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紫金縣

荒山變銀山 茶葉成金葉

——紫金縣以“紅色+綠色”走好鄉村振興路

2021-07-20 11:04:13 來源:河源日報


■紫金客茶谷的茶山風



■文:本報記者 劉永菲

■圖:本報記者 馮曉銘

“奮斗百年路·老區煥新顏——走進廣東革命老區”采訪團第二站來到紫金縣。紫金縣是一片紅色的土地,這里留下了彭湃、周恩來、徐向前、劉琴西等革命先輩的光輝足跡,譜寫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二師和第四師并肩作戰的壯麗詩篇,也給紫金縣留下了光輝的歷史遺跡和寶貴的精神財富。

作為紅色勝地,紫金縣正以紅色精神為引領,以“新愚公移山”的毅力和大無畏的革命奮斗精神,在荒山起新城,將茶山變銀山,走出了一條“紅色+綠色”的鄉村振興發展新路。

紅色資源助力老區建設

血田遺址、紫金縣蘇維埃政府舊址、農會舊址、紅軍紀念亭……在紫金縣蘇區鎮,20處革命舊(遺)址像一顆顆紅珍珠點綴在以炮子村為中心的方圓1公里范圍內?!白辖鹂h蘇維埃政府舊址原是黃布大地主黃振云的糧倉,在第二次革命戰爭時期,這座房屋外墻被刷成紅色,象征紅色革命政權,因此當地群眾稱之為‘紅屋’”。當天,記者一行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了這座飽含歷史的“紅屋”。

蘇區鎮原名炮子鄉,是1958年經國務院批準以“蘇區”命名的革命老區,是全國最早建立農會組織、農民武裝和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地方之一,也是早期中共紫金縣委、紫金縣蘇維埃政府的所在地,海陸豐革命根據地和海陸惠紫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94年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紫金縣發動了震驚中外的“四·二六”武裝暴動,從此揭開了武裝斗爭、紅色政權和反“圍剿”系列的積極探索。

光榮的革命傳統,為紫金縣留下了豐富的革命遺(舊)址和紅色文化。近年來,蘇區依托紅色資源,打造特色鮮明、內涵豐富、史料詳實的紅色教育基地,積極發展紅色旅游,啟動了蘇區革命舊遺址群整體提升項目和國家3A級景區創建,累計投入1500萬元用于征地和工程建設。目前,首期工程中的蘇區農民運動陳列館、練兵場、體驗區、市政道路等工程已完成建設任務。

徒步在蘇區,游客一路走一路學,既領略了田園風光,重溫了艱難的革命歲月,也給當地帶來了人氣和綠色發展機遇。目前,每年前來蘇區進行紅色研學、紅色旅游、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人數達上萬人。

紅色精神引領綠色發展

生生不息的紅色資源,為老區的建設注入強勁動力。站在紫金客茶谷舉目遠眺,層層茶樹纏繞山間,茶香四溢;三五游客漫步觀光棧道,閑適愜意……一幅生機勃勃的茶山風光,驚艷了采訪團一行。

紫金是中國茶葉百強縣,有600年的種茶歷史。但在過去,受交通、經濟、技術等條件的影響,紫金茶主要以分散種植、初級加工為主,市場競爭力不強、占有率不高。為探索綠水青山轉化成金山銀山的有效路徑,把紫金“八山一水”的生態優勢變成生態經濟。近年來,紫金縣委縣政府科學研判,將具有傳統種植歷史的茶葉作為紫金縣的主要“綠色經濟”產業,從培育良種、規范種植、標準管理、打通市場、提升品牌等方面入手,短短幾年時間,紫金茶產業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重大轉變。紫金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黃偉東介紹,通過科學發展,全縣茶產業種植面積從2015年的1.8萬畝增加到2020年的5.03萬畝;2020年茶產業綜合產值達10.06億元,帶動農戶4305戶,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8515人,戶均年增收11075元,5791名脫貧戶享受茶產業發展紅利。

紫金茶不僅促進群眾增收,帶動群眾致富,還打出了自身獨有的品牌。“紫金蟬茶”獲評“全國鄉村特色產品”“大灣區最受消費者喜愛區域公共品牌”,連續蟬聯“廣東十大好春茶”榜首,紫金茶區域品牌價值達34.8億元,已經成長為廣東三大名茶之一。同時,紫金縣秉持“以茶興旅,以旅促茶”的發展理念,積極打造集觀光、休閑、旅游為一體的茶旅融合發展新路。2020年,紫金縣茶山游共接待游客近30萬人次,帶動旅游收入近3億元。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