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東岸學校:近700名學生走進新校園
■學校全貌
■新生上課。
■看專題電視節目視頻、開主題班會,上好“開學第一課”。
新學期,新學校,新環境。9月2日,是全市中小學新學年開學的日子,位于江東新區十里東岸小區北門、迎客大道南側的河源東岸學校首次迎新。當天,校園里呈現出一派新學期的嶄新氣象,666名新生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走進校園,開始了新的學習生活。
新校園新學期呈現新氣象
走進這所剛剛投入使用的新學校,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錯落有致的教學樓,建筑色調以純白為主色,明黃作為輔色進行搭配,配之以豎長型的小窗,組合而成客家建筑元素,既充滿活力,又極富內涵。在周圍綠化景觀的映襯下,整個校園散發出朝氣蓬勃、生機盎然、積極向上的陽光氣質。
今年9月一開學就從某民辦學校轉入東岸學校四(1)班的陳慧馨說,新學校離家近、環境好,老師好,同學們也很熱情,讓她每天來上學都充滿了期待。
河源東岸學校為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是市委、市政府和江東新區實施的民生工程,可有效滿足高鐵新城片區特別是華南城社區義務教育階段學位需求。據了解,該校計劃開辦90個班,提供學位4200個,其中初中部30個班,學位1500個;小學部60個班,學位2700個。學校分教學區、運動區和生活區三大功能區,主要建筑有綜合樓、教學樓、體育館、400米跑道運動場、學生宿舍、食堂、地下停車場等。初中部、小學部區域相對分開,共用運動場、體育館等公用設施。
目前,河源東岸學校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校園里呈現出一派新學期的嶄新氣象。經嚴格按照招生范圍招生后,目前該校開辦20個教學班,全部實行小班制教學,每班33人左右,其中小學開辦1—5年級15個班,初中開辦7—8年級5個班,共招生666人。同時,每間課室都安裝有多媒體教學一體機和空調,讓學生們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新校園的建設不僅包括外在的硬件設施,教師作為重要的教育資源,也得到了家長們的關注。如今,河源東岸學校首批55名教師已到位,其中有從其他學校抽調的能力強、經驗足、理念新的骨干教師,也有畢業于本科師范院校、有想法、有沖勁的年輕教師,全部在上崗前接受了統一培訓。
注重上好“開學第一課”
近年來,儀式教育在校園里生根發芽,其中開學典禮作為新學期的第一個儀式,各校都格外重視。
今秋迎來新生的河源東岸學校,在開學典禮上,組織全校師生觀看了中央一臺播出的以“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專題電視節目,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厚植愛國情懷。與此同時,每個班還召開了以安全教育為主題的班會,開展防溺水、遵守交通法規、注重飲食安全、預防校園欺凌等安全教育,由各班班主任上好“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周,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第二周為過渡階段;第三周把提高教學品質提上議事日程,開展網絡巡堂和隨堂推門聽課活動……”在學校負責人潘仲桓的工作日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了工作計劃。他表示,辦成一所讓學生滿意、家長放心、社會尊重的好學校,成為優質生源學校,是學校的辦學目標。為此,他要求全體老師、學生對標“三年后的我”而努力,學校也將依托社會各界、家長、學生、老師四股力量,以提高辦學質量為己任,采取先進的教學理念、科學的管理模式,讓每個孩子享受到平等、優質的教育。
文/彭沖 圖/楊堅