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紫金縣

紫金提出“12345”總體部署,明確奮斗目標

實現又穩又好發展 加快“三地”建設

2021-11-01 09:26:21 來源:河源日報

aaa7f0bbc77e8516be556f7c90bf9dd4_hyrbs1101013_001_01_s.jpg

■10月28日上午,中國共產黨紫金縣第十四次代表大會在縣文化活動中心開幕。 甘建樓 攝

核心提示

今后5年,是紫金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個5年,也是紫金搶抓機遇、“融深”“融灣”、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關鍵5年。中國共產黨紫金縣第十四次代表大會明確提出了今后5年全縣各項工作的指導思想、奮斗目標和工作重點,明確提出了“實現又穩又好發展、加快‘三地’建設”的總體要求、“12345”的總體部署和“六個聚力六個共享”的具體安排。

繪就新藍圖,開啟新征程。今后5年,紫金縣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省委、市委工作部署,以“融灣”為“綱”、“融深”為牽引,在服務融入省“一核一帶一區”和市“示范區”“排頭兵”建設大局中實現紫金又穩又好發展,加快把紫金建設成為“雙區”融入服務先行地、產業轉移優選地、休閑旅游目的地。

【奮斗目標】 

“六個更高”展現紫金未來新藍圖

黨的建設更高水平。黨員干部隊伍素質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黨的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和制度建設質量全面提高,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

經濟發展更高質量。經濟結構明顯優化,產業基礎明顯提升,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現代服務業更加繁榮,城鄉區域發展更趨協調,經濟增速保持在全市第一方陣,經濟實力實現新晉位。

“融深”“融灣”更高成效。深度對接“雙區”體制機制,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協作,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市場主體更具活力,“融深”“融灣”取得實質性更大成果。

生態環境更高顏值。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資源保護與利用水平顯著提升,生產生活方式全面綠色轉型,綠色生態屏障更加牢固,康養文旅產業快速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康樂園品牌更加響亮。

人民生活更高品質。鄉村振興戰略取得更大成效,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基本公共服務更加健全,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精神文明生活日益豐富,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

治理體系更高效能。平安紫金、法治紫金達到更高水平,公平正義更加彰顯。基層治理水平明顯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體制機制不斷健全,應對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能力和自然災害防御能力明顯提升,群眾安全感更有保障。

【新征程的“任務書”“路線圖”】 

“12345”總體部署明確重點任務

圍繞發展目標,紫金明確提出“12345”的總體部署,作為新時代紫金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任務書”和“路線圖”。

“1”是指緊扣縣域經濟爭先進位一個目標,實現高質量發展。堅持發展第一要務,搶抓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和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重大機遇,拓展提升產業發展平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豪情滿懷,務實奮進,推動紫金縣域經濟發展爭先進位。

“2”是指科學統籌好發展與安全兩件大事”,實現又穩又好發展。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總體安全觀,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扎實有效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持“穩”字當頭,防范化解各種風險挑戰,有力保證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社會安寧,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為安全的發展。

“3”是指爭當全市“融深”“融灣”、鄉村振興、綠色發展三個示范,實現走在全市前列。聚焦“融深”“融灣”主方向不動搖,持續推進生態、交通、環境、產業、民生、文化六大“融深”“融灣”工程,爭當全市“融深”“融灣”排頭兵;緊扣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突出重點,精準發力,推動鄉村振興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依托生態資源優勢、生態產業基礎,加快三產融合,大力發展生態經濟、綠色經濟,爭做全市綠色發展示范區。

“4”是指做優紫城工業園、藍塘產業新城、茶葉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城南新區四大高質量發展平臺,實現提質增效。統籌推進四大發展平臺規劃編制、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建設、功能完善,進一步優化資源和要素配置,推動資金、科技、人才、項目集聚,全面提升平臺承載能力,全面增強發展質量效益。

“5”是指大力實施基礎設施、營商環境、教育衛生、民生保障、社會治理五大提升工程,實現共同富裕取得明顯成效。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出發,下大力氣全面提升基礎設施、營商環境、教育衛生、民生保障、社會治理等領域發展水平,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扎實推動共同富裕,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具體工作舉措】

圍繞“六個聚力六個共享”,加快“三地”建設

新的目標已明確,新的藍圖已繪就。展望未來,紫金如何乘勢而上,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紫金縣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今后5年將緊緊圍繞“六個聚力六個共享”的具體安排,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緊緊抓住戰略機遇,堅持不懈抓項目,凝心聚力促振興,實現縣域經濟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奮力開創紫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局面。

聚力平臺提質

讓人民群眾共享產業之利

全力推動園區擴容提質。推動紫金產業園(紫城工業園與藍塘產業新城)成為省級產業轉移園;加快推進紫城工業園二期產業布局和項目建設,加快藍塘產業新城規劃建設,力爭5年完成首期6.68平方公里土地平整、項目布局,推動成為深河科技園紫金起步區、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區。

全力推動產業升級增效。圍繞“四新”產業,依托大統營、大陽電工、金盛蘭優特鋼、立國制藥等龍頭企業,實施“補鏈”“強鏈”招商行動,著力引進一批好項目大項目,加快“新材料、新電子、新制造、新醫藥”產業集群、裂變發展;加快布局冷鏈倉儲、物流園區項目,謀劃建設新一代智慧能源、通訊網絡、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新基建;大力引進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聯合建立科技創新平臺,探索發展數字經濟、大數據產業;培育打造一批“專精特新”中小微企業,設立紫金蟬茶、種業經濟等研究課題,加快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推動產業創新升級。

全力加快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建設旅游公路,整合紅色遺址、客家文化、特色美食、生態資源,串珠成線、連線成片,推出“兩晚三天”經典旅游線路,全力打造“雙區”休閑旅游目的地。依托已有的九和溫泉和敬梓溫泉,打造一批高端康養項目。依托紫金茶產業基礎,打造一批以客茶谷為代表的茶旅融合綜合體。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打造紅綠相融的鄉村精品旅游線路。探索建立粵港澳大灣區與老區旅游互動交流機制,大力發展觀光體驗、休閑度假、體育運動等多元化旅游產品,構建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

聚力鄉村振興

讓人民群眾共享城鄉之變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大力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在擴規模、提品質、創品牌、增效益上下功夫,重點加快紫金蟬茶、藍塘土豬、好義三黃雞、肉鴿、春甜桔、蜜柚等特色產業發展。健全質量標準體系,提升“紫金蟬茶”區域公共品牌價值,打造“全國蟬茶之鄉”。加快省級農業科技園建設,打造一批省級特色化、專業化、集群化農產品優勢區,提升推廣一批農產品品牌。鼓勵支持“公司+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培育更多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做強做優“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茶罐子”。

扎實推進鄉村建設。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推進美麗圩鎮、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快完善鄉村供水、道路、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把鄉鎮建成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

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抓好藍塘城鄉融合發展省級試點建設,打造成為縣域副中心。繼續擦亮上義省級森林小鎮品牌,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綠色經濟。提升發展九和、敬梓“溫泉+”產業,打造縣域經濟發展增長極。大力推進紫城、龍窩、蘇區、南嶺、水墩、中壩等鎮農旅融合發展,鞏固拓展“綠色+”“茶園+”“紅色+”產業優勢。引導好義、鳳安等鎮借助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外溢,建設商貿物流服務基地。推動義容、瓦溪、柏埔、黃塘等鎮承接都市經濟輻射,大力發展城郊農業和體驗經濟,推動形成“一核多組團”優勢互補、特色鮮明的區域功能布局,全面促進城鄉融合。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實施駐鎮幫鎮扶村工作,持續發展壯大扶貧產業,推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聚力環境優化

讓人民群眾共享開放之惠

全面加快基礎設施“硬聯通”。全力推進河惠汕高速公路規劃建設,推動河紫快線加快建設,爭取廣河高鐵延伸并途經紫金縣、深河高鐵在紫金縣設立站點,積極謀劃紫金通用機場、龍汕鐵路、紫金至汕尾高速公路,全面提升互聯互通水平。加快完成紫惠高速公路紫城半互通改全互通工程,加快推動一批國省道項目落地建設。著力推進一批縣鄉道路升級改造,謀劃推動一批鎮級客運站建設。

全力提升縣城內涵“智聯通”。加快推進“三館一中心”“國際物流城”等文旅綜合體建設,謀劃布局一批提升城市品質項目。規劃建設城區生態公園、文化公園、郊區森林公園和騎行綠道,全面提升縣城城市風貌、城市品位和城市內涵,著力構建“兩核、兩帶、四區”城市空間格局。借鑒粵港澳大灣區先進理念、管理經驗,加強縣城規劃管控,全面提升城市精細化、網格化、智能化管理水平,鞏固提升創衛成果,開展新一輪文明創建攻堅行動,全力創建廣東省縣級文明城市,把縣城建設成舒適舒心、宜居宜業的美麗山城、智慧新城。

深化提升營商環境“軟聯通”。加快行政審批、商事制度、投融資體制改革,學習借鑒“雙區”和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先行先試的好經驗好做法,全面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形成高效規范、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全面對接“雙區”市場“相聯通”。深度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要素外溢,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大市場,支持企業通過廣交會、高交會、綠博會平臺開拓市場,形成與“雙區”深度融合的經貿“大網絡”“大市場”。

聚力綠色發展

讓人民群眾共享自然之美

守住綠水青山。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建立縣鎮村三級林長制,突出“建、管、防、?!辈⑴e。實施新一輪綠化紫金大行動,加大桉樹林退出和改造工作力度,加快生態廊道、美麗碧道示范點建設,創建一批森林小鎮、綠美古樹鄉村,不斷鞏固綠色生態優勢。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嚴厲打擊違法用地、非法采砂制砂、非法養殖等違法行為,狠抓“降塵、管車、治污、焚燒、控放”,強化土壤污染源管控。

推進綠色發展。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努力推動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加快構建低碳循環發展的綠色經濟體系。

健全管護機制。嚴格執行環保準入制度,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度,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嚴格執行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建立完善生態文明績效考核體系。健全生態環境綜合執法體制機制,建立完善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管控體系,全面提升環境保護水平。

聚力安全穩定

讓人民群眾共享和諧之樂

創新高效能社會治理。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構建“黨建引領、技術賦能、三治融合”基層治理新格局。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完善“綜治中心+網格化+信息化”治理體系,提高對各類社會矛盾的發現預警能力。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廣“五老一賢”和“積分+”等基層創新治理新模式。

建設高標準平安紫金。統籌發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挑戰,及時排查整治安全隱患,深入推進重點行業、關鍵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健全長效管控機制,統籌發展和安全,確保全縣大局平安穩定。健全公共安全應急響應機制和應急管理體系,充實應急隊伍力量,全面推廣防汛“六問”工作法和森林防滅火“陽山經驗”。持續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排查整治突出治安問題,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推動高質量民主法治。支持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履行職能,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職權。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更好發揮政協協商民主作用。持續鞏固和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匯聚形成同心同德、共治共享的強大合力。深化全面依法治縣,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健全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讓人民群眾時時處處感受到公平正義。

聚力補齊短板

讓人民群眾共享民生之福

加快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謀劃新建一批中小學校,加快推進佑文中學等重點項目建設;持續推進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支持發展民辦教育、職業教育和特殊教育;以深圳市龍華區托管方式為突破口,創新“名校+”集團化辦學模式。

加快建設健康紫金。實施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三年行動,全力推動縣精神衛生中心、縣第三人民醫院建設,扎實推進村級衛生站規范化建設。

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大工程,千方百計擴大就業面、降低失業率;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社會救助、福利慈善、優撫安置等制度,建立完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積極推動養老綜合服務中心建設。

加快推進文化事業發展。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更好滿足群眾多樣性、多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黨建引領全局

從嚴從實抓黨建 

凝心聚力促發展

紫金縣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要嚴格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要求,把黨的領導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方面,把各級黨組織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為紫金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

要旗幟鮮明講政治,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嚴管厚愛抓隊伍,建設一支德才兼備、擔當作為的高素質干部隊伍。要固本強基筑堡壘,持續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認真落實縣領導同志掛鎮聯村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強組織體系建設,促進各領域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要正風肅紀深反腐,嚴格落實管黨治黨責任,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組稿:本報記者 田紅秀 特約記者 黃從高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