馮曉銘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