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江東新區

擔當“龍頭”示范 答好“為民”答卷

——河源江東新區城東街道加快城市開發和民生發展紀實

2020-12-07 10:35:44 來源:河源日報 黃世軍

■城東街道勝利橋頭片區建設如火如荼 本報記者 黃世軍 航拍

在江東新區43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轄區總面積僅20.69平方公里的城東街道猶如彈丸之地,卻無疑是最引人關注的所在——地處東江東岸、與市中心城區隔江相望,作為江東新區城市起步區的承載地和我市實施都市經濟帶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城東街道代表著江東新區的“臉面”,是展現江東新區顏值和氣質的重要窗口。

近年來,城東街道緊扣市委、市政府賦予江東新區“作為河源實施都市經濟帶動戰略的主戰場、未來城市發展核心,打造成全市融入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深圳都市圈的核心組成部分和核心功能平臺”的戰略定位,圍繞江東新區“三點三帶四組團”戰略發展布局,以城市起步區為發展核心,堅定不移地實施都市經濟帶動戰略,以攻城拔寨、破除萬難的決心和勇氣,全力以赴推進城市開發建設和各項民生事業發展,一批又一批項目加快布局落地,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加速形成,引領江東新區城市發展的“龍頭”作用日趨顯現,為江東新區全面提效破局、努力率先構筑新局做出城東擔當、貢獻城東力量。

城市開發

重點片區建設提質加速 一批項目加速落地

吊塔林立、工程車輛來回穿梭、各類大型機械設備有序作業,一片繁忙施工景象……與市中心城區隔江相望,東江東岸,發展的春潮在城東涌動。

這其中,地處城東街道“橋頭堡”、總投資約39億元的中駿世界城項目,作為江東新區首個大型商業綜合體格外引人關注。自去年9月項目動工建設以來,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額超20億元,商業綜合體板塊預計明年底即可開業運營。該項目涵蓋商業綜合體、住宅、公寓三大板塊,建成后將成為河源和江東新區的一張城市新名片,也將進一步完善江東新區城市起步區生活設施配套,提升區域價值和形象。

中駿世界城項目的快速建設是城東街道推進城市開發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城東街道以城市起步區為發展核心,堅定不移地實施都市經濟帶動戰略,全力以赴推進城市開發建設和各項民生事業發展,一個個項目加速落地布局、一幢幢高樓正拔地而起、一條條筆直寬敞的市政道路在延伸、一項項民生配套設施不斷完善。

“今年是城東街道經濟社會發展提速、提質、提效的關鍵一年。”城東街道黨工委書記周文梁介紹,城東街道作為江東新區城市起步區的主要承載地,今年以來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不斷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提升產業業態,做強做大都市經濟。特別是城市開發加快推進,重點片區建設呈現提質加速的良好勢頭。

據介紹,今年以來,城東街道堅持疫情防控和開發建設兩手抓,繼續加大力度攻堅,科學利用好作為我市“一主兩副四節點”城市空間發展格局的中心城區地理優勢,加快謀劃轄區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功能、產業布局、交通設施等方面深度對接,集中資源,以基礎設施、重大民生工程為抓手,加快大坑、貴龍寨、麻竹窩、紫金橋頭、五號地塊等片區城市開發建設。特別是麻竹窩片區,大力推進文博新城項目,僅用59天時間,完成了59萬平方米用地以及鳳凰灣西側路、江東十一路、江東十路、規劃三路、規劃四路、規劃五路、規劃六路等12條道路的征收;紫金橋頭片區年初就提前完成了紫金橋重建項目紅線內66棟房屋的征收,為市重點民生項目提供了堅實的用地保障;大坑片區完成了多個重點項目的土地、房屋的征收收尾工作,現市中級法院、城市消防站、大學城派出所、碧桂園鳳凰臺等多個項目都在這片熱土快速建設。有效改變城中村落后面貌,進一步構建城東都市經濟發展新局面,打造以企業總部經濟、金融服務業、現代服務業、互聯網經濟為主的綠色發展宜居新城東。

項目是發展的依托和載體。目前,城東街道已建成方紅變電站、河源高級中學、勝利花園一期、和平花園、碧桂園鳳凰山、碧桂園鳳凰灣、碧桂園鳳凰城、東江東路北段、S242線降坡工程、建設大道延伸路、職院南路、梧桐二路、鳳凰路、鳳凰灣西側路、C路、梧桐三路等多個重點項目;在建項目有江東九路,東江東路南段,起步區九、十、十一路,碧桂園學校,鳳凰臺,時代傾城、中駿世界城商業綜合體、山湖海、尚悅花園、總部經濟區、紫金橋北安置小區、河紫花園安置小區、勝利花園二期、新區城市消防站、市法院、大學城派出所、建設大道和東環路下穿工程等多個重點項目;全力推進205國道改線、勝利村祠堂、勝利橋北“三舊”改造、新河紫路等重點項目的土地房屋征收;規劃實施項目文博新城、五號地塊、五星級酒店綜合體等重點項目。

據統計,截至目前,城市起步區固投總值超41億元,占新區固投比例為48.7%,同比增長 25.66%。城東街道作為江東新區城市發展的“龍頭”、作為新區都市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和先行地的示范引領作用日漸顯現。

用地保障

把握好“四個度” 加快土地房屋征收進度

用地是城市開發和項目建設的基本保障。

面對征拆任務重、歷史遺留問題多、專業征拆人員少、財政資金薄弱等問題,城東街道緊扣江東新區開發建設大局,統籌謀劃城東開發建設各項工作,大力發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勇于用改革的思路、創新的方法,解決復雜疑難問題,直面矛盾不“縮手”,深入一線不“甩手”,扭住關鍵不“放手”,主動作為、攻堅克難、敢于擔當、敢于碰硬,破解了多年來制約城市起步區建設發展的“瓶頸”,以“江東速度”推動起步區征拆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

“近年來特別是這兩年以來,城市起步區的征收工作進度有了明顯的提速,這與老百姓的支持和配合是密不可分的。”城東街道辦副主任張鑒明介紹,在征收工作方式上,城東街道注重把握好“四個度”。

一是把握好“尺度”。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始終堅持把“公開、公平、公正”的征收原則貫穿到整個征收過程,全力維護好老百姓的合法權益,真正做到使人信服。二是把握好“速度”。征收工作是一項難度系數極高的工作,要取得老百姓信任,就要花大量時間做思想工作。為了做通農戶工作,往往是“腳皮踏破、嘴皮磨破、頭皮撓破”。為了加快新區發展速度,很多征拆工作人員都是主動加班加點,“五加二、白加黑”是常態。可以說,“江東速度”是大家日以繼夜揮灑的熱情和汗水換來的。三是把握好“溫度”。在城市開發建設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在政策上工作中重點保障困難群眾的權益,特別是對身患重病、殘疾、五保低保、貧困戶、下崗國企職工等群體,在政策上都給予了適當的補助,讓廣大老百姓感受到江東新區這座城市帶來的“溫度”。四是把握好“力度”。對于拆遷過程中發現的漫天要價、煽動鬧事等黑惡勢力,毫不留情、加大力度予以打擊,營造了一個風清氣正的征收環境。

據統計,自2018年以來,城東街道共征收土地3880畝,房屋2616棟,遷墳1476座。其中今年以來,城東街道共征收土地1070畝,房屋734棟、建筑面積14.4萬平方米,遷墳359座,高效完成了新區黨委、管委會交辦的各項征拆任務,為進一步加快推進民生工程、盤活土地財政資源、儲備城市開發建設用地提供了堅實有力的土地保障。

發展為民

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

46歲的貧困戶王彬,在去年中秋告別位于貴龍寨的平房,住進了勝利花園安置小區。這套面積140平方米的新房,王彬夫婦進行了細致的裝修,客、餐廳區域還把瓷磚貼上了墻,全屋顯得高雅有格調。

“以前的房子光線昏暗,白天還要開燈。現在不一樣了,房子格局好,采光充足,小區環境也媲美高檔小區,很滿足。”談起以前跟現在的對比,王彬感到很欣慰。不僅如此,現在,王彬還和勝利村其他村民一樣,每年還能領到上千元分紅。

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為人民。民生改善是發展的終極目的,是城市的根本,也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周邊有最優質、最完善的教育、醫療、商業等配套設施,使老百姓的生活居住環境得到極大的提升,從臟亂差的棚戶區、農村磚瓦房屋住上了優美舒適的高檔小區”,城東街道辦主任陳輝健介紹,在城市開發建設過程中,城東街道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把城市起步區最核心、最好的地段拿出來,用來安置勝利村、和平村、河紫路社區的老百姓,同時安置房也隨著新區城市發展帶來了經濟效益方面的顯著增值。如今年,勝利村已實現年人均分紅1000元,按計劃目標,將努力在3年內實現年人均分紅達到8000元。

據了解,城東街道通過城市建設發展不斷推動脫貧攻堅,把扶持和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目前一項重點工作,引導下轄勝利村、和平村成立村集體股份公司,盤活村集體留用地、安置房門店等資產資源,創新經濟合作模式,使村集體經濟得到長期穩定的收益,使城市起步區的原住民能夠享受到新區發展帶來的紅利,進而更加支持和配合新區發展。這也成為城東街道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的一項亮點。

目前,城東街道勝利、和平兩村使用集體經濟的收益,為全體村民購買了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剩余部分收益進行了年度分紅,切實解決了失地農民和貧困人口的基本保障問題。“我們計劃在3年內,通過科學引導,將兩個村集體經濟資產收益規模壯大到目前的8倍,使村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同時也將這項工作作為脫貧攻堅的一項長效機制來抓。”陳輝健表示。

和平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路輝介紹,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上,村委會正謀劃引進一個汽車貿易城,一個物流集散中心,帶動群眾就業,鼓勵群眾創業。同時,利用好村集體土地資源,將土地資源產生的效益,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讓百姓確確實實感受到新區發展帶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近年來,隨著城東街道城市開發建設的推進,和平村在鄉村宜居環境方面也發生了顯著變化,建設了一條1.5公里的移民示范街,一個村民文化廣場、兩個村民活動中心,通過系列項目的建設,不斷美化居住環境,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

記者了解到,在脫貧攻堅工作上,城東街道貧困人口26戶59人已在2019年全部達到脫貧出列標準,已按照退出程序全部完成脫貧出列,100%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8678.88元提高到目前的18517.61元,年均增長率22.67%。

同時,城東街道還在碧桂園物業等公司大力實施就業扶貧安置崗位,把在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和培訓就業意愿、處于無業狀態的轄區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作為重點服務對象。并因人設崗,根據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具體情況設置不同的就業崗位,吸納有就業意愿又缺乏技能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就業,確保貧困戶長期有穩定收入。

黨建引領

“政社企”三方共建 打造城市黨建示范點

“我從‘黨建為村’平臺看到普法知識講座的信息,就叫上姐妹們一起來了。” 家住江東新區碧桂園的詹芳妹是“黨建為村”的忠實粉絲,近日,她從普法知識講座上第一次近距離了解《民法典》,表示收獲多多。

據介紹,2019年8月,城東街道以東環學府社區黨支部為主體,以國家稅務總局河源江東新區稅務局黨委、碧桂園粵東區域河源城市公司黨支部為成員單位,推動三方黨組織共建、活動共聯、資源共享。活動場所面積約200多平方米,配備黨建文化展廳、黨史宣傳、習語宣傳、曲藝棋牌室、健民活動區等基礎設施,讓社區黨員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黨組織的關懷和服務,實現黨群服務中心的實體化運作,打造黨組織共享的開放式、綜合性黨建服務平臺。

去年底,東環學府社區以碧桂園鳳凰城鳳翔苑為試點,組建“睦鄰先鋒隊”,促進鄰里和諧,增進鄰里感情,提高社區文化,豐富黨員群眾生活,精準服務黨員群眾,不斷提升社區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和獲得感,實現共治、共建、共享。近一年來,睦鄰先鋒隊積極參與社區開展的“我們的節日”各項活動及愛心衣物暖冬等志愿活動,隊員也從10多人發展到20多人,居民們用自己的行動做到“睦鄰友好,守護家園”。

“政社企”三方共建示范點是城東街道推進城市基層社區黨建工作的一個側面。周文梁表示,城市黨建工作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我國城市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具有重要意義。推動城市黨建工作發展對于我們夯實黨的建設在城市的基礎,推動城市社區社會治理等都具有重要基礎性作用。

近年來,城東街道以黨建為引領,持續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聚焦征地拆遷、項目建設、脫貧攻堅等重點領域,夯實黨建基礎,強化隊伍戰斗力。

如在土地房屋征收工作中,城東街道征拆任務重,而且面臨體制機制單一、群眾期望值高、征拆歷史遺留問題多等困難。對此,街道黨工委以黨建為引領,將黨組織建在征拆一線,形成了以街道黨工委全體黨員干部、勝利及和平兩村共11名黨代表和179名黨員為支撐的上下聯動、協調配合、合力攻堅的組織體系,建立起黨員干部包片、“一對一聯系幫扶”等制度,把黨的群眾工作優勢轉化成為群眾謀福祉、讓群眾得實惠的具體行動。

為使征拆建設的“難點”得以有效解決,征拆工作順利推進,城東街道領導班子成員長期駐扎一線,掛點靠前指揮,做到矛盾在一線化解、問題在一線解決、征地拆遷工作在一線推進。“在工作中,拆遷戶中的黨員干部不但帶頭主動簽,還積極主動做親戚朋友的思想工作,使得征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周文梁說。

城東街道簡介

城東街道辦事處于2017年9月獲省政府批復成立。城東街道毗鄰市中心城區,東南接臨江鎮,西至東江東岸,北靠東源縣仙塘鎮,總面積20.69平方公里,下轄勝利村、和平村、河紫路居委會、東環學府居委會4個村(社區),戶籍人口約1.2萬,常住人口約6.3萬。城東街道作為新區城市起步區的承載地,是新區都市經濟發展的“龍頭”,代表著新區的“臉面”,也是展現新區顏值和氣質的重要窗口,將著力打造以企業總部經濟、金融服務業、現代服務業、互聯網經濟為主的綠色發展宜居新城東,力爭成為引領新區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本報記者 黃世軍 特約記者 俞俊翔 通訊員 余浪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