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速辦”十項機制為基層治理注入新活力
■特約記者 呂鵬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近年來,源城區創新推出“民意速辦”十項機制,涵蓋黨建覆蓋、主官在線、下沉接訪等內容,提升信訪工作法治化水平,推動基層治理更有方、更有情、更有力 。2024年,源城區申訴求決類信訪事項一次性化解率與調解率居全市首位,信訪事項總量、重復信訪率“雙下降” ,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群眾主動評價滿意率大幅提升,相關經驗入選改革優秀案例。
民意收集突出“全”
既全量掌握顯性訴求
也全力防范潛在風險
領導帶頭“接”。源城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信訪工作,黨政主要領導落實下沉接訪等制度,在“源城發布”設“書記信箱”“區長信箱”,每日閱批、定期調度,推行“1 — 2— 3”快速辦理機制。其中區委主要負責同志包案解決埔前鎮群眾多年信訪難題。2024年,“書記信箱”“區長信箱”收信1637件,區黨政主要領導批示759條;區領導接訪下訪66次,接待348人次,化解問題145宗。
干部靠前“解”。源城建立“黨群服務趕圩日”制度,每月末周末設集市,涵蓋民意收集等六大主題,為群眾答疑解惑、化解糾紛。2024年開展活動14次,設攤位1200余個,吸引6.1萬余人次,收集意見3400余條,速辦訴求超500個。
網格主動“探”。2024年,源城建立701個“七有”綜合網格及“雙報到”機制,5000多名網格員成為前哨。全區網格員上報事項1.68萬件,處置率99.12%;綜治中心受理糾紛1908宗,調處率96%;基層“吹哨”1130次,響應率100% 。
訴求流轉突出“快”
既從嚴壓實接辦責任
也持續提升督辦效能
一次交辦,一接到底。針對信訪交辦難題,源城出臺“壓實責任制”,明確首接負責等14項措施,建立“督查聯巡”機制,監督信訪件辦理,形成“凡交必接、凡接必辦、凡辦必督”閉環。2024年,信訪事項及時受理率、按期答復率達100%;區信訪局督導22次,發函48份、通報1次。
簡事快辦,繁事精辦。源城優化信訪件辦理流程,縮短交辦時限至當日。2025年1月處理廣場商戶糾紛,區信訪局3天促成雙方達成一致,實現“案結事了”。
解決問題突出“實”
既務實解決個案訴求
也扎實推進源頭治理
既辦好件,更管好面。區信訪聯席辦以信訪個案為突破口,分析研判挖掘矛盾隱患。如處理小區漏水信訪后,排查整治老舊小區安全隱患,完成率95%。
既解新題,更理舊賬。區委倡導“新官要理舊賬”,區信訪局梳理研判信訪積案,“一案一策”攻堅。2024年推動解決信訪積案71宗 。
源城區“民意速辦”十項機制,在民意收集、訴求流轉、問題解決上持續發力,推動信訪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為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貢獻力量,為基層治理注入新活力。
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創造力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