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源城區

源城區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工業項目建設全流程高效服務機制

大企業實現當月拿地當月開工當年試產

2024-10-24 10:54:18 來源:河源日報

○本報訊 記者 李建華 林梓楷 特約記者 呂鵬 源城區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任務”,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拿地即開工、預驗即試產、竣工即發證”工業項目建設全流程高效服務機制,成功推動總投資約18億元的特區建工項目從落地到建成投產僅用13個月,實現當月拿地、當月開工、當年試產。

交地即開工

創新推行“交地即開工”模式,推動工業項目早落地、早開工。聚焦產業項目用地審批環節多、流程長、落地慢等問題,在全市率先實行工業用地“帶方案出讓”,成功推動總投資約18億元的特區建工項目成為全市首宗“帶方案出讓”工業用地,實現“交地即開工”。

一是健全服務保障工作機制。出臺《源城區工業用地使用權“帶方案”供應 推進“交地即開工”工作指引(試行)》,明確“帶方案”供應的實施條件、辦理流程、監管要求、職責分工等內容,落實“幫辦代辦”、提前介入、并聯預審等改革舉措,全面規范全區工業用地“帶方案”出讓程序,為更多優質項目落地提供堅實保障。

二是健全提前介入工作機制。堅持謀在前、行在先,創新實施超前謀劃、提前介入、靠前落實的“三前”工作模式,在初具規劃條件階段,先行組織完成擬出讓地塊的土地指標清單和規劃設計方案編制,超前進行方案審查,并將經審定的規劃設計方案一并納入土地出讓條件,落實提前介入服務,有力保障項目早落地、早開工。

三是健全并聯審批工作機制。全面實行并聯審批,企業在競得土地并簽訂土地出讓合同和按合同約定繳納出讓金后,即可一次性同步辦理投資核準(備案)、建設用地規劃許可、不動產權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施工許可及人防、消防等審批手續,各個環節“齊步跑”,大大減少行政審批時間,將工業項目土地供應周期從6個月縮短到4個月。

預驗即試產

創新推行“預驗即試產”模式,推動工業企業早投產、早受益。聚焦項目建成到竣工驗收用時較長、企業投產較慢等問題,創新項目審批和竣工驗收機制,打破項目綜合驗收后再投產的固有運行模式,對項目審批、竣工驗收等流程與企業投產環節進行深度融合優化,進一步縮短工業廠房驗收時長,將企業投產時間提前約3個月。

一是堅持靠前服務。在工程審批階段,將質量安全監督介入由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辦理后前移至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辦理后,提前進行質量安全監督交底。審批職能部門根據項目實際加強指導和宣傳,督促工業企業嚴格按照工程規范落實各項措施,避免工業廠房建設項目后期驗收走彎路、多走路。

二是堅持審批容缺。實行企業承諾制,在企業自愿承諾簽訂并履行《源城區工業項目“預驗即試產”承諾書》情況下,對于“承諾制”事項加強全過程服務和監管,在工程項目的預驗收階段,對項目竣工驗收前的電梯、智能、高壓試驗(繼電保護)等檢測時限較長的各類專項檢測報告及竣工驗收資料實行承諾容缺制,先行竣工預驗收。

三是堅持分段驗收。推行工業廠房建設項目分棟、分層驗收,對砼齡期已達到要求的部位,做到成熟一段、檢測一段、驗收一段,使工業廠房在主體結構尚未封頂的情況下能開展已完工樓層的裝飾裝修,房屋主體結構封頂后,能快速通過主體結構驗收。

竣工即發證

創新推行“竣工即發證”模式,推動工業企業早建設、早領證。聚焦工程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和辦理不動產權證環節多、事項多、流程長、用時久等問題,綜合運用多測合一、聯合驗收、并聯審批、精簡材料、容缺受理、數據共享等措施,對符合條件的建設單位進行聯合驗收和同步辦理不動產登記,刷新工程建設項目“進度條”,為企業從申請竣工驗收到領取不動產權證書節省10—15天。

一是主動服務做“加法”。推行提前介入、承諾辦理、上門解憂等創新機制,靠前服務、精準服務,主動深入基層與企業進行溝通聯系,對重大工程項目進行全過程、全方位指導,全面了解項目在建設、運行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建立項目跟蹤服務定期反饋機制,實現“零距離”對接,打通工程項目服務“最后一公里”。

二是辦事流程做“減法”。將工業項目竣工驗收所涉及的土地規劃測量、不動產登記測量等測繪服務,實行“一次委托、同步開展、聯合測繪”,變串聯為并聯,同步辦理竣工備案、聯合驗收和不動產登記,不斷優化審批流程,加快審批事項辦理。

三是部門聯動做“乘法”。建立健全預審聯辦機制,完善部門信息共享聯合機制,依托網絡信息平臺,運用“多測合一”成果實行聯合驗收,打破部門信息壁壘,以“部門聯動”代替企業“跑動”,推動建設項目提速達效。

    上一篇:“推選批管”破解項目用地難題
    下一篇:沒有了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