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源城區

突出黨建引領抓發展 優化政務環境促改革

源城區東埔街道全力當好又快又穩發展標兵

2022-10-13 11:05:19 來源:河源日報

6a4d61bd2885d0ced751c5ac2cf54041_1013007_001_01_s.jpg

■志愿者積極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 肖斌 攝

aa48210175ace08b65128045d50ff949_1013007_001_02_s.jpg

■東埔街道的五彩志愿服務隊,按不同分工為市民提供不同服務。資料圖片

8c1f75cfc29f7850aa5c1c1803408505_1013007_001_03_s.jpg

■東埔街道堅基商圈 肖斌 攝

核心提示

東埔街道位于源城區中心,轄區東倚東江,南靠新豐江,西接205國道,北通東源縣,總面積約38平方公里,管轄3個村、15個社區,總人口約24.7萬人,戶籍人口12.9萬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東埔街道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圍繞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區工作要求,重點抓好抓實四個方面工作,實現了又快又穩發展。

東埔街道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

五舉措力促 形成發展新格局

近年來,東埔街道的經濟社會發展在源城區鎮(街道)中名列前茅。在發展過程中,東埔街道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促進高質量發展。

緊扣基層治理主旋律

促進黨建工作上新臺階

持續深化落實新一輪基層黨建三年行動計劃,嚴格執行省委堅決落實“兩個維護”十項制度機制,進一步鞏固黨的領導和建設。一是注重理論知識強化。落實“第一議題”學習制度,抓實理論中心組集中學習,全面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水平。二是注重治理能效提升。構建“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機制,做深“兩新”黨建,探索實施“1+3+N”小區立體黨建模式,依托“學習大講堂”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三是注重人才隊伍建設。制定《東埔街道公務員平時考核工作方案》,開展專題培訓,有效提升街道黨員干部職工理想信念與黨性修養。四是注重黨群共建成效。積極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開展“掃黃打非”專項執法檢查行動,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依靠各項特色活動穩步推進共青團和婦聯工作發展。

樹立安全發展觀

抓好發展和安全雙統籌

東埔街道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抓緊抓實疫情防控和安全穩定工作。一是抓住經濟發展不放松。嚴格貫徹落實省委、市委、區委產業發展戰略,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二是筑牢疫情防線不松懈。堅持以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三是壓實安全生產責任不懈怠。加強街道轄區安全隱患排查,開展自建房安全整治、交通安全整治和防汛排險等工作,及時進行整改。四是創建平安東埔不動搖。深入開展掃黑除惡、治安亂點、“三違四搶”、行業場所、養老詐騙等專項整治行動,做好全民普法工作,嚴格落實信訪領導包案和定期接訪制度。

優化城市風貌

推動功能品質提檔升級

持續抓好市容市貌建設,為廣大市民打造更加現代化的居住環境。一是扎實開展民生工程。全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和“百街千巷”項目及市政道路建設,加快城區擴容提質步伐,補齊城市建設民生短板,打造實實在在的利民惠民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二是顯著改善城市環境。針對主次干道、集貿市場、學校及周邊等重點區域,開展戶外公共區域無證經營專項整治工作,采取固定崗和流動崗相結合、車輛巡邏和徒步巡邏相結合、教育和處罰相結合的形式,有效解決了流動攤販占道經營擾民、影響環境衛生和交通堵塞的問題。三是穩步推進文明創建。把“第一責任人”責任壓實到村、社區,集中力量開展背街小巷改造點位統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入戶調查問卷統計等工作,統籌推進城市全面發展。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美麗鄉村建設縱深推進

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扎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一是加強防止返貧監測工作。“點對點”入戶排查,時時跟進提供服務。民生保障扎實推進,推動“三農”工作重心由脫貧攻堅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二是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通過強化“以業扶貧”,申領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撥付生態公益林補貼,與合作社開展合作等方式,最大限度增加群眾收入。三是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有序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聚焦群眾基本需求

民生保障能力得到提升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民生福祉不斷改善。一是積極開展民生救助。加強對低保等人群的動態化管理,低保資金實行了社會化發放,減少中間環節,營造公平、公正、公開救助環境,確保信息公開,接受群眾監督。二是推進民生工程建設。對接“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工作機制,從“小切口”入手,滿足群眾日常生活需求。三是開展環境綜合治理行動。開展“三線”環境綜合治理,整治規范路凌亂、線路雜草叢生,扎實開展街道河流水面漂浮物清理工作。

突出黨建引領 打造風清氣正政治環境

東埔街道始終堅持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把全面從嚴治黨貫穿于街道各項事業發展的全過程,落實到黨的建設各方面。一是提升了思想覺悟。持續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二是夯實了黨的基層組織。探索建立“紅色物業”“五彩志愿”“商圈黨委”黨建新模式,打造城市黨建品牌,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三是鍛造了高素質干部隊伍。堅持“好中選優、優中選強”的選人用人導向,村(社區)“兩委”干部隊伍整體優化提升。依托街道黨校、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完善“黨校大講堂”運行體系,推行村(社區)黨員定期培訓制度,不斷提升黨員干部整體素質。四是嚴肅了黨風廉政紀律。開展警示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扎緊制度的籠子,營造街道機關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

突出體制建設 打造高效優質政務環境

優化政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高競爭力。東埔街道結合自身優勢,扎實推進“融灣”“融深”行動,發展活力初步顯現。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承接好上級部門下放職能,確保279項職權職能事項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二是做好招商引資。全面參與市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搶抓“雙區”電子信息外溢資源,引進富樂、富為等億級電子信息企業。三是改革行政執法機制。完善行政執法組織架構及運行體系,明晰職責分工,落實“兩平臺”建設和法制審檢制度。四是增強公共服務質效。嚴格落實“面對面”機制和用好“12345”熱線,為群眾提供就業失業登記、社保補貼申請、計生證明、生育申請、醫療報銷、參保登記等便民服務。

突出文明創建 打造宜居宜業城鄉環境

堅持系統思維,持續抓好市政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為廣大市民打造更加現代化的城市環境。一是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圍繞做優硬件,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系統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優化現代街區風貌。圍繞做強軟件,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主題公園進行廣泛開展宣傳,深入開展志愿活動,讓市民真切體會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帶來的成效和變化。二是加強生態城市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貫徹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切實抓好東埔河、黃沙河等新豐江、東江支流水環境治理,常態化開展轄區內河流清漂、清淤工作。加大重點企業排污整治力度,城市環境更加干凈、整潔、有序。三是強化數字城市建設。落實網格化城市管理機制,完善疫情防控、綜治維穩、安全生產、創文鞏衛“一張網”,積極推進智慧城區建設。四是扎實開展鄉村振興。圓滿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建檔立卡貧困戶31戶76人全部如期脫貧。做好防止返貧監測幫扶,落實產業幫扶,建設扶貧資產項目4個,打造“一村一品”建成高塘村坪山“茶樹菇”基地,帶動農民增收。

突出民生福祉 打造和諧幸福社會環境

東埔街道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守初心、惠民生。一是提高公共服務水平。近年來增設廣場、永福路、永和路、永安、永康、永祥、文昌、永昌等8個社區居委會,社區管理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小區物業管理更加健全,135個物業小區實現專業化、市場化管理,59個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二是推進平安東埔建設。全力打造具有東埔特色的“平安建設示范點”,高效化解矛盾糾紛,人民調解室受理調解社會矛盾糾紛4029宗。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各類違法犯罪行為。推進全民普法不斷深入,實現村(社區)法律顧問全覆蓋,提供法律服務累計1428件,涉及服務對象2832人次。三是強化疫情防控能力。完善疫情監測預警體系,提升疫情處置、大規模核酸檢測、物資保供應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四是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加強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統籌做好生產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藥品安全等工作。

訪談

以“四個聚力”為抓手推動東埔高質量發展

就如何圍繞在新時代踐行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東埔街道黨工委書記陳勇輝表示,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1+1+9”工作部署、市委工作要求及區委對東埔發展的目標定位,以“四個聚力”為抓手,勇于擔當使命、踔厲奮斗,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幸福東埔。

——聚力深化自我革命,在新時代黨建工作中開啟新篇章。

辦好東埔的事,關鍵在黨。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把基層黨組織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一是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毫不動搖地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二是夯實黨的基層組織基礎。深入實施新一輪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因地制宜打造城市黨建品牌,扎實開展市領導聯鎮包片抓落實工作,抓好基層黨組織書記輪訓。三是著力培養高素質干部隊伍。健全編制人員、聘用人員考核監督機制,完善“學習大講堂”干部培訓體系,不斷提升干部隊伍素質。四是狠抓黨風廉政建設。馳而不息糾“四風”樹新風,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監督,促進街道機關風清氣正。

——聚力提升城市品質,在“創文”過程中展現新形象。

堅持系統思維,持續抓好市政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提高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一是錨定轄區發展定位。著力優化城市功能和業態,發展行政服務、高端商務、商貿物流等生產生活性服務業,打造現代化商住中心和時尚品質消費集聚區。二是推動城市面貌改造。結合高標準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系統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提升城市形象。三是優化城市生態環境。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切實抓好東埔河、黃沙河等新豐江、東江支流水環境治理。四是創新城市管理模式。強化城市基層治理網格化,落實網格化城市管理機制,不斷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

——聚力推動城鄉融合,在推進鄉村振興上取得新突破。

以“兩山”理論為指導,縱深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加快城鄉融合發展,實現城鄉同建同治同美。一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常態化幫扶防返貧監測對象,健全社會救助、關愛服務和醫療保障體系,豐富農民就業技能,促進農民富裕富足。二是著力建設美麗鄉村。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統籌“廁所革命”、生活污水處理、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三是大力發展農村產業。推動發展都市型鄉村產業,培育“一村一品”優勢項目,搶抓長深高速改(擴)建機遇,挖掘鄉村旅游資源,謀劃“農文旅商”產業綜合體,打造都市近郊夜間經濟特色IP。

——聚力厚植為民情懷,在增進民生福祉上展現新成效。

堅持守初心、惠民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是提高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開展群眾就業、創業、人社“三項工程”,對接好市、區“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工作機制,完善特殊困難群體兜底保障制度。二是推動“兩個文明”協調發展。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積極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功能,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三是牢固樹立底線思維。推進平安東埔建設,建立健全立體化、智能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常態化開展疫情防控,提升疫情處置能力;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組稿:本報記者 何海華 特約記者 呂鵬 通訊員 陳輝強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