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城區埔前鎮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
以“典”帶面,繪就“綠富”新畫卷
■廣東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陂角村和美鄉村新景象。
生態宜居、產業興旺、鄉風文明……埔前鎮成了人們眼里的“綠富美”。
埔前的蝶變,是“百千萬工程”取得扎實成效的生動體現。近年來,埔前鎮堅持以“頭號工程”的力度推進“百千萬工程”,統籌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系統謀劃打造特色鮮明的典型樣板,全力以赴推動“百千萬工程”加力提速。陂角村入選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埔前鎮和上村村、高圍村、中田村、蓮塘嶺村等4個村作為省“百千萬工程”第二批典型鎮村培育,一幅鎮強村美的“綠富”新圖景已顯雛形。
凝聚合力 高標準推進典型鎮村建設
省委實施“百千萬工程”,為埔前鎮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帶來新機遇。如何在千帆競渡、百舸爭流的局面中搶占先機?埔前鎮強化系統謀劃、完善工作機制,凝聚各方力量,齊心協力推進“百千萬工程”。
據悉,為推動“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埔前鎮編制了《源城區埔前鎮典型鎮(中心鎮)建設規劃(2024—2026年)》,謀劃近、中、遠期“百千萬工程”項目73個,投資總額達25.20億元,為省“百千萬工程”典型鎮村建設再添新彩、再賦動能,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埔前鎮廣泛凝聚行業協會、商會、企業、鄉賢等社會力量,以共建共營、投資收益、愛心捐助、榮譽冠名、技術服務、鄉賢助力、就業幫扶等7種模式參與“百千萬工程”,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推動的大格局。
埔前鎮緊抓央企助力“百千萬工程”契機,加快推進源城區南片區“百千萬工程”示范項目建設,央企助力“百千萬工程”首個開工項目——陂角橋南側綠美小樹園項目,以及埔前鎮152鄉道、河陂路沿線環境提升及四小園等多個項目順利完工。同時,以美麗圩鎮“七個一”升級建設為突破口,將埔前大街和建設路“白改黑”、圩鎮主要道路建筑房屋外立面提升、埔前文化廣場和埔前河“一河兩岸”提升建設等內容納入中鐵助力實施項目進行提升。項目完工后,埔前圩鎮風貌將實現蝶變升級。
同時,埔前鎮以“美麗庭院”創建為切入點,匯聚多元參與新力量。發揮婦女“半邊天”作用,成立19支“美麗庭院”志愿者服務隊,選聘5名園藝師,常態化開展人居環境提升、美麗庭院現場教學等活動。與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結對共建,以“我為家鄉添點綠”等活動品牌,動員大學生參與墻繪、微景觀打造、庭院改造等,以典型示范帶動鄉村風貌實現從“一處美”到“全域美”。
埔前鎮還開展陂角村“百千萬工程”夜訪專項行動,鎮領導班子利用“干部下班、群眾下工”的晚間時間,帶領鎮干部進村入戶,發放并收集《陂角村村民群眾“百千萬工程”微心愿調查表》,傾聽民聲、掌握民情、凝聚民心,得到了村民的極大認可和支持。
目前,由黨委、政府統籌協調,企業、鄉賢、群團組織、志愿者、干部群眾等共同參與“百千萬工程”的良好局面已然形成。
農文旅融合發展 激活鎮域經濟活力
產業是發展之基?。埔前鎮立足區位優勢、生態優勢、資源優勢,深耕“農業+研學+科普+旅游”為一體的農文旅產業新業態,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耕育田園、廣東省桂佳青創農場、荷韻田趣等田園綜合體,每年吸引珠三角城市和市區周邊游客達30萬人次。
其中,蓮塘嶺村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引進農業龍頭企業廣東省桂佳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集中流轉600多畝土地用于飛播種植技術推廣示范基地、農業智谷等項目建設,帶動了本地超400戶農業種植戶參與產業化經營,實現戶均增收超3500元。其中糧食烘干中心項目有效促進固定資產投資3739萬元,村集體分紅收益達7100元/畝/年,對比果園地租賃收益提高近12倍。
陂角村依托三大景區旅游輻射帶動效應,成功引進第三方楊家小院投資100萬元,升級打造綠美小樹園為楊家小院棕櫚島,并引入特色餐飲、休閑娛樂項目,成功打造全新鄉村旅游“網紅”打卡點,月均接待游客超1萬人次,輻射帶動周邊村民利用自家庭院、閑置門店開設特色小吃攤、特產店等,帶動周邊村民月均增收3000元。
雙頭村則把目光聚焦在農耕文化、科技農業、觀光農業上,流轉超250畝土地打造集“采摘體驗、科普研學、休閑觀光”于一體的耕育田園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今年以來,耕育田園研學基地共組織開展研學活動20余期,參與學生人數超1萬人,預計2024年將為村集體經濟增收超12萬元,帶動周邊村民就業達30人。
高圍村建設藍莓產業基地、五指毛桃產業園等,打造藍莓種植與藍莓全產業鏈科普研學基地,建設集五指毛桃種苗培育、規模種植、食用菌培育、初級和精深加工、線上線下營銷、科普教育為一體的五指毛桃產業園,成功將五指毛桃產品打造為源城區“一村一品”,每年可帶動高圍村集體經濟增收超27.5萬元。
整治提升人居環境 城鄉風貌煥新顏
走進中田村,近300株小葉紫薇在村道兩旁競相綻放,粉色花團錦簇,隨風搖曳,“浪漫中田紫薇路”為村莊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近年來,埔前鎮將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作為推動“百千萬工程”的重要抓手,整合資源、廣泛動員,以點擴面引領全鎮上下投身到城鄉風貌提升攻堅行動,一體打造干凈、整潔、有序的鎮村環境。因地制宜規劃“一二三五十百”綠美示范工程,合理規劃功能空間,大力實施粵贛高速公路及205國道沿線景觀綠化提升工程,全線提升埔陂路、河陂路風貌,增添陽臺植綠、庭院綠化、植樹栽花等綠美微單元,全面提升鄉村綠化水平,推動房舍變景觀、村莊變景區。2024年苗木種植量達40561棵,完成年度植樹任務額的416%。
一個個“美麗庭院”成為“微景區”,形成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和美鄉村新景象。截至目前,埔前鎮共創建“美麗庭院”640戶,其中省級“美麗庭院”9戶、市級“美麗庭院”13戶、區級“美麗庭院”71戶,陂角村獲評省“美麗庭院”村,掀起了“美麗庭院”創建的新熱潮。
同時,楊家小院、白云墅、鄉戀農莊、田園小筑等特色民宿、農家樂“火爆出圈”,為周邊村民提供就業崗位128個,帶動農戶年增收超300萬元,“庭院經濟”成為農民增收的新途徑,實現社會效應與經濟效應互促互進。
埔前鎮將充分發揮典型鎮村以“典”帶面、示范引領作用,持續探索綠富雙贏新路徑,力爭取得更多突破性進展、標志性成果,在源城加快建設綠色崛起現代樞紐城區中當先鋒、做表率。
榮譽榜
1 獲評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
2 陂角村入選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
3 擁有國家級旅游精品線路2條、省級旅游精品線路3條
■組稿/攝影 本報記者 李建華 王志剛 通訊員 陳嘉琳 曾勝男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