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紫金縣

?點贊紫金

園區足音鏗鏘活力涌動 茶谷飄香帶動村民致富

2021-04-09 10:53:17 來源:河源日報

■紫金縣城秋香江一江兩岸風光

■紫金“客茶谷”,帶動周邊群眾發展茶產業走上致富路。

■參加河源日報社通聯工作會的與會人員前往紫金縣紫城工業園參觀,感受紫金經濟發展成果。

■落戶紫金縣藍塘產業新城的金盛蘭優特鋼項目建設工地上,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紫金縣紫城工業園。目前,紫城工業園已引進項目41個,總投資141億元,建成投產項目19個。

核心提示

春日的紫金,處處生機勃勃。紫金工業園內,重點工業項目開工捷報頻傳,廠房如雨后春筍拔地而起;紫金“客茶谷”里春意濃濃,經濟業態全新呈現……紫金大地處處激蕩著蓬勃發展的熱潮。4月8日,參加河源日報社通訊員黨史學習教育暨通聯會的60多名通訊員,走進紫金縣,感受紫金工業和茶產業發展成果,見證紫金發展速度。

當天,與會的通訊員一路參觀、一路感嘆。大家看到了紫金發展中的新變化、新亮點、新成就。如火如荼的工業園項目建設圖景、美麗如畫的“客茶谷”茶園風光,令大家感慨不已,紛紛點贊。

工業主戰場,彰顯紫金發展新速度

在紫金縣紫城工業園,廠房林立、機器轟鳴,工人們建設干勁十足、生產繁忙有序,處處彰顯紫金發展新速度。同樣的景象在紫金發展的另外一個主戰場——藍塘產業新城也可以看到。紫城工業園和藍塘產業新城,不僅是紫金穩投資、促增長的“壓艙石”,還是紫金全域全面“融深”“融灣”的主平臺。

近年來,紫金縣委、縣政府在發展變局中逆流而上,謀求戰略主動,聚焦“融深”“融灣”主方向,堅持以交通設施建設為先導,全面打開“山門”,主動搶抓“雙區”建設重大發展機遇,以利長遠、打基礎的定力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去年3月啟動藍塘產業新城建設的同時,高質量快速推進紫城工業園二期建設,以“雙園驅動”疊加效益加快“融深”“融灣”步伐,推動產業集聚發展,為引領紫金未來高質量發展裝上了“發動機”“助推器”。

2017年,作為全省57個工業園中唯一實現“當年征地、當年獲批、當年建設、當年開園”目標的紫城工業園,短短三四年間,不僅完成了園區首期基礎設施建設和項目引進工作,而且二期擴園正在加緊推進,不斷成熟的紫城工業園已經成為廣大客商搶灘布局的重要平臺。

目前,紫城工業園已引進項目41個,總投資141億元,建成投產項目19個,初步形成了以大統營電子集團、聚飛鑫電子器件為龍頭的新電子產業和以大陽電工為龍頭的新材料產業,承載能力逐步提升,創造了全省縣級產業園建設的“紫金速度”。

來自市工商聯的劉宇凡是第一次到紫城工業園參觀,被工業園的發展速度震撼到了。他告訴記者,看到紫城工業園發展如火如荼、風生水起,深感振奮。紫城工業園的發展是紫金整體經濟發展的縮影,相信紫金會在紫城工業園這只“領頭羊”的帶領下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據介紹,紫城工業園距汕湛高速公路紫金西出入口僅3公里,河惠莞高速公路在園區內設有出入口并與規劃的河紫快線交會互通,園區到深圳、廣州車程約2小時;兩條國道貫穿園區,園區距離紫金縣城5公里,已開通園區公交專線,交通十分便利。憑借日益凸顯的交通區位優勢和完善的園區配套基礎設施,紫城工業園已經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的重要承載地。

正在加快發展的還有藍塘產業新城。藍塘產業新城自去年3月啟動建設以來,重點產業項目強勢推進,招商引資持續發力。園區依托金盛蘭優特鋼項目的龍頭效應,已累計引進入園項目11個,總投資約231億元,另外還有超過30個優質工業項目搶灘布局。

目前,藍塘產業新城有8個項目動工建設,金盛蘭600萬噸優特鋼、河源嘉德利再生資源、廣東杭氧、紫金新奧等項目將于7月投產,預計投產后年產值可達50億元,力爭明年年產值超100億元。

藍塘產業新城規劃面積18平方公里,首期核心開發面積6.68平方公里,以新材料、新制造、新醫藥三大戰略新興產業為主導產業,正在全力打造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區和省級城鄉融合發展試點鎮。

藍塘產業新城是連接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汕頭活力區的重要通道,區域內有“六橫九縱”骨架路網,并臨近河源高鐵東站、惠州平潭機場兩大重要交通樞紐。不僅如此,已經動工建設的紫金縣南環路,也是藍塘產業新城規劃路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藍塘打造縣域副中心的主要功能配套,是紫金“融深”“融灣”全面提速和接軌惠州“豐”字交通網的關鍵一環。

隨著交通區位優勢的日益凸顯,作為加快紫金振興發展的“新引擎”和“融深”“融灣”的戰略新平臺,藍塘產業新城必將吸引粵港澳大灣區更多優質產業轉移,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的重要承載地,加快紫金“融深”“融灣”步伐。

紫金“客茶谷”,崇山峻嶺茶飄香

山路蜿蜒,青山環繞。走進紫金縣紫城鎮藍坑村的紫金“客茶谷”,一塊環境監測電子屏幕吸引人們的目光:土壤濕度19.5%、PM10濃度22.4ug/m3……

眼下的“客茶谷”,茶樹疊翠,景色宜人。游客在茶園內休閑觀光時,不僅可以學習茶知識,還可以欣賞美景。

來自市公安局源城分局的林小明對“客茶谷”贊不絕口。他表示,紫金茶很好,來到“客茶谷”后,看到這里環境那么美,空氣那么新鮮,難怪種出的茶那么好喝。

據介紹,“客茶谷”是紫金縣以茶葉為主導產業的扶貧基地,紫金縣投入“以獎代補”等扶貧入股資金5231萬元,幫扶貧困戶1781人,土地入股200余畝,發放分紅144.3萬元。同時,通過“企業+基地+農戶”等多種方式,直接或間接地解決和帶動了勞動就業人數達3000多人。

目前,紫金“客茶谷”已種植茶葉2000畝、油茶1000畝,將來爭取擴大至1萬畝。根據規劃,紫金“客茶谷”將打造多彩茶園、林下茶種植、生態康養、客茶產學研及體驗、客家文化風情、鄉村田園綜合和戶外運動七大功能區,打造集旅游、休閑、觀光于一體的產業生態公園,帶領更多農民致富奔康。

據了解,紫金縣“八山一水一分田”,是生態環境極好的地方,種茶的歷史可追溯至明朝。紫金因地制宜發展茶產業,一年可以采摘茶葉4次,最多的時候甚至可以達到一年五收。短短幾年時間,紫金茶產業實現規模從小變大、管理從散亂到規范、品牌由弱變強的根本性轉變。異軍突起、后來居上的“紫金茶”,已經成長為廣東三大名茶之一,成為紫金的綠色生態名片,不僅引領廣大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更吸引了眾多企業投資綠色產業,帶動越來越多的紫金人發展茶產業走上致富路。

■文/本報記者 蘇勇軍 田紅秀 特約記者 黃從高 圖/本報記者 馮曉銘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