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平創新學習方式強化學習實效
讓黨史學習教育接地氣見實效
○本報訊 記者 譚紹丁 特約記者 黃新 江楓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連平緊扣目標任務,著力在學習創新、示范引領、為民服務上下功夫,以務實高效的舉措,讓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下基層、接地氣,有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創新方式方法
讓學習跟上“潮流”
打開手機,掃描二維碼,點擊播放……簡單的幾步,就實現了黨史學習教育隨聽隨學。日前,連平縣忠信鎮“有聲黨建墻”正式上線,是縣內首個使用有聲黨建融媒體開展學黨史教育的鎮。
據悉,“有聲黨建墻”上設有“新思想 十九大”“黨規 榜樣 黨務”“學黨史 守初心”“黨員讀物”四個版塊,每個版塊以二維碼形式呈現,內容豐富,形式新穎。黨員干部職工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可進入所選模塊,收聽所選的內容。同時,可以通過配置好的黨建觸摸屏,學習“黨章”“黨史”“黨建課堂”等知識。
“有聲黨建墻”是連平積極探索運用“互聯網+黨建”思維,拓寬學習形式,創新學習載體,推進黨史學習的新舉措,既增添了組織生活的趣味性和實效性,又滿足黨員個性化學習需求,讓黨員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黨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
抓活宣傳引導
營造濃厚氛圍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連平充分挖掘和發揮老道德模范、老革命后代、老教師、退伍老兵和老黨員干部(統稱“五老”)的作用,通過交談會的形式,打造“銀發宣講大課堂”;用好線上傳播新陣地、激活“五老”智庫,引導下一代學黨史、悟思想,賡續精神血脈。
曾紹清是連平縣檢察院退休檢察干部,于196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至今已有62年黨齡。春華秋實,他為連平縣檢察事業無私奉獻20多年,被檢察干警們親切地稱為“老曾檢”。曾紹清同志與年輕的監察干部們分享了從檢20多年的工作心得,傳授行業經驗,講述黨一路走來的艱苦歲月,號召年輕一輩深入學習老一輩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精神,激勵每一名黨員干部踐行黨的初心和使命。
此外,連平還深入挖掘客家精神文化與紅色元素,將客家精神與紅色元素緊密融合,采訪了帶著百姓全面脫貧的脫貧帶頭人曾勇輝、講述“關爺埂”古驛道紅色故事的長者曾鈍愚等4位典型人物,通過講述(忠、信、仁、義)客家精神及紅色故事,在電視臺、新媒體平臺向觀眾呈現多元、豐富的連平形象,緊抓紅色主線,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正能量。
聚焦“急難愁盼”
著力為民辦實事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連平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切入點,把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出發點,切實把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效體現到工作、為民服務上。
了解群眾需求不能用“指尖”代替“腳尖”,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要問需于民,聚焦群眾的“急難愁盼”。連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和“干部直聯”工作中,將為群眾辦實事這一根本宗旨作為主線貫穿始終,解決好百姓的“急難愁盼”,并取得明顯成效。
一批重大項目提速增效。縣人民醫院新院建設臨近完工,將為百姓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縣內莞顯村隧道——廣東首例、國內罕見一級公路變截面雙連供隧道提前貫通,將方便近10萬群眾安全出行。
一批疑難問題有效破解。連平縣城新水廠建設工程正加快推進,將從根本上解決縣城的飲水問題;縣城農貿市場進行升級改造,北樓市場已接近完工,中心市場改造正在推進,將以全新的面貌服務群眾。
一批細小急事服務到家。司法部門訴前調解糾紛上百件,成功解決了“拖欠二十多年的款項”案等一批陳年積案;衛生部門組織多批名家名醫下基層,免費為群眾送藥38批次,免費服務群眾652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